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无可上人

送无可上人

唐代 贾岛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贾岛送无可上人译文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雨后初晴,圭峰上蔚蓝天空格外新鲜,我们为草堂寺无可上人送行。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在蛩鸣的秋天,他带着麈尾,离开了寺院,暂别了亲人。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潭水中倒映着他独行的身影,他多次身倚树边休息。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最终他应烟霞之约,把天台山作为近邻。

贾岛送无可上人注释

无可:僧人,本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县)人,贾岛堂弟。诗名与贾岛齐。
上人:佛教称具备德智善行的人为上人。
圭(guī)峰:山峰名。位于陕西南鄂县东南紫阁峰东,与重云寺相对,其形如圭,故名。下有草堂寺,寺东又有小圭峰。
霁(jì)色:雨后天空晴朗的蓝色。
草堂:寺名。
麈(zhǔ):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
蛩(qióng):蟋蟀。
潭底影:潭水中的倒影。
.数息:多次休息。
树边身:倚在树上的身体。
烟霞:云雾之气,也指山水胜景。
天台:山名。在浙江省天台县北,为仙霞岭脉之东支。

贾岛送无可上人赏析

在秋雨初晴的时候,诗人送其从弟至天台问道。“蛩鸣”承“霁色新”,见出雨后之情形,“同离寺”则接次句而来。三、四句承上启下,一写送,一写别,由此过渡到“独行”二句。“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为历来传诵的名句。上句写出堂弟孤寂地行走于潭边,清澈的潭水映出他孤独的身影,在形影相吊的意境中给人以一种寂寞感;后一句写堂弟沿途的疲惫,致使他不断地靠在树边休息,这又在寂寞之中增添了无家可依的悲苦。诗句对偶工巧,造语自然奇特,意境幽冷奇峭。这两句,是贾岛生平得意之语,自注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表面上看,这两句承上离别而来,写自己的孤独。由于从弟离去,在潭边行走,只有水底影子相随;几次歇息下来,也只有树木相伴,而从深层次来看,此联又体观了对佛禅的领悟。独行潭边,潭上之人与潭底之影,是一是二,非一非二,亦一亦二,不免使人想到洞山良价看到潭底之影而豁然开悟的事迹。而在树旁歇息,不过是色身而已。那么,离别之事不须看得太重。但禅家讲纳于境而不滞于境,到底未能泯灭心中的感情,所以最后说:“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他对尘世的厌恶和对佛门清静的向往,以及他对堂弟的留恋之情。首联写明送别地点、对象及景色,颔联写送别情景,以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写离别,写气氛,烘托情感。颈联突出写别后诗人孤寂的外部形象和清冷的内在感受,是贾诗本色。尾联写别后相思意。诗层次清晰,写出送别全过程,语言质朴自然,抒情达意深挚浓郁,确可称为“平淡”。“独行”二句虽不一定“三年得”,但刻划人物心理状态却极为真切。

贾岛送无可上人创作背景

某一次的应试贾岛落第,与无可同住长安西南圭峰之草堂寺,无可将南游庐山,于是贾岛作此诗赠别。

诗人贾岛的古诗

口号

唐代 贾岛

中夜忽自起,汲此百尺泉。林木含白露,星斗在青天。

题兴化园亭

唐代 贾岛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

客喜

唐代 贾岛

客喜非实喜,客悲非实悲。百回信到家,未当身一归。
未归长嗟愁,嗟愁填中怀。开口吐愁声,还却入耳来。
常恐泪滴多,自损两目辉。鬓边虽有丝,不堪织寒衣。

盐池院观鹿

唐代 贾岛

条峰五老势相连,此鹿来从若个边。
别有野麋人不见,一生长饮白云泉。

答王建秘书

唐代 贾岛

人皆闻蟋蟀,我独恨蹉跎。白发无心镊,青山去意多。
信来漳浦岸,期负洞庭波。时扫高槐影,朝回或恐过。

张郎中过原东居

唐代 贾岛

年长惟添懒,经旬止掩关。高人餐药后,下马此林间。
对坐天将暮,同来客亦闲。几时能重至,水味似深山。

送人适越

唐代 贾岛

高城满夕阳,何事欲沾裳。迁客蓬蒿暮,游人道路长。
晴湖胜镜碧,寒柳似金黄。若有相思梦,殷勤载八行。

访李甘原居

唐代 贾岛

原西居处静,门对曲江开。石缝衔枯草,查根上净苔。
翠微泉夜落,紫阁鸟时来。仍忆寻淇岸,同行采蕨回。

永福湖和杨郑州

唐代 贾岛

积水还平岸,春来引郑溪。旧渠通郭下,新堰绝湖西。
嵩少分明对,潇湘阔狭齐。客游随庶子,孤屿草萋萋。

咏怀

唐代 贾岛

纵把书看未省勤,一生生计只长贫。可能在世无成事,
不只离家作老人。中岳深林秋独往,南原多草夜无邻。
经年抱疾谁来问,野鸟相过啄木频。

孟融逸人

唐代 贾岛

孟君临水居,不食水中鱼。衣褐唯粗帛,筐箱只素书。
树林幽鸟恋,世界此心疏。拟棹孤舟去,何峰又结庐。

观冬设上东川杨尚书

唐代 贾岛

匏革奏冬非独乐,军城未晓启重门。何时却入三台贵,
此启空知八座尊。罗绮舞中收雨点,貔貅阃外卷云根。
逐迁属吏随宾列,拨棹扁舟不忘恩。

黎阳寄姚合

唐代 贾岛

魏都城里曾游熟,才子斋中止泊多。去日绿杨垂紫陌,
归时白草夹黄河。新诗不觉千回咏,古镜曾经几度磨。
惆怅心思滑台北,满杯浓酒与愁和。

宿慈恩寺郁公房

唐代 贾岛

病身来寄宿,自扫一床闲。反照临江磬,新秋过雨山。
竹阴移冷月,荷气带禅关。独住天台意,方从内请还。

题山寺井

唐代 贾岛

沈沈百尺馀,功就岂斯须。汲早僧出定,凿新虫自无。
藏源重嶂底,澄翳大空隅。此地如经劫,凉潭会共枯。

秋暮

唐代 贾岛

北门杨柳叶,不觉已缤纷。值鹤因临水,迎僧忽背云。
白须相并出,清泪两行分。默默空朝夕,苦吟谁喜闻。

答王参

唐代 贾岛

寸晷不相待,四时互如竞。客思先觉秋,虫声苦知暝。
霜松思旧翠,露月团如镜。诗负属景同,琴孤坐堂听。
相期黄菊节,别约红桃径。每把式微篇,临风一长咏。

对菊

唐代 贾岛

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灼灼尚繁英,美人无消息。

雪晴晚望

唐代 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

唐代 贾岛

袖有新成诗,欲见张韩老。青竹未生翼,一步万里道。
仰望青冥天,云雪压我脑。失却终南山,惆怅满怀抱。
安得西北风,身愿变蓬草。地只闻此语,突出惊我倒。
贾岛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32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