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客京口

客京口

宋代 戴表元

酒酽花秾鼓聒天,百年成此好山川。黄烟暮接淮南火,白米秋攒浙右船。

碑古犹多埋鹤寺,田高耕遍卧牛阡。陈踪兴废何由问,只忆风流老米颠。

诗人戴表元的古诗

六月十三日寿陈子徽太博十首以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为韵 其八

宋代 戴表元

幽虫聒午枕,掩抑声千万。风前以虚鸣,蟋蟀最多怨。

我静乃得闻,一一来自献。憧憧道傍子,与尔故相远。

山中玩物杂言十首 其五

宋代 戴表元

鸟有反舌者,自古比谗人。时气一朝迁,此舌竟不伸。

众鸟莫不然,更鸣以存身。如何能言士,聒聒无止辰。

辛亥岁七夕醉陪诸公登西湖竹阁

宋代 戴表元

画鹢凌风汗漫游,雨声飞出万山头。
江湖望阔边城起,吴越音多客思柔。
野树有枝犹系马,官荷无叶不藏鸥。
十年浪走红尘道,今日临城始识秋。

游登袋寺寺茶笋甚佳独无杜鹃

宋代 戴表元

路绝犹人迹,山空惟水声。
如何芳树裹,不著杜鹃鸣。
笋市层层出,苗苗寸寸耕。
缁流太清朴,亭榭不标名。

蔚讲师见示方使君唱酬诗次韵

宋代 戴表元

长汀江上别多时,白发閒身天所遗。避俗如仇翻好客,知穷为祟却耽诗。

乡山云淡龙移久,湖市春寒鹤下迟。过尽榴梅与甜笋,高侯还许放侯知。

送徐生仁荣侍亲游山

宋代 戴表元

早识梁松拜,居成潘岳游。
一年归雁雨,四月落花秋。
溪味凉供酒,山声书入舟。
归来停新语,莫但作吴讴。

赵君理约同途不至

宋代 戴表元

待子不来久,烟山看树青。
为吟天外句,更立水边亭。
雨暖催科斗,云深长茯苓。
邻居亦有约,休待鬓星星。

李元中秀才岁晚游诸公间

宋代 戴表元

愁中待醉何曾醉,梦里还家不是家。输与山行穷学究,一筇一笠看梅花。

山中玩物杂言十首 其三

宋代 戴表元

野果散高林,雀鼠食之宜。设非人所残,一颗不敢窥。

宁由网罻防,亦无神物司。食道固当尔,雀鼠犹有知。

仗锡寺

宋代 戴表元

仙草漫漫路不分,锺鱼那许外间闻。
凉天九月已飞雪,晴日西山犹带云。
火后客夸新屋样,兵前僧惜旧碑文。
藤湖只去招提顶,见说滮田可种耘。

道桐川欲访梅右司不知其处

宋代 戴表元

桐川潇洒处,面面碧芙蓉。峻塔当关独,清溪抱郭重。

市多吴客语,祠有汉时封。欲觅梅仙去,知藏第几峰。

已亥岁归过泉口紫芝山伤谨讲师

宋代 戴表元

行路梦犹在,入门人已非。
山青古佛顶,云墨祖师衣。
赌弈曾同拙,看真似欠肥。
百年谁免此,只合早忘机。

宿赵

宋代 戴表元

溪山兵后县,风雪旅中人。迫夜愁严鼓,冲寒托软巾。

摧藏名自在,疏率馔殽真。今代徐元直,高风自可亲。

赠越子实

宋代 戴表元

北风吹沙溪倒飞,白日未落山中归。
千邀万觅不相就,谁信有人主穿微。
幅巾大带长襦袍,韦箧锦囊鲜彩毫。
名门发身合燕颔,一经传家真凤毛。
坐车侯嬴吾不带,白杜寒林气清放。
骖麟翳鹤谁不能,要识神光牛背上。
蓬莱山,丹霞谷,天仙留书三万轴。
闻君暂去还复来,许君细和沧浪曲。

行妇怨次李编校韵

宋代 戴表元

赤城岩邑今穷边,路傍死者相枕眠。
惟余妇女收不杀,马上娉婷多少年。
蓬头垢面谁氏子,放声独哭哀闻天。
传闻门阀甚辉赫,谁家避匿山南巅。
苍黄失身遭恶辱,鸟畜羊縻驱入燕。
平居邻墙不识面,岂料万里从征鞭。
酸风吹蒿白日短,天地阔远谁当怜。
君不见居延塞下明妃曲,惆怅令人三过读。
又不见蔡琰十八胡笳词,惭貌千年余戮。
偷生何必妇人身,男儿无成同碌碌。

题江干初雪图

宋代 戴表元

断树寒云古岸隈,渔翁初拨小船开。
看渠风雪忙如许,还有鱼儿上钓来。

韩君美经历赋孟夏木长五诗示仆因写鄙怀通呈阮使君

宋代 戴表元

吾评陶渊明,略似段干木。诗文虽满家,不饱妻子腹。

仰瞻清风柯,俯窥白云谷。谁能为升斗,辛苦受羁束。

因君寄高韵,千古动遐瞩。

偶得巾样问老匠云正古漉酒巾也

宋代 戴表元

漉酒陶元亮,名传尚有巾。
方成执鞭志,更著捧心人。
待菊须簪发,临流拟祓尘。
乃翁真处士,吾党祗间民。

奉化城西三溪口

宋代 戴表元

青林白石三溪口,斑笋黄梅四月头。
正好清游谁懒得,幸无公事且归休。

渡长泖投小蒸邵教授宿

宋代 戴表元

清晓浮双桨,黄昏值一餐。
风鸣长泖浪,云掩小蒸村。
馋极知鲈美,惊还觉雁喧。
同袍恩有爱,灯火细温存。
戴表元

戴表元

戴表元(1244~1310)宋末元初文学家,被称为“东南文章大家”。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庆元奉化剡源榆林(今属浙江班溪镇榆林村)人。宋咸淳七年进士,元大德八年,被荐为信州教授。再调婺州,因病辞归。论诗主张宗唐得古,诗风清深雅洁,类多伤时悯乱、悲忧感愤之辞。著有《剡源集》 ► 28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