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蕲春行吟 其五 蕲州李时珍纪念馆

蕲春行吟 其五 蕲州李时珍纪念馆

清代 陈忠平

悲悯何须踞庙堂,医人医国或同方。味殊百草宜兼济,泽及群黎只一汤。

绝术荒烟谁接脉,清荷孤馆自流香。由他高树狂蝉燥,珍惜心头片荫凉。

诗人陈忠平的古诗

迎春杂诗十首 其八

清代 陈忠平

烟花风月许知音,无事惯为无病吟。岂是情多偏自扰,春心不合托诗心。

叠用山谷觞字韵再寄顾青泫

清代 陈忠平

春肥鳜鲫秋鲈豸,随处曲流宜泛觞。蟹舍藏烟时掩映,罟船泊月自幽凉。

去招京洛青衫客,来对湖山白鹭行。一棹清风容小借,不教块垒辄撑肠。

戏赠狗儿

清代 陈忠平

有女识之网,大名呼狗儿。刁蛮若乎号,灵秀及于诗。

隔代难绳约,依人却解颐。老怀差可慰,胜我少年时。

消閒

清代 陈忠平

消閒无计闷谁同,小趁湖堤澹澹风。归浦渔舟喧渐息,空馀鸥渚夕烟红。

烈日

清代 陈忠平

树欲生凉尔何烈。劳民困顿无可歇。日下偏有阴潮处,繁衍蚊蝇吮人血。

江春兄垂钓有寄

清代 陈忠平

君多山水趣,暇日板桥西。雨霁鱼波活,烟凉柳径迷。

禾田分鹭影,草渚散牛蹄。有石自安坐,何须严子矶。

次韵雨如丰城归来

清代 陈忠平

脱羁野马快游程,江上鸥波新旧盟。卜剑碧池收湛露,腾烟紫阁倚高晴。

莫教块垒胸中逼,辄放风云笔下生。纵罢诗情还负手,繁尘暂似息纷争。

黴季写兴

清代 陈忠平

曀曀游雰积,江天半倚倾。夺朱独绛紫,兆梦徒狰狞。

韶景时难见,苧衣黴易生。稍怜芰荷小,兀自散香清。

寄醉妹芳辰兼怀拾叶诗社事

清代 陈忠平

网事烟云过眼频,鸥盟共忆拾芳尘。任凭网事随春老,惜取芳尘贮梦新。

心镜恐为风点破,诗情好藉雨调匀。遥知楚水红翻处,一掬清芬最沁人。

昏灯

清代 陈忠平

昏灯连晓月,倦眼认依稀。那管秋声冷,但抛心力微。

事难都可意,吾本不知机。取舍存一拙,漫由人所非。

登弋阳龟峰

清代 陈忠平

久说信州奇可观,神工佛力竞雕刊。通灵草木各成趣,化石龟龙齐吐丹。

一线天容侧身过,千层梯恐掉头看。山风凛凛销凡骨,稍欠知音味此寒。

结石病中用进退格

清代 陈忠平

忧郁经年脏腑间,竟成块垒扼通关。夜号天地情难状,日煮金钱苦自餐。

此世颇知生不易,当时真觉死尤艰。男儿胆气亦堪笑,一芥在身惶未安。

预为叶丈纯一先生九十大寿祝

清代 陈忠平

劫馀臞且健,诗骨自清遒。不复时年问,而无物事忧。

独居弥塞默,冥坐任悠游。只待团圞夜,桂觞添鹤筹。

忆王孙·春山应江右三月社

清代 陈忠平

东风湿点小梅妆。何处螺鬟碧渺茫。一抹烟拖绮影长。

那堪望。似个人人想玉郎。

磬如兄以元夕诗见示次韵寄之

清代 陈忠平

十里花灯欲闹春,烟光锦屑乱眸频。摧残梅影谁堪友,叩遍霜心竹可邻。

秦镜一开天广大,楚云乍霁夜清新。怜君高坐燕园里,犹念家山冷翠茵。

甫接荣森兄立秋诗索和已近重阳矣

清代 陈忠平

诗人怀抱最怜秋,吟断寒宵未肯休。雁背遥驮千里梦,芦花暗写一乱愁。

经霜乱叶红偏染,承露残荷翠不流。记得登高曾有约,定将块垒掷云头。

孟秋毗陵之什 其一 携蕙若纫霞立中并晨儿游天目湖长歌以志

清代 陈忠平

夺天气概与世殊。遍野红旗杂鼓呼。兢兢烝民凭役驱。

翻手陵谷变平湖。况有娲石趁风雩。化作星洲万点珠。

岁云苒苒徂复徂。白骨累累枯且枯。一带山川重规谟。

结构逶迤卧静姝。滉漾烟光散凝酥。蓬瀛悬隔舟作车。

吹浪长鱼前后趋。西江闲客下东吴。命驾亲入冶游图。

携二三子更将雏。秋风秋雨步舒徐。龙兴岛曲木磴铺。

层岩雄削峙青芜。溪流若带自盘迂。田园风光拼一区。

禾黍瓜豆满园俱。小立茅茨想莼鲈。谁来为我进雕胡。

绣球渚碧正棻敷。第一白茶第一壶。清香沁润百骸稣。

状元高阁近天都。抗志青霄任睢盱。息此登临莫谩吁。

风云万象只须臾。君不见周垂岸柳拂流苏。春絮秋萍转有无。

君不见子牙严子并陶朱。声闻赫赫尽钓徒。

仲夏湘行之什 其四 赋答齐卿兄长沙祖饯

清代 陈忠平

十年期一见,憔悴为诗耽。祖席酒肠怯,客杯茶味甘。

网尘资旧忆,世运付闲谭。休唱渭城曲,韶风均二南。

寄贶高秋右迁

清代 陈忠平

蟠潜只待时,破茧终成蝶。盛服带熏风,光仪生素靥。

柔肩有荷担,凡事无专辄。任彼浊清流,端方皆利涉。

拟绮怀应江右课外作业二首 其二

清代 陈忠平

记得初交约见期,烟津风雨望多时。春偏缱绻秋偏瘦,水自迷茫人自痴。

偶动尘心惭半老,可怜网路转千歧。年来梦寐将成茧,说与灯知未必知。

陈忠平

陈忠平

陈钟祥(1809-?)字息凡,号趣园,贵州贵筑人,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历官沧州知府,赵州知府,著有《依隐斋诗抄》十二卷。► 423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