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白莲
宋代 :张炎
爱莲说
宋代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晋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 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
唐代 :陆龟蒙
八声甘州(和季永弟思归)
洞庭春色(三神泉元夕)
沁园春·鶗鴂鸣兮
沁园春·春事阑斑
寿史石泉二首
八月十四夜神泉官满再别同官
寿范翁
谒金门(温州鹿鸣宴)
用葵轩送定叟平时兄弟间首句送季永弟赴省
和曹宪金华山韵上李雁湖 其一
和曹宪金华山韵上李雁湖 其五
七夕闻鹊 其一
蹇应叔自宜兴寄近诗和马字韵 其二
赠星翁郭若水
瑞麦歌
摸鱼儿 生日自述
满江红 其风 洪都生日不张乐,自述
渔家傲 寿季武博
柳梢青 孙园赏牡丹
上西平/金人捧露盘 雪词
满江红 仓江分韵送晏钤干词
送长儿槃赴金陵典斛 其五
寿杨崇庆二首 其二
寿范漕 其三
寿范漕 其四
拟古三章留别果山同官 其三
送李雁湖大参赴遂宁 其二
九日閒居读陶诗有怀 其三
九日閒居读陶诗有怀 其四
题承天心老万佛阁
和赵尚书无辩诗 其一
和赵尚书无辩诗 其三
和赵尚书无辩诗 其四
永嘉劝农归舟中
寿胡兴元三首
寿李雁湖
拟西北有高楼
和虞沧江赋梅 其四
和张宪登乌尤山 其一
和杜枢密雪 其一
上峰顶
送鲜于帅三首 其一
送成都添倅李微之分韵得巫字
果山春郊即事七首 其一
和虞沧江赋梅 其六
送长儿槃赴金陵典斛 其三
和张周玉峨眉山行
寿李雁湖 其一
和虞沧江赋梅 其二
挽李寺丞
再用韵呈帅机就寄仁溥
寿崔侍郎三首 其二
寿李雁湖 其四
宣城鹿鸣宴
送长儿槃赴金陵典斛 其一
又和洪司令春日
溪亭春日
挽雍处士
送陈和仲常博倅嘉禾 其一
和李雁湖晚春即事八首 其五
南乡子 承旨董公,寿登七秩,康宁好德,诚
酹江月 东原寒食
木兰花慢 送史诚明总管还洛阳,春日饮饯任
水龙吟 寿都督史侯,时为东平总管
感皇恩 与客读辛殿撰乐府全集
鹧鸪天 寿李靖伯母
玉漏迟 留别淇上诸君
临江仙 寿李节使
望月婆罗门引 中秋夜
木兰花慢 赋红梨花
望月婆罗门引 燕城元夕有感,且去岁汴梁行
【越调】平湖乐
风入松 观灯下半开杏花
满江红 为大丞相史公寿
木兰花慢 寿崔子文
木兰花慢 谷雨日,王君德昂约牡丹之会,某
望海潮 为故相云叟公寿
水龙吟 登邯郸丛台
木兰花慢 赋白莲和王西溪
木兰花慢 望郝奉使墓
鹧鸪天 谒太一宫赠王季祥
木兰花慢 寄王宣慰立夫
酹江月 福建官舍言怀
木兰花慢 和国范郎中见赠严韵
木兰花慢 居庸怀古
水龙吟 郭宣徽善甫开宴娱宾,命乐工郭仲礼
水龙吟 赋筝
越调·小桃红
满江红 寿康平章用臣
满江红 复用前韵有怀西溪梁园之游
酹江月 赋鸡头
鹧鸪天 韩氏别墅
水龙吟 已未春三月,同柔克济河,中流风雨
水调歌头 寿雪斋
《言怀》一词,遂继韵戏赠
酹江月 赋玉鸂鶒薰炉赠数学刘文卿
眼儿媚 呈周干臣
水龙吟 赋秋日红梨花
玉漏迟 答南乐令周干臣来篇
通漕引
义侠行
木兰花慢 赋酴醾
清霜怨
清江引为僧永真赋
凤凰台上忆吹箫 赠乔媪张氏
玉楼春 冬至夜侍祭
过鹿台山
水龙吟 送崔中丞赴上都
大雹行
过刘元海陵寝
椒兰怨
玉堂即事二首 其一
平湖乐
羽林万骑歌
入奏行美圣政而重民急也
苦热叹四十六韵
赵邈龊虎图行
农里叹 其四
游妫川水谷太玄道宫
谒武惠鲁公林墓四十韵
飞豹行
全氏小楼与南山相对殆几案间物也暇日觞予其上索赋鄙作因口占三绝 ...
送李郎中德昌北还情见乎辞
玉堂即事二首 其二
游万固寺
李夫人画兰歌
洛中吟
龙虎台二首 其二
江船二咏 其二 橹
春夜宴史右相宅
甘不剌川在上都西北七百里外董侯承旨扈从北回遇于榆林酒间因及今 ...
华不注歌
兰溪县女步道中
万寿节同宋太常弘道出左掖门口号五首 其四
山行杂诗二首 其二
梦陈节斋
玉堂闲适图
灵岩寺二十六韵
拜奠宣圣林墓
鹿喻
出香奇石
山行杂诗二首 其一
万寿节同宋太常弘道出左掖门口号五首 其五
野河渡
细君崔氏哀辞二首 其二
游栖嵓寺三首 其一
捕鱼歌
韩干画照夜白图
挽漕篇
农里叹 其二
疏梅寒雀图
题张梦卿双清图
庚辰岁人日前一日书梦中所见
题刘总管宅御爱峰
细君崔氏哀辞二首 其一
陪总管陈公肇祀商少师比干庙
游霖落山杂诗二首 其一
游琼华岛四首 其三
泽潞即事杂诗三首 其一
寒食日过隆德宫
宫井
万寿节同宋太常弘道出左掖门口号五首 其一
游栖嵓寺三首 其二
枯木寒鸦
农里叹
谢徐容斋赠梅
仪封道中
题赵宣抚樊川山中杂咏
题乐天不能忘情图二首 其一
西池幸遇诗
开平晚归
滕王蝶蚁图二首 其二
庄宗横吹图
泽潞即事杂诗三首 其三
武元直雪霁早行图
游百家岩杂诗
闻方响
清明后一日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