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正气歌为节妇王母单孺人作

正气歌为节妇王母单孺人作

清代 戴亨

乾坤有正气,絪缊磅礴无终始。铸人形,载人理。纲常不立,熙熙攘攘,如此而已。

天地虚生亦虚死。兹气之所钟,不独在男子。黄鹄思故雄,柏舟悲天只。

铁骨坚刚火地镕,玉质晶莹泥不滓。死者复生,生者弗耻。

精诚可以变天地,梁山一哭城崩圮。絅先之妇单孺人,矢心砺节无乃是。

结缡岁甫更,良人命忽倾。愿随地下袪蝼蚁,不愿局蹐贪馀生。

腹中有子难决绝,大义不合鸿毛轻。夫死三月儿出腹,一线呱呱延似续。

手作口哺傍穗帏,鬼语吹窗枭夜哭。抚畜廿四年,辛勤难备述。

儿成母责终,贞魂含笑归幽谷。事达九重苦节彰,寒泉幽壤褒天章,阴灵皓月同辉光。

君不见木槿花,朝始娇娆暮泥沙。君不见新杨柳,濯濯春条倏枯朽。

陇畔有乔松,亭亭翠盖无春冬。涧底有磐石,怒涛崩奔不改色。

人生百年瞬息间,砥节不如此,天地虚生亦虚死。

呜呼不及此女子。

诗人戴亨的古诗

幽寻

清代 戴亨

汗漫恣幽寻,峰林相蔽隐。隔浦见炊烟,知有山家近。

燕山古迹四首 其一

清代 戴亨

昭王筑金台,折节延奇士。乐毅感主知,功业从此始。

骐骥不见收,盐车困将死。古来英俊人,零落随荒枳。

千春感我心,重士昔如此。凭眺动遐思,落日下颓址。

溪桥饮牛图

清代 戴亨

饮牛朝夕颍川阴,真羡巢由出世心。踪迹不通朝市路,过桥东去海云深。

野茶花

清代 戴亨

塞上牧马儿,采叶调酥酪。空有珍珠花,随风自开落。

对月口占 其二

清代 戴亨

两地不相见,共此明月光。殷勤望明月,展转心内伤。

燕山古迹四首 其四

清代 戴亨

夭寿多古坟,秋风草离离。白日蔽高树,野鸟巢其枝。

终古窀穸下,世替岂知悲。云仍渺何处,但见牛羊嘶。

吁嗟世上人,为乐安可迟。

戒除草四首 其四

清代 戴亨

鸢亦不在天,鱼亦不在渊。飞跃察春草,窗下呈机筌。

大哉造化心,万类无私偏。天怀畅无碍,适意尽目前。

荆棘起方寸,兰蕙色不妍。此中识真趣,悠然悟前贤。

留赠原长清张明府 其四

清代 戴亨

嘉会能几时,倏忽悲路歧。仆夫宛已驾,势复难久迟。

行行更携手,不忍便分离。情怀千万端,欲语先歔欷。

歔欷复何言,泪下不自持。仰视云中鸟,历历相随飞。

俯察渊中鱼,游泳同陂池。况当甫脱难,与君新相知。

从此一分手,会面未有期。人生感知己,岂但惜离卮。

何以写中怀,兴言寄新诗。新诗情缱绻,音节怆以悲。

上言长相感,下言长相思。

蔚千七十初度并贺生女

清代 戴亨

云间太守仲弓才,晚节襟怀傍钓台。天假湖塘娱大隐,人因烟水柏深杯。

淩霄老柏栖鸾翼,明月新珠出蚌胎。矍铄如君谁得似,檐前榴火报初开。

雨后鱼溪 其四

清代 戴亨

沽酒延清赏,攀荆坐绿丛。溪云停宿雨,沙鸟落轻风。

避俗身耽寂,看山兴不穷。疏狂成痼癖,此意复谁同。

京口渡江与金孝廉棕亭同作

清代 戴亨

行李发江东,帆轻御便风。几朝同啸咏,千里破空濛。

天入南徐阔,山经北固雄。君才堪利涉,吾道近蓑翁。

送秉瑜大侄从军大金川

清代 戴亨

天家神器出龙堆,问罪雄师走迅雷。借箸书生□武备,登坛大将是奇才。

几年巴徼兵戈梗,计日蛮荒瘴疠开。顾我谈经头己白,免教投笔起徘徊。

题兴福寺 其二

清代 戴亨

坐久山光淡,禅关日色低。微闻孤鹤唳,声在数峰西。

赠陈进士宪图

清代 戴亨

老鹤慕云侣,孤飞伤愿违。翘然发厉响,日暮空迟疑。

六合不满意,所见非所思。遐心宅霄汉,卑栖当告谁。

奇翮从南来,慰若平生知。哀鸣相激烈,各言心中悲。

生死心古人,知音难再期。

咏史七首 其五

清代 戴亨

汉祚至桓灵,气节竞相尚。处士操权衡,贤愚尽倾向。

矜誇标俊厨,置身千仞上。谁甘处卑污,侧目兴群谤。

党锢祸遂成,国脉因之丧。岂若申屠生,与世不相抗。

闻警 其一

清代 戴亨

九重敷德化,万国凛王章。致乱伊谁咎,安危庙算长。

舆图全盛日,宵小敢跳梁。应瘽如伤虑,哀矜慰善良。

伯夷叔齐庙 其一

清代 戴亨

天畔巍巍吊古台,征衣遥望拂尘埃。荒榛合沓山间路,颓壁阴森雨后苔。

悴貌入来方暂拜,名心相对已潜灰。前途西望寒云起,牢落秋风首重回。

题画册十七首 其二

清代 戴亨

野老不入城,家在云深处。山径结危桥,看云日来去。

蔚千春筵咏梅花

清代 戴亨

老干离奇历岁年,花迎首祚发华筵。空矜玉貌堪谁赠,久抱寒香欲自仙。

时爱尚需桃李艳,孤情不爱蝶蜂怜。漫言托地非暄暖,松柏精神荫后先。

秋坟

清代 戴亨

商飙起原野,悲响在杨木。荒冢亦何知,行人为踯躅。

戴亨

戴亨

戴亨,字通乾,号遂堂,汉军旗人。康熙辛丑进士,官齐河知县。有《庆芝堂诗集》。► 55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