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牧斋观剧四首次韵 其三

和牧斋观剧四首次韵 其三

明代 程嘉燧

游丝无力罥春长,急盏从挥白日忙。烛下邀来偏巧笑,曲终不见只颠狂。

迷花未散尝侵晓,和雪难教更引商。浣处似闻遗石在,相逢或恐是同乡。

诗人程嘉燧的古诗

李洋河舟中戏为俚体遣意

明代 程嘉燧

半似春还半似秋,不成估舶不成游。
幸无冰雪伤离思,且有云山遮客愁。
远雁如尘飞水面,乱帆疑叶下吴头。
明年更鼓潇湘柁,老泪凭添万里流。

钱纯中挽诗

明代 程嘉燧

谁怜地下老明经,宿草坟头又化萤。
朽骨尚应思驾驭,朱颜终自惜娉婷。
一生辛苦为玄白,何处流传付杀青。
独有中郎铭不没,断虹斜日贯幽扃。

题扇送客怀长蘅湖上

明代 程嘉燧

约看西湖十月红,掉头归计又成空。
年光如水心如梦,人在西楼暮雨中。

重过拂水山居经宿遂撤新楼开竁域主人复申墓

明代 程嘉燧

隔岁寒梅压路横,过年风槛纸窗鸣。
岩扉静掩涓涓户,山阁俄开郁郁城。
新表伫归华鹤语,生刍与怅白驹行。
松堂丙舍仍招隐,投老看君誓墓情。

同方季康栖虎丘铁佛房即事

明代 程嘉燧

山中客到栖山寺,时有兰舟载酒迎。
丰草卧来元似鹿,春花飞尽只啼莺。
水边人簇新图见,月出歌残旧恨生。
闲夜泬寥清磬后,荒萤野沼自纵横。

冬至月下即事

明代 程嘉燧

去秋寒早天多雪,今夕冬暄月似春。
淡境味长堪送老,醉乡户小恰容身。
客中两度逢南至,酒后终宵向北辰。
莫笑杞人忧国泪,时看云物一沾巾。

感道傍枯柳

明代 程嘉燧

婆娑枯柳尚毵毵,白发青骊泪满衫。一路残花仍汴水,十年春梦落江潭。

黄河岸徙孤蓬直,明月巢空越鸟南。旧侣重来余半死,敢论生意叹何堪。

许儆韦白下寄丙午所画秦准秋雨索题

明代 程嘉燧

六年光景未题诗,画得如尘似梦时。
断雨湿云休细看,看来容易鬓成丝。

汪侨孙酒间道故灯下有作依韵口号

明代 程嘉燧

生死论交二十年,他乡消息总茫然。新诗刻烛还成泪,老兴将灰未灭烟。

今夕樽前拌玉倒,别时衣上有珠悬。衙斋天与闲人作,好办饥餐和困眠。

次韵寄子柔兄兼柬所亲

明代 程嘉燧

东林还往近如何,客里春寒忽忽过。
望远不堪芳草遍,开书应对影花多。
天边帆影扬州路,雪后江声滟滪波。
为报心情萧飒尽,相逢无复旧悲歌。

䨑云诗八首次韵 其六

明代 程嘉燧

昨夜风前柔橹声,无情南浦绿波生。飞花自带归潮急,残月犹悬宿舸明。

泖色晓分娄苑尽,人烟暗杂语溪争。春云倏忽随春梦,难卜灯花问远行。

雨中过张鲁生清夜听曲

明代 程嘉燧

新赏由来兴不违,忍逢高唱独言归。
共穿疏雨牵花艇,自载清樽款竹扉。
红蜡泪多时见跋,娇莺声断一沾衣。
已拌白发从今尽,莫放梁尘到晓飞。

潞安元夕

明代 程嘉燧

迷方到处即为家,元夕山城罢放衙。
身槁欲灰逢火树,眼昏生晕乱银花。
愿看辽水烽狼净,喜见并州竹马哗。
佳节太平难际遇,传柑灯宴说京华。

八月十三夜同考子弟作有怀拂水

明代 程嘉燧

相看转觉此生浮,风月佳时不敢愁。
鸟鹊星河千里夜,暗蛩凉宇一年秋。
书回故国无黄耳,家远清宵总白头。
还忆阑干秋水阔,谢公无客自登楼。

和牧斋观剧四首次韵 其二

明代 程嘉燧

徵歌排日斗妆新,买笑留欢不计旬。倾国总矜堂上艳,逢场曾作坐中人。

玲珑争劝尚书醉,啄木谁言学士贫。省识春风向来面,沄人宜喜复宜瞋。

朝云诗五首 其三

明代 程嘉燧

林风却立小楼边,红烛邀迎暮雨前。潦倒玉山人似月,低迷金缕黛如烟。

欢心酒面元相合,笑靥歌颦各自怜。数日共寻花底约,晓霞初旭看新莲。

送春同子柔作二首

明代 程嘉燧

中酒闲眠日掩扉,弄寒窗雨故霏霏。
花怜经眼关情剧,游忆同心见面稀。
江上一番仍节换,天涯何处不春归。
遥知弱女千山里,乍改罗裳定湿衣。

阊门庑隐居题画

明代 程嘉燧

老去何辞嫌我真,疏帘元不隔红尘。
春山染出还如笑,莫为栖栖也笑人。

曲中听黄问琴歌分韵八首

明代 程嘉燧

缓节安歌妙入神,玉盘铃走串珠匀。
小姬情事防人觉,挽着双蛾不肯颦。

雨中别等慈师拂水山房寄怀一首

明代 程嘉燧

远寻禅老叩林霏,松栝藏门尽十围。
好事只余投白社,娱人况复自清晖。
帆前雨重怜峰去,寺杪湍惊想瀑飞。
休夏再来曾有约,何时心迹两皈依。
程嘉燧

程嘉燧

程嘉燧(1565~1643)明代书画家、诗人。字孟阳,号松圆、偈庵,又号松圆老人、松圆道人、偈庵居士、偈庵老人、偈庵道人。晚年皈依佛教,释名海能。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今安徽休宁)人,应试无所得,侨居嘉定,折节读书,工诗善画,通晓音律,与同里娄坚、唐时升,并称“练川三老”。谢三宾合三人及李流芳诗文,刻为《嘉定四先生集》,有《浪淘集》。► 14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