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一个嗜酒如命的理想主义公务员-欧阳修

一个嗜酒如命的理想主义公务员-欧阳修

  他天生是一个摇笔杆的料。

  白天,他起草各种公文,晚上,他创作大量诗词,

  他爱唐代的韩昌黎(韩愈),特别是其“文从字顺”的精神,超爱简单流畅自然的文风,一辈子跟浮靡雕琢、怪僻晦涩作斗争。

  他爱批评,多次当着媒体的面,批评某某某根本写不出有想象力的东西,故意拿一些生涩的词藻来吓人。

  慢慢地,他出名了,无数记者抢着采访他,还录制视频。

  他笑笑说,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茶的时间,用来喝酒了,

  他的才华加勤奋,造就了他人生的辉煌,

  就连赵祯(宋仁宗)都当众说,“像欧阳修这样的人才,到哪里去找哟?”(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

  他很幸运,遇到的是仁宗,这位皇帝的肚量在历史上非常有名,

  反腐狂人包公曾经多次当他的面汇报工作,口水经常会喷到皇帝的脸上,但仁宗听得认真入神,都忘了擦脸。

  如果换一个心胸狭窄的皇上,欧阳修的人生会更加坎坷。

  谁都抱怨人生苦短,但很少有人利用好此时。

  欧阳修,从懂事开始,就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

  他总结自己的三大灵感来源,是“马上”“厕上”和“枕上”。

  不过,在青年时期,他曾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抑郁多缘于折腾,他活了65岁,从来都闲不住。

  他甚至在医院坚持创作,

  明晃晃的阳光照着他苍白的脸上,他的病服上印着:9527。

  在医院治疗的那几个月,他好好回忆了自己的一生。

  细雨中奔跑的老爹

  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那个闷热的夏天,他在四川绵阳出生了,

  56岁的父亲欧阳观老泪纵横,激动地在细雨中奔跑,

  能不激动吗?

  作为一个行将退休的地方军事法庭法官(推官),黄土都埋到脖子了,老婆郑氏终于生了个大胖小子,让他尝到了当父亲的滋味。

  欧阳观这个人,一辈子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老实巴交,待人和善,每天勤啃古书,

  一直到49岁,他才勉强考中进士。

  这样的读书人,在古代一抓一大把。

  ……

  很可惜,孩子不满3岁,欧阳观便一病不起,离世而去。

  家里的山倒了,孤儿寡母只能找亲邻凑足车费,远赴随州(今湖北西北部)投奔欧阳修的亲叔叔。

  叔叔家也不宽裕,家里一样电器都没有,但还不至于让欧阳修饿肚子,

  才5岁,欧阳修就开始练字,别人家的孩子用毛笔练,他用荻杆练,

  他练得很辛苦,很用心,现在你知道了吧,为什么他后来会成为一枚伟大的书法家?

  很多人只知道,他是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其实他的书法成就,跟宋四家(苏、黄、米、蔡)不相上下。

  


  为了看书,他经常跑到随州城南一户姓李的家里借书抄读,练就了一身过目成诵的本事。

  北宋的文艺氛围浓厚,早已浸透每一寸国土,在随州,他很快就闻名于三街八坊。

  10岁的时候,他偶然看到一本手抄本的《昌黎先生文集》,如获至宝,他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努力成为韩愈那样的大文豪。

  有人也许会问,他这么爱学习,善于学习,一定是考场“鬼见愁”吧?

  很遗憾,不是。

  他的科举之路很坎坷,16岁和19岁,他两次落榜,

  有的人落榜后,轻则大哭,重则晕厥,无颜回乡想自尽的,也常见诸新闻报道,

  欧阳修不一样,他从未丧失过信心,他相信自己。

  很快,他遇到了一个重要的人,这个人将改变他的一生。

  


  

  贵人

  胥偃,湖南长沙人,曾经当过几个地方的通判(在地市级长官下掌管粮田水利等,还能监察上级),后来他还做过翰林学士,开封知府。

  历史上对他没有太多的记录,但他有一个身份可以亮瞎人的眼——他是欧阳修的岳父。

  北宋时期,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达到顶峰,历代皇帝以结交读书人为荣,视之为帝国的财富,

  最关键的是:承诺不杀读书人,

  简直是永不退市的潜力股!

  豪门权贵相中某个年轻的读书人后,总是用尽一切手段,抢过来做女婿,甚至就在皇榜下等着,形成了“榜下择婿”的恶俗。

  因为资源有限,不可再生,那是真的哄抢(有的还直接采取绑架等黑社会暴力手段)。

  有人问了,如果家中没有女儿怎么办,笨,你以为他们不会去认几个干女儿?

  当胥偃看到欧阳修,又读过他的文章后,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了,

  这不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好女婿吗?

  这个年轻人太有才,他缺的,只是一个机会,

  给他一个机会比赛,他会给你完美精彩。

  他决定帮助这个年轻人。

  天圣七年(1029年)春天,胥偃亲自出面保举欧阳修到最高学府国子监参加考试。

  神奇的一幕开启了。

  在接下来的三场重要考试中,欧阳修如有神助,接连夺得第一名。

  后来,连欧阳修自己都觉得当年的状元非自已莫属。

  他甚至借钱做了一套新衣服,来迎接那个人生中的重要时刻。

  历史总是比戏剧还戏剧,他的同学王拱辰也获得了殿试资格。

  据历史记载,殿试前的某天晚上,喝完小酒,王拱辰趁着酒意,抢欧阳修的新衣服穿,还扯着嗓着大喊——我是状元喽。

  真是喜鹊嘴,谁都没有想到,王拱辰后来真的中了状元。

  据殿试的重要考官之一、著名诗人晏殊同志后来透露,在讨论人选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欧阳修这个年轻人锋芒太露,从长远来说,不太利于他的成长,

  于是将他的成绩减了10几分,挫其锐气。

  宋朝总是有这样的考官,也是够够的了。

  


  支持玩耍的好领导

  欧阳修终于走上了仕途,

  他的第一个职务,跟父亲曾担任的职务一样。

  那是天圣九年(1031年)三月,欧阳修开始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

  那3年,是他一生中最难得、最美好的回忆。

  在那里,24岁的他认识了同样年轻的梅尧臣和尹洙,成为一生至交,经常在一起喝酒赏乐、切磋诗文。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清明赐新火

宋代 欧阳修

鱼钥侵晨放九门,天街一骑走红尘。
桐华应候催佳节,榆火推恩忝侍臣。
多病正愁饧粥冷,清香但爱蜡烟新。
自怜惯识金莲烛,翰苑曾经七见春。

苏才翁挽诗二首

宋代 欧阳修

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中年志不成。
零落篇章为世宝,平志风义见交情。
青松月下泉台路,白草原头薤露声。
自古英豪皆若此,哭君徒有泪沾缨。

送京西提刑赵学士

宋代 欧阳修

题舆尝屈佐留京,揽辔今行按属城。
楚馆尚看淮月色,嵩云应过虎关迎。
春寒酒力风中醒,日暖梅香雪後清。
野俗经年留惠爱,莫辞临别醉冠倾。

奉答圣俞岁日书事

宋代 欧阳修

积雪照清晨,东风冷著人。
年光向老速,物意逐时新。
贳酒闲邀客,披裘共探春。
犹能自勉强,顾我莫辞频。

宋代 欧阳修

滁南幽谷抱山斜,我凿清泉子种花。故事已传遗老说,世人今作画图誇。

金闺引籍子方壮,白发盈簪我可嗟。试问弦歌为县政,何知樽俎乐无涯。

端午帖子 其二

宋代 欧阳修

綵索盘中结,杨梅粽里红。宫闱九重乐,风俗万方同。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770篇诗文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