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詹驾部天泽出知建昌便道省母得五字

詹驾部天泽出知建昌便道省母得五字

明代 程敏政

采采砀中姬,肃肃詹氏姥。夫君久违荣,家事独攻苦。

帙登龟算七,儿有凤毛五。一人迥超群,宦学迈其父。

诰锡盘龙书,名属司马部。朅分郡守符,绾此建昌组。

仕途与家便,慈容喜先睹。松阳岁将阑,梅萼纷已吐。

画堂开宿酝,綵服动新舞。遂哉忠孝心,君恩子何补。

诗人程敏政的古诗

题大理王卿墨竹

明代 程敏政

断缣一幅潇湘秋,笔趣彷佛文湖州。坐觉清风满人耳,洒然六月是江楼。

主人重是王子猷,琅玕直节非时流。岁寒长共此君约,红紫纷纷何所求。

椿萱图为祁门方锲赋

明代 程敏政

堂前椿树盘根久,千岁常期大人寿。春风蝶梦早匆匆,一事无凭漆园叟。

堂北紫萱娱白头,对花日日思忘忧。宜男已壮母何在,赢得临风双泪流。

方家郎君湖海客,春雨秋霜心恻恻。凭谁貌入丹青中,犹似升堂候颜色。

我观椿萱图,为作椿萱歌,夭桃秾李空复多。写生纵有黄荃笔,风教无关知奈何。

题王约钩勒竹

明代 程敏政

王猷孙子兴超群,閒搦双钩画此君。抚景试酬松雪句,一帘秋景动湘云。

宿闵口毕氏三绝 其三

明代 程敏政

方瞳炯炯发丝丝,每日山中赋采芝。有约未成同甲会,因君无限望云思。

送槐塘族孙浚之上舍南归

明代 程敏政

今年喜子升辟廱,一身远逐南归鸿。堂上双亲寿且乐,正当月满三秋中。

明年月色亦如此,秋试文章勉吾子。槐塘相国世有人,一经相传取青紫。

丹桂花开金粟色,玉兔药捣长生方。高歌明日送子去,多办沙溪秋露觞。

题无锡华文君便面图诗后

明代 程敏政

当时交契满清朝,离合难禁岁月遥。重续旧题无限思,一灯残雨宿长桥。

题马图

明代 程敏政

绿阴风软白沙乾,入眼方知骏骨难。辇路草长东幸少,漫将调习付奚官。

过分水庙戏成棹歌六章 其三

明代 程敏政

龙王庙前石作堤,马头湾脚路成泥。莫笑水流分彼此,只缘地势有高低。

绩溪许生永感卷和康亚卿李太守韵二绝 其一

明代 程敏政

旧田新谷屡经秋,密线轻芸迹尚留。三尺垄头呜咽水,潺潺流恨几时休。

题汪思恭松萝书屋 其二

明代 程敏政

松萝门下筑书台,满架牙签一径苔。常有新诗生眼■,不知山色近人来。

送黄岩黄汝彝赴休宁训导 其三

明代 程敏政

孔殿西头企德堂,两贤曾此托维桑。衣冠俎豆瞻依处,洛学千年未可忘。

西宁侯著色牡丹为英国公题 其二

明代 程敏政

镜中谁点旧姚黄,金缕衣轻翠袖长。倦倚东风娇白日,王孙亭榭见花王。

阜城南门过御庄铺乃刘豫始生之地

明代 程敏政

白草和烟覆矮墙,一间茅屋野茫茫。居人不唾刘郎僣,犹把亭名号御庄。

题鲍栗之通判所藏四景牛 其一

明代 程敏政

远桃舒浅红,独柳荫馀绿。乌犍何从来,骈首度川曲。

春波浩沄沄,好雨夜初足。怜此耕力疲,田翁能羁束。

题四美人图 其四 画

明代 程敏政

促织场边爽气新,彩毫轻染墨华匀。香闺不爱千红紫,只写青松与翠筠。

浪淘沙令 四景乐道辞 其一

明代 程敏政

春雨夜如何。花靥红多。窗前黄鸟数声过。斜挂氅衣初睡起,日上庭柯。

人世苦奔波。两鬓霜皤。争如溪上理渔蓑。笑问东风来几阵,酒满香螺。

题尹性之御史所藏周文靖竹

明代 程敏政

周郎识此君,落笔琅玕长。居然步湘皋,翠袖忽两两。

相将舞回鸾,势欲凌波往。平泉与危石,转折助清响。

坐令俗耳净,远觉烦襟爽。亭亭吉甫孙,霜台绝尘鞅。

晏岁凛相盟,虚心惬终赏。

二月六日睦州城东遇雨野泊杂言一首

明代 程敏政

东风日夕至,倚棹桐江浔。淅淅打篷雨,渺然动羁心。

老夫起读易,小儿坐鸣琴。相随二三子,一笑开烦襟。

山家隔溪渚,上有青竹林。依依出烟火,阁阁飞沙禽。

他乡随值此,颇似南山岑。人生若萍梗,况彼霜毛侵。

临流发孤啸,极目江云深。

题画赠刘挥使还新安 其二

明代 程敏政

苍山老木涧声长,入眼分明似故乡。把酒赠君东郭路,不堪心逐雁南翔。

耕读遗民为富溪宗人彦旻赋

明代 程敏政

鸡峰渺何许,下有衡门翁。朝耕事拮据,夜读如颛蒙。

不慕万钟禄,安此一亩宫。逍遥斯世间,绰有先民风。

北顾仰莘野,南征忆隆中。躬稼乐古道,致主成元功。

圣贤遥已远,出处孰可同。洁身爱徐君,遗安得庞公。

毛发久云变,儿孙亦成丛。代耕复胜读,世态从污隆。

恒产蔚有秋,陈编浩无穷。何当挟册往,一与歌年丰。

程敏政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65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