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下山纪游

下山纪游

清代 成鹫

咄咄怪事,山僧忽作下山计。出门咫尺忘西东,迷津觅路逢老翁。

老翁胡卢笑掩口,两脚疾行徐举手。指予海日初出处,便是山僧下山路。

朝从小漫来,暮宿汀溪口。半榻孤僧迷去住,老树作风山作雨。

暮宿汀溪口,朝上大夫山。身如游蚁行九盘,十步一息穷跻攀。

陟层峦,登绝顶,七尺閒身万仞影。下方视我如蟭螟,我视下方如坐井。

下高岑,历峻坂,苍松荫天无晓晚。樵径闻歌歌渐远,南山牧客驱牛返。

牧客驱牛牛耳湿,山僧出云云在笠。千家烟火石桥东,青山一路沿溪入。

石桥桥边逢老叟,于我先人称畏友。四十二年重到来,蹉跎少壮成衰丑。

相见惊相识,知我行无力。煖汤濯足安床席,大言小言纷刺刺。

西窗语未终,东窗日已白。梦去是归僧,醒来仍作客。

归僧作客无已时,尘埃失却真须眉。出门岐路还路岐,旧游别作新相知。

君家兄弟多好道,今昔结交非草草。海门风雨僧初到,野寺吟诗见怀抱。

君作主中宾,我作宾中主。同是住山人,知我下山故。

山僧十日不归去,饥杀山中大鼷鼠。乞取市门米,煮用市门水。

担泉负米归乎来,折脚铛边冷烟起。饭熟谁当吃饭人,山中自谙山中味。

诗人成鹫的古诗

挽李

清代 成鹫

曾借名园受一经,频来犹记旧池亭。为僧不敢通年谱,隔世还思见典型。

风树几回悲坠叶,摄提初转散晨星。老成凋谢今如此,一曲长歌问渺冥。

寄祝卫明经翘楚 其一

清代 成鹫

心空及第老维摩,家住林泉乐若何。一水东西乔木古,三堂宾主老僧多。

萱花笑日悬弧矢,玉树临风响佩珂。我在隔江遥望见,五云深处风巢阿。

烧畬歌

清代 成鹫

野人赤脚走官道,踏上盐田看监灶。灶丁烧畬不煮海,万井寒烟风浩浩。

道旁老翁知是谁,手拨畬灰归去迟。相逢举手相劳问,自言生长升平时。

寒乡旧是煮盐户,出门咫尺无旷土。自从斥卤变桑田,丁男始识农与圃。

盐场作田田有租,场中无盐仍追呼。一田二税互逼迫,十年两役纷支吾。

荒年百室如悬磬,年丰谷贱为农病。县主场官交索租,孤儿寡妇罢奔命。

今冬尽室输官仓,明年枵腹春耕忙。新丝卖尽又新谷,空拳无计完秋粮。

城中富人巧生殖,九分出钱十取息。娇儿稚女相随来,薄暮得钱朝雇役。

得钱未煖便纳官,归来入室摧心肝。人生恩爱岂不重,践土食毛良独难。

田家耕田食贵米,盐户无盐啖清水。可怜半死白头翁,回首升平如梦里。

烧畬煮灰灰作盐,持盐易米堪养廉。殷勤致语道旁客,蓼虫习苦不知甜。

我闻老翁呜咽语,咄嗟涕泣零如雨。九重天高唤不闻,老翁老翁徒自苦。

病中放言 其二

清代 成鹫

频年多难逢寒食,怅望家山又一春。青草久荒攀柏地,黄梅深愧种松人。

哀猿啼树将圆月,饥鸟眠花动隔旬。辜负清明好时节,梦中犹忆蕨薇新。

和诸笠山县尉见过一韵四绝 其四

清代 成鹫

春水浮天万派通,扬舲鼓枻往来同。画船去后松门闭,归雁一声过远空。

送郭论部公车

清代 成鹫

登仙郭泰拟登瀛,次第看花到雒城。名下尽人知国士,榜中似舅有贤甥。

三千水击凭风力,一半春光入世情。独钓寒江吾老矣,沧浪清又见河清。

舟赴中宿与张子白话别

清代 成鹫

一年一度一盘桓,不觉相逢已挂冠。三复冽泉思冽水,溯洄清峡送清官。

世途作宦同鸡肋,春色催人上马鞍。剩有琴书与麟凤,莫云廉吏子孙难。

送张子白明府归里

清代 成鹫

长安贵人骑大马,清远清官归邺下。水陆销支买鹤钱,糇粮罄尽修琴价。

奚囊转重宦囊轻,手版长抛歌板罢。周行如砥直如弦,一路吟诗到家舍。

道旁送者谁与谁,白发山人来劝驾。君不见绥山李雪樵,解印归田事耕稼。

又不见番禺姚令公,计拙心劳快休假。同声相应好相求,同病相怜不相借。

寂寞东林旧主宾,惆怅莲花自开谢。有缘聚似露珠团,无缘散若瓶水泻。

清风留作岭头春,棠阴蔽芾无冬夏。野老空馀去后思,古道至今成话把。

归去来,归去来,天路仔肩猛然卸。濯足临清漳,振衣登太华。

名山有约待同游,向平未老须婚嫁。不用重寻忼慨歌,廉吏不可为而可为也。

题东华侄诗文集

清代 成鹫

生子不愿为腐儒,寻行数墨成蠹鱼。教子莫教治生产,求田问宅徒守株。

君不见渥洼龙种千里足,高视阔步陵天衢。安能俛首随款段,血汗伏枥悲盐车。

忆我伯兄九谷子,先世分室城东居。一朝落地为兄弟,先后雁行如贯珠。

七岁同师授章句,八岁九岁能操觚。十岁为文学声律,弟兄唱和无时无。

大庭广众弄柔翰,满堂宾客争称誉。伯翁我翁莞尔笑,私心相庆阳谦虚。

我年十三举博士,自誇逸足能先驱。须臾阳九天改步,儒冠高挂归田庐。

伯兄十五始入学,一举再举登贤书。兄年十九我十八,从此出处天渊殊。

兄方及弟两出宰,廿年不调思归与。我年四十入山去,终老不材如大樗。

殊涂同辙各有以,盖棺事定当何如。伯兄不死赖有子,快哉一马生三驹。

中间神骏不可测,少不相从东郡趋。有时绕膝闻诗礼,有时出郭随蹇驴。

有时承欢郯子国,有时定省来姑苏。孺子可教更可畏,制义帖括宁区区。

吟诗直欲祖风雅,初盛为主中晚奴。文章寝食饱秦汉,三唐两宋皆皮肤。

而翁所学有真诀,心传口授无精粗。小子狂简志高远,良玉未及分瑕瑜。

秋风飒飒树不静,废书读礼日月徂。太初堂上见手泽,白门城外闻啼乌。

故园归去问封树,总角今来成丈夫。我时卧病一百日,朝来起坐须持扶。

归人解装席未煖,闻我老病深嗟吁。自携诗卷过桥去,行吟直到南山隅。

吟声未歇履声近,病夫下榻开绳枢。入门再拜谁家子,谛视方知封与胡。

去日垂垂髫夹囟,归时鬑鬑微有须。去日斑衣事儿戏,归时博带飘长裾。

人生少壮会如此,使我日暮悲穷涂。问子来意胡为乎,袖中有物能卷舒。

琅玕出手光照席,索我落笔为点污。我身既隐文何有,汝言可采良不诬。

开卷一唱复三叹,掩卷大声还疾呼。九谷子,九谷子,有子如此道不孤,有子如此道不孤。

送李陈二子赴中宿 其二

清代 成鹫

龙驹并辔别仙羊,万里秋空疋练长。一顾定知声价重,主人原是昔孙阳。

和诸笠山县尉见过一韵四绝 其三

清代 成鹫

挟策宁兼博塞通,亡羊前路却相同。暂时放下官家事,莫放花前茗椀空。

游飞水潭与诸子同赋限韵 其一

清代 成鹫

病躯未去心先去,筋力无加却有加。七尺乌藤伴形影,一条白练入烟霞。

灵湫镇日倾盆雨,顽石当阳散宝花。莫道银河隔尘世,迷津何处不通槎。

送九译禅友还里葬母兼订重来之约

清代 成鹫

年过三十不闻道,少壮蹉跎忽复老。善哉之子正当时,出世不迟还不早。

生来十八解破家,自笑平生白鼻騧。儒门澹薄收不起,章逢换取僧袈裟。

昨日潘生今九译,梵语华言明历历。翻成一藏盌脱丘,此土西天浑不识。

东林老僧老古锥,被他唤作阿阇黎。相逢有口但挂壁,喃喃作白称毗尼。

毗尼不入丹霞耳,未能免俗聊尔尔。等閒拈出衣中珠,贫儿暴富还乡里。

还乡生计当何如,杯棬有恨徒区区。荆棘丛中问封树,烟霞堆里待安居。

安居乃在夏三月,春寒过眼成炎热。中閒冷煖谁得知,待子重来为子说。

赠罗炼师

清代 成鹫

大人先生生何年,乃在无始之始,先天之先。尘尘刹刹万万古,天荒地老神独全。

中间要妙言不传,我纵言之玄又玄。宇宙广广,人处一焉。

生人林林,公处一焉。四大假合,二气循环。凡夫百岁如土偶,婴儿十月成金仙。

当知前日罗先生,乃无极老翁之鼻祖。今日罗先生,乃无极老翁之儿孙。

儿孙落地持门户,自辟玄风建旗鼓。读书只读五千言,悟后明明无一语。

柱下翁,函关吏,异世同堂应见许。何况圣人在东鲁,在西土,亦应著眼交相觑。

先生得诀早归来,万象森森日亭午。灵台双阙回霄壤,玄牝重门锁风雨。

未雨何龙,不风何虎,却笑顽仙守三五。十年一握九还丹,达者视之如腐鼠。

岂知大药有真传,本来妙道无今古。长生学就即无生,元气养成为气母。

道人本是道中人,少壮蹉跎今晚暮。底事无成奈若何,日夕空山坐枯树。

树头老眼难见人,眼中之人道中蠹。年来始识罗先生,一日相知两相慕。

如公方是学仙人,嗤杀秦皇与汉武。

和张子白来韵

清代 成鹫

疾行不避影,却步不逃迹。拙哉守株佣,生计日以迫。

翻身出樊笼,虚空为宇宅。居亭不出门,宾客日三易。

赤米无宿春,青蔬有馀摘。丰俭各随宜,彼此不相藉。

何来鸿渐逵,高飞振六翮。见林情与依,摩空势宁隔。

分手岁云徂,相思过除夕。怀之金石音,药我烟霞癖。

春风江上来,旌旆遥相索。幽兴既有加,深情更无射。

寻僧续旧游,埽雪披遗碣。般若放光明,摩挲手不释。

始知慧业人,早注传灯籍。游戏文字禅,无莫亦无适。

不惜如意珠,相逢当面掷。清言重百朋,古镜阔一尺。

形影自相亲,缜密无缝隙。愿从中宿游,已蜡东山屐。

老景逼桑榆,俛仰忽不怿。怅然赋临岐,倾倒出肝膈。

归来补破茅,为君虚一席。刈蓍亡蓍簪,故物良可惜。

珍重千里心,神交须破格。君如天上云,我作他山石。

云石相依违,倏忽成今昔。隔水候双旌,开径待三益。

林閒胜事多,无劳重叹啧。

曹溪谒祖

清代 成鹫

却缘松竹引清风,路入曹源识祖翁。衣钵有山皆拱北,袈裟无水不流东。

镜台影露云千叠,碓觜花开桂一丛。莫与溪声斗长舌,知音人在月华中。

寄怀李祈年

清代 成鹫

东南有旷士,道胜无欣戚。德容发天和,中怀渊以默。

至人宰万应,与世罕城壁。楸枰蚤得名,樗蒲晚晦迹。

安知中所存,天君运神力。繄余契夙心,别去山川隔。

转蓬枰本根,惊禽靡宁翼。耿耿怀古欢,悠悠事行役。

良晤日已稀,老大况相迫。君为椟中璞,我作他山石。

寄言攻玉者,爱此连城璧。

游松皋书院寄张子白

清代 成鹫

兴尽方归兴尚豪,一回凭眺一萧骚。林风并入松涛乱,云日相摩峡势高。

百里同文思大雅,孤峰独立笑方袍。欲知雨露无私处,满地黄花閒白蒿。

答杨鬯侯用前韵

清代 成鹫

有手不拈花,有口不说法。睡起日三竿,茅茨雪低压。

高人入我庐,奇峰倚天插。赠我貂襜褕,报之弊单袷。

鹏奋天池宽,蛙忘井泉狭。请从中宿游,往来互针劄。

寄语选官场,青山拟黄甲。

留别张子白

清代 成鹫

飘飘天地一沙鸥,偶逐仙凫到十洲。客梦不离烟雨寺,归心分付峡江流。

丹霞日暮知难到,中宿云深未易游。一曲长歌留别去,相期应在虎溪头。

成鹫

成鹫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 628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