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用其魅力的笔触为后世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而我们的故事要从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开始......
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是诗人走向人生巅峰的一年,亦是诗人步入帝国最高人才层的一年,因为经过两次“高考”落榜的诗人欧阳修在开封“连中三元”(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全省高考状元),最后经过皇帝大boss亲自面试,便从此走入仕途,开始在洛阳任职。
在洛阳任职期间,北宋正处于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的时期,政务不是很忙,在闲暇之余欧阳修便与梅尧臣、伊洙(zhu)等至交好友一起到龙门石窟郊游宴乐。他们白日泛舟伊水之上,看龙门秀丽的山水风光,夜晚夜宿香山寺,听寺内梵音阵阵。伊水河畔,龙门山林之间,处处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这不,今日闲来无事,诗人欧阳修便约上了三五至交好友,泛舟伊河,正向着龙门香山寺缓缓而来......
龙门泛舟晚向香山
宋·欧阳修
暂解尘中绂,来寻物外游。
搴兰流水曲,弄桂倚山幽。
波影岩前绿,滩声石上流。
忘机下鸥鸟,至乐翫游鯈。
梵响云间出,残阳树杪收。
溪穷兴不尽,系榜且淹留。
注释:
绂(fú):古代系印纽的丝绳,亦指官印
搴(qiān):取,采摘
翫(wán):同“玩”
鯈(tiáo):同"鲦",白鲦鱼
杪(miǎo):树枝的细梢
龙门的美,美在相依相容山水间,美在状如蜂巢的崖壁上,美在卢舍那大佛嘴角的浅笑中.......任时光流转,当今日的龙门美景与古韵的诗词相契合,美景便成了诗、成了画,醉美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