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
宋代 :辛弃疾
减字木兰花·江南游女
宋代 :苏轼
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
南乡子·寒玉细凝肤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三
魏晋 :陶渊明
题费同知松树障子
入蓟州界
夜过徐州
赠伯时外弟
盘谷草堂 其三
送别辞
赠纪指挥画卷
望济宁
花园望北京
宣德丙午谒二陵(二首)
小山书屋
题蒋主善梅
题丘氏平原十景图
题康氏临清楼
题杨学士藏子昂画刺虎图
题画送欧阳广哲
陈氏贞寿堂
题璚林积雪图送张宇初真人归龙虎山
赠族孙褒
题竹石送陈有戒重使关西
题竹送欧阳哲佥宪之汴
题张氏秋月轩
挽颜子明 其一
挽颜子明 其二
挽颜子明 其三
九日怀黄学士 其一
九日怀黄学士 其二
送梁本之纳溪教谕 其一
送梁本之纳溪教谕 其二
早至仪真
早至淮安
从军行六章 其一
从军行六章 其二
从军行六章 其三
从军行六章 其四
从军行六章 其五
从军行六章 其六
芳树曲
龙马乐歌九首 其一
龙马乐歌九首 其二
龙马乐歌九首 其三
龙马乐歌九首 其四
龙马乐歌九首 其五
龙马乐歌九首 其六
龙马乐歌九首 其七
龙马乐歌九首 其八
龙马乐歌九首 其九
七夕吟寄夏四秀才
题古木竹石
云山幽居图
题陈宪龙
荣寿堂诗
题鄂渚赠别图送人归庐陵 其一
题陈宪虎
题蒋院判墨竹
题泉坡学士龙
题鄂渚赠别图送人归庐陵 其二
挽李处士 其二
听乌轩诗为刘宗韶作
题玉簪
踏莎行(郊行,值游女以花掷水,余得之,戏作此解)
华胥引(钱舜举幅纸画牡丹、梨花。牡丹名洗妆红,为赋一曲,并题 ...
蝶恋花(山茶)
忆王孙(谢安棋墅)
台城路(迁居)
一翦梅·闷蕊惊寒减艳痕
西江月 题墨水仙
声声慢 达琴友季静轩还杭
临江仙·翦翦春水出万壑
珍珠令·桃花扇底歌声杳
恋绣衾 代题武桂卿扇
惜红衣(赠伎双波)
临江仙(太白挂巾手卷)
蝶恋花(邵平种瓜)
南楼令(有怀西湖,且叹客游之漂泊)
点绛唇(芍药)
夜飞鹊
风入松(闰元宵)
好事近(赠笑倩)
声声慢(重过垂虹)
西江月(同前)
木兰花慢·二分春到柳
南楼令/唐多令
瑶台聚八仙/新雁过妆楼
虞美人 题陈公明所藏曲册
踏莎行·水落槎枯
摸鱼儿 高爱山隐居
渔家傲·门掩新阴孤馆静
还京乐·醉吟处
摸鱼子·想西湖
烛影摇红 其三 赋艾花
清波引·江涛如许
清平乐·百花开後
红情/暗香
西江月·花气烘人尚暖
徵招
腰带水
木兰花慢·二分春是雨
蝶恋花·花占枝头忺日焙
清平乐(别苗仲通)
潇潇雨/踏莎行
壶中天/念奴娇
新雁过妆楼·风雨不来
声声慢·山风古道
清平乐(赠云麓麓道人)
霜叶飞·绣屏开了
清平乐(题平沙落雁图)
江城子·下临无地手扪天
渡江云·锦香缭绕地
风入松(与王彦常游会仙亭)
一萼红·倚阑干
西河·花最盛
临江仙(怀辰州教授赵学舟)
南歌子(陆义斋燕喜亭)
风入松(溪山堂竹·别本作子昂竹石卷子)
壶中天(白香岩和东坡韵赋梅)
台城路/齐天乐
一枝春(为陆浩斋赋梅南)
满庭芳 小春
清平乐(题墨仙双清图)
风入松(为山村赋)
风入松(听琴中弹樵歌)
南楼令(题聚仙图)
满江红(己酉春日)
新雁过妆楼(乙巳菊日,寓溧阳,闻雁声,因动脊令之感。)
木兰花慢(游天师张公洞)
丑奴儿(子母猿)
洞仙歌(寄茅峰梁中砥)
虞美人(题陈公明所藏曲册)
月下笛(寄仇山村溧阳)
南楼令(送杭友)
法曲献仙音(题姜子野雪溪图)
卜算子(黄葵,一名侧金盏)
声声慢(和韩竹闲韵,赠歌者关关,在两水居)
长亭怨(别陈行之)
忆旧游(寓毗陵有怀澄江旧友)
壶中天(送赵寿父归庆元)
蝶恋花(题未色褚仲良写真)
西江月(《绝妙好词》乃周草窗所集也)
江城子(为满春泽赋横空楼)
醉落魄(题赵霞谷所藏吴梦窗亲书词卷)
蝶恋花(赋艾花)
南楼令
满江红(澄江会复初李尹)
瑶台聚八仙
踏莎行(卢仝啜茶手卷)
减字木兰花(寄车秀卿)
瑶台聚八仙(咏鸳鸯菊)
壶中天(客中寄友)
木兰花慢(赵鹤心问余近况,书以寄之)
木兰花慢(舟中有怀澄江陆起潜皆山楼昔游)
数花风(别义兴诸友)
蝶恋花(赠杨柔卿)
清平乐(题倦耕图)
暗香(送杜景斋归永嘉)
摸鱼儿(别处梅)
蝶恋花(陆子方饮客杏花下)
祝英台近(寄陈直卿)
一萼红(弁阳翁新居,堂名志雅,词名萍洲渔笛谱)
壶中天(陆性斋筑葫芦庵,结茅于上,植桃于外,扁曰小蓬壶。)
瑶台聚八仙(余昔有梅影词,今重为模写)
湘月(赋云溪)
四字令
霜叶飞(毗陵客中闻老妓歌)
恋绣衾(代题武桂卿扇)
祝英台近(余老矣,赋此为猿鹤问)
木兰花慢(为静春赋)
南乡子(为处梅作)
祝英台近(重过西湖书所见)
露华(碧桃)
庆清朝
台城路(抵吴,书寄旧友)
霜叶飞(悼澄江吴立斋南塘、不碍、云山,皆其亭名)
玲珑四犯(杭友促归,调此寄意)
南乡子(忆春)
淡黄柳(赠苏氏柳儿)
祝英台近(耕云)
摸鱼儿(寓澄江,喜魏叔皋至)
大圣乐(华春堂分韵同赵学舟赋)
台城路(章静山别业会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