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复黼臣赠诗 其二
咏桃李杏梨四花各以士事比之 其一 桃
咏桃李杏梨四花各以士事比之 其二 李
咏桃李杏梨四花各以士事比之 其三 杏
咏桃李杏梨四花各以士事比之 其四 梨
次韵复湘文观察寄示白芍药诗 其一
次韵复湘文观察寄示白芍药诗 其二
又次韵二首 其一
又次韵二首 其二
分龙日
卜居六咏 其一 风亭
卜居六咏 其二 月榭
卜居六咏 其三 回廊
卜居六咏 其四 曲室
卜居六咏 其五 凿池
卜居六咏 其六 种树
正月十二日由杭挈眷至湖与叔兄同居 其一
正月十二日由杭挈眷至湖与叔兄同居 其二
正月十二日由杭挈眷至湖与叔兄同居 其三
正月十二日由杭挈眷至湖与叔兄同居 其四
白牡丹次冯味吴韵
初游云巢
代复薛观察即此其洗儿诗韵
寻吴烈女赛金墓
冬至后偕衡甫至湖城北窑湾同儿殡地,口占哀之
湖城重建三贤祠落成 其一
湖城重建三贤祠落成 其二
送芝生归山阴
拟郭璞游仙诗七首 其一
九月四日重至东阳寄杭诸友 其二
八月二十二日偕汪苇丈、宾于、衡甫、子兰、西章、少帆诸学博游法 ...
晚桂
洛翘见示祷雨歌即日大雨用均志喜
孟春共甫之吴叔寅北上伯约之甬予将之东阳赋此志别
拟禽言
宾于以游法华诗索和复次原韵纪游
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 其三 槛外观鱼
消寒七集饮竹屋分得帘字时从西郊步归
月夜登吴宁台赏白荷
伯兄偕游狮林茗饮终日
拟郭璞游仙诗七首 其七
拟郭璞游仙诗七首 其六
棣笙学博赋五言五十韵见赠次韵成七言答之
登苏城北寺塔
夏泛西湖至冷泉亭、飞来峰,暮由孤山步归 其三
消寒五集复饮师竹处分得酒字
晨起即事 其一
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 其六 空谷传声
过严濑大雪
宗太守招饮爱山台出图卷索题久未报也,是秋八月移守宁波为次东坡 ...
二月二十八日偕龚梓材邑宰游白云洞在东阳城西十里
催妆曲 其一
七里泷看云
长至后一日奉东邑节孝姓氏总牌入祠,赋诗落成
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 其四 寺前放蝠
消暑集梓材处分得到字兼次洛翘西郊送春诗韵
雪后偕芝生登吴宁台探梅 其二
登吴宁台柬梓材台在东阳县廨后园
初冬途遇高香亭二尹招饮师竹处转至王宅
王兹园丈过访偕登北寺塔旋至元都观 其二
过渭城馆
黄柑
郡治五绝
李氏席上有感
题徐景颜教谕縠江渔者卷
虞美人(赏梅月夜有怀)
鹧鸪天 香囊记
前芳草曲
和郑斋同年落叶诗 其一
和郑斋同年落叶诗 其二
和郑斋同年落叶诗 其三
和郑斋同年落叶诗 其四
和郑斋同年落叶诗 其五
和郑斋同年落叶诗 其六
和郑斋同年落叶诗 其七
和郑斋同年落叶诗 其八
和郑斋同年落叶诗 其九
和郑斋同年落叶诗 其十
和郑斋同年落叶诗 其十一
和郑斋同年落叶诗 其十二
周将军
城根妇
守城行
解仲长画十八学士图歌
五人墓行
沛县官舍留别杨简庵表兄
雪后登楼滕王阁放歌
寒食宿迁道中雨
江急
哭亡儿土騄二首 其一
哭亡儿土騄二首 其二
蓬莱阁望海
登歌风台怀古
和杨陶云感怀时左迁新建少府
题冀渭公所藏杨忠悯梅花诗卷
登太湖西峰
津门官舍话旧
雨后登惠山最高顶
送董舜民游五台山
慈仁寺古松歌
袁州谒昌黎祠
经彭蠡湖口望庐山
浔阳舟中作
熊经略
篆书醉翁亭记石刻
黄墅晴霞
九峰庵访邹编修锡麓
忆梅泾
喜遇黄仲则
题马侍中燧木香亭
童二树画梅歌
碎石篇示儿子自悦
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缫车
提胡虑
脱却布袴
行不上也哥哥
麦饭熟
插田
姑恶
归去乐
吕望非熊
提胡卢
脱却布裤
挽东莱先生 其一
挽东莱先生 其二
挽东莱先生 其三
挽东莱先生 其四
夔门晚泊
游翠屏山志感
顾州司马招游蟠龙洞
湖田 其二
马斗虎
百字令(韩知事美任)
沁园春(李娶塘东曾)
贺新郎(文总管之清江任)
满江红(税官之扬州任)
次韵方虚谷迁居
海蟾
饯魏州判鹏举
疏屋诗为曹云西作
挽吕东莱二首 其一
挽吕东莱二首 其二
暮春十日从常熟解缆
后庭花·拟古
清平乐 梨花
风流子 次李仲舆秋思韵
渡江云 庚戌腊月九日,与邾仲羲同往江阴。
忆旧游 追和魏彦文清明韵
南柯子 次韵卫立礼春街蹋月
贞溪初夏(六首)
恋绣衾 曹幼文以庚午岁,太初老禅、洎云西
【仙吕】后庭花 拟古
浪淘沙 拟遗山 浙江秋兴
唐多令 拟龙洲 钱塘晓渡
浪淘沙 钱南金疾作代简问讯
河传 戏效花间体
太常引·玉梅花底旧青灯
太常引 次韵伯阳雪中
点绛唇·莫倚高楼
浣溪沙 丁酉早春试笔,东钱南金
隔溪梅令 和南金鸳湖舟中韵
祝英台近 和云西老人秋怀韵
摸鱼子 其二 寒食雨中
追和赵文敏公旧作十首 其七 虞美人
兰陵王 其一 春日寄钱塘诸友
点绛唇 其三 秋夜横泖旅窗听雨,有怀故园
贺新郎 其一
暮春过溪上旋即返棹早秋成四韵奉寄
浪淘沙 其一 钱南金疾作,代简问讯
虞美人 其一 柳滨泛荷
虞美人 其三 水仙
减字木兰花 其三 吴江夜泊
江月晃重山 其一 中秋客窗
玲珑四犯 秋感
浣溪沙 折花士女图
一落索 新柳
点绛唇·荒草寒烟
点绛唇 秋夜横泖旅窗听雨,有怀故园
点绛唇 高照 先生,宋朝遗老也,尝有长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