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婺州仁风堂寄韩侍郎 其一

题婺州仁风堂寄韩侍郎 其一

宋代 崔敦礼

丹扆忧勤德意通,使君元侍玉皇宫。亲传天上舜琴曲,散作人间庄籁风。

已喜清微消滞郁,亦知委曲到鳏穷。骚人休复雌雄问,千里而今乐事同。

诗人崔敦礼的古诗

东宫寿章

宋代 崔敦礼

少阳腾耀毓青宫,玉裕渊冲穆睟容。
主鬯克承宸极重,问安勤致胄门恭。
温文齿胄全三善,晖润登歌备四重。
幼海光浮天序永,珠源衮衮日朝宗。

华阳洞天

宋代 崔敦礼

云冥冥兮叠嶂,君独立兮山之上。石嶝险兮水道寒,思夫君兮未敢言。

无言兮皇皇,山阿之人兮告我以不难。木樛蔚兮下俯,石避碍兮行旁。

余冠兮巍巍,余步兮逶迟。俛首非吾之愿兮,斜径其将安之。

朝骋望兮昭亭,夕宿兮双溪。网蕙茝兮为盖,葺荪蘅兮为车。

欲腾驾兮高翔,恍导余兮上隮。揭北斗兮奠椒浆,簸南箕兮羞琼蕊。

灵欣欣兮顾余,亶正直兮为神予。

和沈商卿

宋代 崔敦礼

一官奔走倦幽寻,来向江山好处吟。
过眼风光花又落,关情勋业镜频侵。
到头春事都无几,飞盖长郊早趁今。
鸥鸟莫惊车马过,我来搜句亦无心。

探潮阁

宋代 崔敦礼

天留孤巘岌青冥,约束淮流入汴京。
往事不堪回首望,倚栏斜日看潮生。

送梁倅二首

宋代 崔敦礼

盛德宜时用,屏星久此留。
中和凝秬鬯,温润莹天球。
太府多材会,清名万口流。
亨涂应好在,端的上瀛洲。

次陆倅韵三首

宋代 崔敦礼

欲将从事到青州,酩酊乡中便可侯。
此乐正须君领略,疏狂还许我追游。
一年好处都能几,四序难并去莫留。
痛饮且图连夜醉,清欢何必锦缠头。

何家港舍舟步至新河口 其三

宋代 崔敦礼

北岸行人南岸山,去年人在乱山间。山如相识须相笑,底事区区未得閒。

傲霜亭

宋代 崔敦礼

霜风吹惨入园林,零落阶前满地金。
赖有翠蕤堪采摘,伴人犹守岁寒心。

西江月 寿词

宋代 崔敦礼

暖日江南梅柳,春风堂上笙歌。满斟醽醁笑声哗。

红拜千年寿嘏。

清健非缘服玉,红颜不是苍霞。仙姿福禄自无涯。

要看沧溟绿野。

田间辞三首

宋代 崔敦礼

朝余往兮苍东畴,景翳翳兮云油油。
牛驱耕兮载泥重,鞭不前兮挽犁用。
岁云暮兮暮维何,仓庚鸣兮布谷和。
疾吾耜兮固吾耒,趣甘泽兮及时播。

和章冠之

宋代 崔敦礼

不阴转眼去如飞,闹过清游正及时。
春事到今难着语,鸟声无奈只催诗。
日烘花气侵轩户,风晃江光入酒卮。
回意总将西子看,对山终日未成痴。

赵提官挽章

宋代 崔敦礼

典型前辈近,问学古人深。
有道只藏韫,无言自陆沉。
忧民空白首,爱主只丹心。
远矣平生志,松风扫墓林。

下水府

宋代 崔敦礼

钟山崒兮江之湄,药为祀辛夷祠。
神乘白马兮执素羽,朝与日出兮莫云归。
噫嗟兮明神,烈烈兮用光。
生科疾盗兮奋不顾死,死焉助顺兮赫然发灵。
湛清尊兮明水,扬玉桴兮扣雷鼓。
扣鼓兮如何,我欲言兮泪滂沱。
懭有妖兮蟠中土,杂蘅皋兮秽兰宇。
豺豕兮人居,猰兮室庐。
愿神我福兮我祥,举长矢兮射天狼。
使河洛兮回波,令岱华兮还光。
山苍苍兮水汤汤,神之威兮俨不忘。
刳肝为辞兮沥血,陈神之听兮闻不闻。

水调歌头(垂虹桥亭词)

宋代 崔敦礼

倚棹太湖畔,踏月上垂虹。银涛万顷无际,渺渺欲浮空。为问瀛洲何在,我欲骑鲸归去,挥手谢尘笼。未得世缘了,佳处且从容。饮湖光,披晓月,抹春风。平生豪气安用,江海兴无穷。身在冰壶千里,独倚朱栏一啸,惊起睡中龙。此乐岂多得,归去莫匆匆。

次陆倅韵三首 其二

宋代 崔敦礼

煖烟和气满西州,载酒当轻万户侯。官事不知何日了,风光宜及早春游。

簿书丛里偷閒去,景物妍时到处留。莫被虚名苦拘束,野梅官柳暗江头。

次韵孙抚干二首 其一

宋代 崔敦礼

疏狂自许次公醒,冷淡无劳沸玉笙。满屋文章天下乐,多情灯火我深明。

交情问我何清苦,世路愁人已饱更。好趁东风动行色,濑阳烟雨趣春耕。

楚州龙庙迎享送神辞 其三

宋代 崔敦礼

君之去兮朱宫,乘飞云兮御回风。贝阙兮丰敞,金台郁兮穹隆。

珠胎兮炫耀,周玉树兮青葱。天琛兮水碧,众宝萃兮玲珑。

良辰兮高燕,命冯夷兮展舞。鸣

挽主尉王权章

宋代 崔敦礼

将军名字著华戎,露甲曾收不战功。
马革裹尸忠贯日,虎头食肉气如虹。
云屯欲倚金城重,星陨俄惊玉帐空。
好像祁连筑新家,鼓鼙遗恨意何穷。

平江府饯丘知府致语口号

宋代 崔敦礼

薰风卷旆趣归程,十万儿啼满路声。
别恨江枫烟雨暝,愁云沙草遂波平。
毁鞭莫遂留行意,开宴聊伸恋德情。
从此吴人颂遗爱,棠阴千里日敷荣。

过三塔

宋代 崔敦礼

妙墨人间宝,千金纸上鹥。
频来湖上寺,三复柱间题。
鹤化辞辽海,鸿飞印雪泥。
人豪今不见,凝伫夕阳西。
崔敦礼

崔敦礼

  敦礼,河北人。字仲由,本通州静海人,居溧阳。与弟敦诗同登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历江宁尉、平江府教授、江东安抚司干官、诸王宫大小学教授。淳熙八年(1181)卒,官至宣教郎。有宫教集。爱溧阳山水,买田筑室居焉。其著作《刍言》编凡分三卷:上卷言政,中卷言行,下卷言学。

► 7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