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休沐东还胄贵里示端

休沐东还胄贵里示端

唐代 韦应物

宦游三十载,田野久已疏。休沐遂兹日,一来还故墟。
山明宿雨霁,风暖百卉舒。泓泓野泉洁,熠熠林光初。
竹木稍摧翳,园场亦荒芜。俯惊鬓已衰,周览昔所娱。
存没恻私怀,迁变伤里闾。欲言少留心,中复畏简书。
世道良自退,荣名亦空虚。与子终携手,岁晏当来居。

诗人韦应物的古诗

咏露珠

唐代 韦应物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再游龙门怀旧侣

唐代 韦应物

两山郁相对,晨策方上干。霭霭眺都城,悠悠俯清澜。
邈矣二三子,兹焉屡游盘。良时忽已周,独往念前欢。
好鸟始云至,众芳亦未阑。遇物岂殊昔,慨伤自有端。

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

唐代 韦应物

万木丛云出香阁,西连碧涧竹林园。高斋犹宿远山曙,
微竹下庭寒雀喧。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疏空掩门。
时忆故交那得见,晓排阊阖奉明恩。

昙智禅师院

唐代 韦应物

高年不复出,门径众草生。时夏方新雨,果药发馀荣。
疏澹下林景,流暮幽禽情。身名两俱遣,独此野寺行。

雪中

唐代 韦应物

空堂岁已晏,密室独安眠。压筱夜偏积,覆阁晓逾妍。
连山暗古郡,惊风散一川。此时骑马出,忽省京华年。

寓居永定精舍(苏州)

唐代 韦应物

政拙忻罢守,闲居初理生。家贫何由往,梦想在京城。
野寺霜露月,农兴羁旅情。聊租二顷田,方课子弟耕。
眼暗文字废,身闲道心精。即与人群远,岂谓是非婴。

慈恩寺南池秋荷咏

唐代 韦应物

对殿含凉气,裁规覆清沼。衰红受露多,馀馥依人少。
萧萧远尘迹,飒飒凌秋晓。节谢客来稀,回塘方独绕。

寄杨协律

唐代 韦应物

吏散门阁掩,鸟鸣山郡中。远念长江别,俯觉座隅空。
舟泊南池雨,簟卷北楼风。并罢芳樽燕,为怆昨时同。

晚归沣川

唐代 韦应物

凌雾朝阊阖,落日返清川。簪组方暂解,临水一翛然。
昆弟忻来集,童稚满眼前。适意在无事,携手望秋田。
南岭横爽气,高林绕遥阡。野庐不锄理,翳翳起荒烟。
名秩斯逾分,廉退愧不全。已想平门路,晨骑复言旋。

答李博士

唐代 韦应物

休沐去人远,高斋出林杪。晴山多碧峰,颢气疑秋晓。
端居山良友,枉使千里路。缄书当夏时,开缄时已度。
檐雏已飖飏,荷露方萧飒。梦远竹窗幽,行稀兰径合。
旧居共南北,往来只如昨。问君今为谁,日夕度清洛。

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

唐代 韦应物

独树沙边人迹稀,欲行愁远暮钟时。
野泉几处侵应尽,不遇山僧知问谁。

发广陵留上家兄兼寄上长沙

唐代 韦应物

将违安可怀,宿恋复一方。家贫无旧业,薄宦各飘飏.
执板身有属,淹时心恐惶。拜言不得留,声结泪满裳。
漾漾动行舫,亭亭远相望。离晨苦须臾,独往道路长。
萧条风雨过,得此海气凉。感秋意已违,况自结中肠。
推道固当遣,及情岂所忘。何时共还归,举翼鸣春阳。

往云门郊居途经回流作

唐代 韦应物

兹晨乃休暇,适往田家庐。原谷径途涩,春阳草木敷。
才遵板桥曲,复此清涧纡。崩壑方见射,回流忽已舒。
明灭泛孤景,杳霭含夕虚。无将为邑志,一酌澄波馀。

同韩郎中闲庭南望秋景

唐代 韦应物

朝下抱馀素,地高心本闲。如何趋府客,罢秩见秋山。
疏树共寒意,游禽同暮还。因君悟清景,西望一开颜。

晓至园中忆诸弟、崔都水

唐代 韦应物

山郭恒悄悄,林月亦娟娟。景清神已澄,事简虑绝牵。
秋塘遍衰草,晓露洗红莲。不见心所爱,兹赏岂为妍。

夏景端居即事

唐代 韦应物

北斋有凉气,嘉树对层城。重门永日掩,清池夏云生。
遇此庭讼简,始闻蝉初鸣。逾怀故园怆,默默以缄情。

和张舍人夜直中书,寄吏部刘员外

唐代 韦应物

西垣草诏罢,南宫忆上才。月临兰殿出,凉自凤池来。
松桂生丹禁,鸳鹭集云台。托身各有所,相望徒徘徊。

赠李儋

唐代 韦应物

丝桐本异质,音响合自然。吾观造化意,二物相因缘。
误触观凤啸,静闻寒夜泉。心神自安宅,烦虑顿可捐。
何因知久要,丝白漆亦坚。

和李二主簿寄淮上綦毋三

唐代 韦应物

满城怜傲吏,终日赋新诗。请报淮阴客,春帆浪作期。

游琅琊山寺

唐代 韦应物

受命恤人隐,兹游久未遑。鸣驺响幽涧,前旌耀崇冈。
青冥驺砌寒,绿缛草木香。填壑跻花界,叠石构云房。
经制随岩转,缭绕岂定方。新泉泄阴壁,高萝荫绿塘。
攀林一栖止,饮水得清凉。物累诚可遣,疲氓终未忘。
还归坐郡阁,但见山苍苍。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2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