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欧阳修,一个因为才华而为所欲为的丑男人

欧阳修,一个因为才华而为所欲为的丑男人

  

  欧阳修是真正的老来子,他爸五十六岁时,欧阳修才出生。

  按理说,欧阳修应该是很受宠的,但在他四岁的时候,老爸就去世了。

  欧阳修爸爸是个六七品的小官,没有攒下多少积蓄。家里的顶梁柱倒了,为了生活,年仅二十六岁的妈妈只能带着欧阳修去湖北投奔他的叔叔欧阳晔。

  全家族的希望欧阳修!

  欧阳晔在随州当审判官,是个清官,也没攒下什么钱。所以小时候的欧阳修特别惨,不仅寄人篱下很多年,甚至穷得都没有钱买纸笔学习写字。

  但欧阳修有个好妈妈。欧阳修的妈妈出身名门读过书,十分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于是经常带着欧阳修去河边沙地上用芦秆当笔教他写字。这就是成语“画荻教子”的来源。

  


  欧阳修小时候特别喜欢读书,也显示出了读书的天赋。少年时不仅记性贼好过目不忘,写出来的文章文笔还非常老练。欧阳晔觉得这孩子就是振兴全家族的希望!事实证明,欧阳晔确实没看错。

  欧阳修这孩子简直就是历史安插在宋朝的一个天才呀!

  科举总是如此地艰难!

  本来以为这个天选之子参加科举考试拿个名次是易如反掌的一件事。可谁知道,上天却给他安排了那么多波折!

  天圣元年(1023年)和天圣四年(1026年)他连续两次参加科举都意外落榜。

  原因是虽然欧阳修文章写得超级好,却不太想对科举制度妥协。有一次他的文章中有个别韵脚超出了官韵的规定范围,考官泥古不化,就将才华横溢的欧阳修给落黜了。

  你说气人不气人!

  《东轩笔录》里就有说“欧阳文忠公年十七,随州取解,以落官韵而不收。”

  不过,虽然欧阳修两次考试都落第,但是考试的文章一经公布,就被四方传颂。

  “虽被黜落,而奇警之句,大传于时。今集中无此论,顷见连庠诵之耳。”

  


  二十二岁时,欧阳修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后来的岳父——翰林学士胥偃。

  胥偃带着年轻的欧阳修去了首都,保举他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

  在绿色通道中,欧阳修一鸣惊人。于那年的国子监的解试,国子学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也算是“连中三元”。一洗连考两次乡试都不中的前耻。

  但由于欧阳修太出名,不低调,所以他也遭遇了难得一见的“黑幕”。在殿试中,主考官们以“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为目的,让欧阳修未能夺魁。

  


  不过,虽然没有做状元,但欧阳修的实力大家都看在了眼里,所以不妨碍让他做官。他被授任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

  同时,胥偃还把女儿嫁给了他。欧阳修年纪轻轻,就把人生最得意的时刻都占完了。

  此时的欧阳修,终于不再是那个穷苦潦倒寄人篱下的欧阳修!

  走上人生巅峰的欧阳修,得了官职娶了美娇娘,还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上司。不仅不要求你天天在这里坐班处理琐事,还大手一挥让你带着小伙伴们到处去浪。

  这么好的上司哪里找啊,反正欧阳修真的遇到了。

  所以很多时候,欧阳修就很听话的和自己的好基友们到处去浪。

  有一次,欧阳修和年轻的好基友们到嵩山游玩,傍晚下起了雪。

  忽然,上司派的使者赶到了。不是催他们回去上班的,而是给他们带来了优秀的厨子和歌妓,并传话说:“府里没什么事,你们不用急着回来,好好地在嵩山赏雪吧!”

  这种神仙上司,羡煞我也~~

  


  就是因为这么悠闲,欧阳修和伙伴们才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古文创作。

  后来北宋的古文创作红透半边天,留下了诸多经典名作,上司的放养政策功不可没!

  不管怎么样,浪还是要浪的!

  在洛阳的这段时间,是欧阳修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但好景不长!不久后,欧阳修新婚的妻子因生孩子病逝,完美的上司又被调离,他自己也要离开洛阳。

  生活终于对欧阳修下手了!

  虽然之后经历多次贬谪,娶的第二个老婆也在婚后不久病死。但对于欧阳修来说,悲伤是不可能悲伤的。玩还是要玩的,酒还是要喝的,妹还是要撩的。

  在欧阳修的众多诗词中,都能看出他的这种心态。

  做太守时,欧阳修带着手下和老百姓去山间玩耍,喝得醉醺醺时,写出了著名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不仅自己要玩,还鼓励年轻人要趁年轻浪起来,“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除了到处浪,欧阳修还爱和美女传绯闻。虽然欧阳修长得不咋地,但桃花运还不错。

  夏天他带着歌妓划船喝酒,却不是简单的喝酒,而是摘一朵荷花,传到谁手里时谁就摘掉一朵花瓣。最后花瓣在谁的手里摘完谁就要用花瓣喝一杯酒。

  在河南当官时,有一次好朋友设了个晚宴,左等右等欧阳修都不出现。

  好久后才看到他和一个美女相拥着来了,美女解释说:“刚才天气太炎热,于是就去房间里避暑休息。醒来之后发现头上的发钗不见了,又找了一会所以耽误了时间。”

  大家秒懂,相视一笑,欧阳修这货是忙着撩妹去了。

  


  为了把这件事忽悠过去,他们就让欧阳修作词一首,相当于自罚三杯。

  这首词就是《临江仙》: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欧阳修炫技成功,大家都觉得他是个人才。一高兴,就用公款补偿了美女的发钗钱。

  另外,据说欧阳修写的《海棠应恨我来迟》也是为一个女子写的,不过也只是据说。反正他已经不在江湖很多年,但江湖上依旧有他的绯闻。

  所以欧阳修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丑就要多读书。有了才华,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啊!

  


  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可能因为欧阳修实在太浪了,以致于晚年被一些莫须有的绯闻缠身,毁了大半辈子清誉。

  看欧阳修的一生,运气好时连中三元逆天改命,运气不好时妻亡子死自己被贬谪。大起大落得十分刺激。

  但借用他好基友梅尧臣的一句话,“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欧阳修貌似想得比这句话更加透彻。

  他嘲笑自己是酒鬼,还让年轻人多玩。就算被贬谪,也要为当地百姓谋发展。他从不以官大年纪长就居高临下,总大力提携后辈肯定他们的才华。惊呼看了苏轼的文章让他背后出汗,要让苏轼出人头地。

  欧阳修就凭着这股子浪荡劲,带动了整个北宋文坛的欣欣向荣。唐宋八大家之中的苏轼、苏辙、曾巩都是他的学生。苏轼后来更成为了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

  1072年9月22日,只享受了一年退休生活的欧阳修去世,享年65岁。用他的话说,“我亦只如常日醉,莫教管弦作离声”。

  我只是和平时一样喝醉了,大家不必因此伤心难过!

  这个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老头!仿佛又活在了我的眼前!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木芙蓉

宋代 欧阳修

种处雪消春始动,开时霜落鴈初过。
谁栽金菊丛相近,织出新番蜀锦窠。

洞仙歌令

宋代 欧阳修

楼前乱草,是离人方寸。倚遍阑干意无尽。罗巾掩,宿粉残眉、香未减,人与天涯共远。
香闺知人否,长是厌厌,拟写相思寄归信。未写了,泪成行、早满香笺。相思字、一时滴损。便直饶、伊家总无情,也拚了一生,为伊成病。

清明赐新走

宋代 欧阳修

鱼钥侵晨放九门,天街一骑走红尘。
桐华应候催佳节,榆走推恩忝侍臣。
多病正愁饧粥冷,清香但爱蜡烟新。
自怜惯识金莲烛,翰苑曾经七见春。

过中渡二首 其二

宋代 欧阳修

得归还自叹淹留,中渡桥边柳拂头。记得来时桥上过,断冰残雪满河流。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宋代 欧阳修

相别始一岁,幽忧有百端。
乃知一世中,少乐多悲患。
每忆少年日,未知人事艰。
颠狂无所阂,落魄去羁牵。
三月入洛阳,春深花未残。
龙门翠郁郁,伊水清潺潺。
逢君伊水畔,一见已开颜。
不暇谒大尹,相携步香山。
自兹惬所适,便若投山猿。
幕府足文士,相公方好贤。
希深好风骨,迥出风尘间。
师鲁心磊落,高谈羲与轩。
子渐口若讷,诵书坐千言。
彦国善饮酒,百盏颜未丹。
几道事闲远,风流如谢安。
子聪作参军,常跨跛虎鞯。
子野乃秃翁,戏弄时脱冠。
次公才旷奇,王霸驰笔端。
圣俞善吟哦,共嘲为阆仙。
惟予号达老,醉必如张颠。
洛阳古郡邑,万户美风烟。
荒凉见宫阙,表里壮河山。
相将日无事,上马若鸿翩。
出门尽垂柳,信步即名园。
嫩箨筠粉暗,渌池萍锦翻。
残花落酒面,飞絮拂归鞍。
寻尽水与竹,忽去嵩峰巅。
青苍缘万仞,杳蔼望三川。
花草窥涧窦,崎岖寻石泉。
君吟倚树立,我醉欹云眠。
子聪疑日近,谓若手可攀。
共题三醉石,留在八仙坛。
水云心已倦,归坐正杯盘。
飞琼始十八,妖妙犹双环。
寒篁暖凤嘴,银甲调鴈弦。
自制白云曲,始送黄金船。
珠帘卷明月,夜气如春烟。
灯花弄粉色,酒红生脸莲。
东堂榴花好,点缀裙腰鲜。
插花云髻上,展簟绿阴前。
乐事不可极,酣歌变为叹。
诏书走东下,丞相忽南迁。
送之伊水头,相顾泪潸潸。
腊月相公去,君随赴春官。
送君白马寺,独入东上门。
故府谁同在,新年独未还。
当时作此语,闻者已依然。

依韵奉酬圣俞二十五兄见赠之作

宋代 欧阳修

与君结交游,我最先众人。
我少既多难,君家常苦贫。
今为两衰翁,发白面亦皴。
念君怀中玉,不及市上◇。
◇贱易为价,玉弃久埋尘。
惟能吐文章,白虹射星辰。
幸同居京城,远不隔重闉。
朝罢二三公,随我如鱼鳞。
君闻我来喜,置酒留逡巡。
不待主人请,自脱头上巾。
欢情虽渐鲜,老意益相亲。
穷达何足道,古来兹理均。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770篇诗文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