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玉岩上人溪山野趣图

题玉岩上人溪山野趣图

元代 成廷圭

流水淙淙石齿齿,满庭云气欲模糊。白鸥溪上秋多少,黄叶山中路有无。

十月雨深渔屋破,三江风急野航孤。年来难觅幽居处,空向晴窗看画图。

诗人成廷圭的古诗

送杨士先归长安

元代 成廷圭

落魄麻衣不受尘,黄金挥尽只清贫。新丰市上酒濯足,韦曲城南花恼人。

豪杰谩嗤秦逐客,渔樵能话汉功臣。清时未老丹心在,且把长竿钓渭滨。

邱克庄敞云楼

元代 成廷圭

君家楼外云如海,五色轮囷扫不开。每就月明檐下宿,更随秋色鹤中来。

琼台夜鹤迷踪迹,玉女春衣费剪裁。看汝乘将朝帝所,举头西北是蓬莱。

蒋文甫以其祀亲之室扁曰思斋时余方哭母故及之

元代 成廷圭

老去思亲十二时,灯前犹诵蓼莪诗。烝尝彷佛归来也,颜色分明梦见之。

问寝不忘晨起早,倚门谁念暮归迟。多君苦行多于我,忍听长原楚些词。

送李子威赴国子监时康鲁瞻亦除监司业

元代 成廷圭

曾占龙头第一名,先生元是监诸生。楼船近向淮南发,驿骑虚从颍上迎。

宣室几年无贾谊,谏垣今日有阳城。同寅更得同年者,同振斯文答圣明。

和娄所性韵就谢寄汉帖二本之诗

元代 成廷圭

两帖真如白璧双,山灵呵护过沧江。不知明月生春浦,每怪晴虹贯夜窗。

老去秪留诗卷在,愁来宁受酒杯降。竹轩近喜多风致,活水栽荷满石缸。

寄题上清钟秀楼

元代 成廷圭

钟秀楼成天下稀,象山弋水相因依。烟云显晦出奇观,草木动荡流清辉。

常闻仙人骑鹤至,亦有隐者乘风归。吾将从之一榄结,目送秋江鸿雁飞。

万壑松涛为郜彦清赋

元代 成廷圭

草堂夜夜听松涛,谁挽沧溟压树梢。雷谷震惊龙换骨,风林摇荡白倾巢。

玉山月白箫声杂,银汉天清剑气交。我与周弘同洗耳,乘槎便欲渡三茅。

和饶介之秋怀诗韵 其五

元代 成廷圭

月落未落明星高,宿云卷尽无秋毫。中庭隐几复假寐,候虫四壁声劳劳。

题黄冈贾彦德碧梧轩

元代 成廷圭

贾谊井西梧十寻,百年秀发根株深。银床分润长新叶,翠竹交枝成好音。

季春花香自零落,高秋雨气相萧森。何当临轩坐白石,为子再歌孤凤吟。

送万嘉会教谕之山阳

元代 成廷圭

西江万君头戴笠,清时典教山阳邑。王侯折简不可招,令尹之前只长揖。

深衣上堂开讲筵,衿佩铿锵如鹄立。六经字字在所行,要使儒风更俗习。

朝盘苜蓿甘如堂,不羡诸公谋肉食。人材作养期有成,他日当为教官式。

过碛沙延寿寺入游赠毅刚中长老

元代 成廷圭

费家洲上元公塔,又见前身示见时。舍利放光成五色,牡丹分供作千枝。

法门总是西来意,经藏兼传古注诗。文笔峰前松树下,瓮书藏得待吾师。

送清淮叟上人游五台

元代 成廷圭

雁门西畔是灵山,山作青螺五髻鬟。春日花开残雪里,僧房人在白云间。

善财参问何时遍,文畅嬉游几日还。淮海清公更潇洒,早将闻见动禅关。

送王君宝佥宪调河南道

元代 成廷圭

广陵城下送轺车,贱子无由奉尺书。南峤几年仍盗贼,中原千里半邱墟。

天闲岂少追风骑,人海犹多漏网鱼。素有澄清天下计,更须抗疏动乘舆。

悲徐州

元代 成廷圭

彭城八月风尘起,数郡义兵多战死。良家子女复何辜,尽作黄河水中鬼。

髑髅填海几时归,千古沉冤无处洗。王师一日天上来,虏船夜斫浮桥开。

守桥将军不敢海,狂澜倒泻声如雷。三山回望平如掌,野旷犹闻金鼓响。

军中少年当封侯,争入辕门请功赏。江边老翁死即休,血泪沾襟空白头。

嘉兴缪同知号菊陂因赋

元代 成廷圭

杰哉霜下转精神,一色中黄不染尘。老圃看花迎宰相,秋潭分水里仙人。

千年东里归何早,九日南陂赏□□。在昔神农书上药,至今医国慰斯民。

和饶介之秋怀诗韵 其一

元代 成廷圭

邻瓮新篘曲米香,梦魂夜夜绕槽床。故人不饮今何在,秋尽空山苜蓿长。

次杨太史之韵题赠叶子澄草堂图诗

元代 成廷圭

君家草堂林木幽,乃在吴会之东头。花开从令鸟雀喜,水落正为鱼龙忧。

深林烂饮枸杞酒,如意醉击珊瑚钩。丈夫嘉遁有如此,傍人比是神仙流。

小轩有菊一本盛开两花大如酒杯饶介之见而爱之连赋诗二首因次其韵 ...

元代 成廷圭

菊下呼儿典缊袍,相看无酒目空蒿。两花迭出金杯大,数叶轻攒翠羽高。

就手折来香澹澹,满头簪得乐陶陶。曲生有意来相觅,留得芬芳荐蟹螯。

送刘将军致仕归襄阳 其二

元代 成廷圭

五月楼船始到家,山中无处不桑麻。今人却笑东门老,白发春田独种瓜。

再次韵 其九

元代 成廷圭

江头野花红欲然,春去秋来不记年。寻得秦皇系缆石,青沙一色草如烟。

成廷圭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346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