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900多年前欧阳修差点就要在亳州养老,有诗为证!

900多年前欧阳修差点就要在亳州养老,有诗为证!

  

  今年春节

  《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诗词热

  台上选手们引经据典

  诗词古句信手拈来

  真正诠释了什么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也给我们展示了中华诗词之美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姝

  你是否在看完节目后猛补古诗词呢

  即使无法达到亦殊这样的级别

  我们依然可以拥有一个诗意的人生

  不如

  就从了解关于亳州的诗词开始吧


  《临涡赋》

  东汉·曹丕

  荫高树兮临曲涡,

  微风起兮水增波,

  鱼颉颃兮鸟逶迤,

  雌雄呜兮声相和,

  萍藻生兮散茎柯,

  春水繁兮发丹华。

  

image


  曹丕在《初学记》卷九中作序写道:上建安十八年至谯,余兄弟从。上拜坟墓,遂乘马游观。经东园,遵涡水,相佯乎高树之下,驻马书鞭,为临涡赋。意思是:我们兄弟二人随同父王在建安十八年来到谯县,同父亲一起拜祭了祖坟,上完了坟又开始乘马游览。经过东园,沿着涡河岸边而行,在高树荫凉下徘徊,停马以鞭为笔书于地,写下了这篇《临涡赋》。

  《答子履学士见寄》

  宋·欧阳修

  颍亳相望乐未央,吾州乃得治仙乡。

  梦回枕上黄梁熟,身在壶中白日长。

  每恨老年才已尽,怕逢诗敌力难当。

  知君欲别西湖去,乞我桥南菡萏香。

  

image


  我们都知道《醉翁亭记》这篇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其作者欧阳修仕途不大得志,一生被调来调去,做过滁州太守、颍州(今阜阳)太守,还做过咱亳州的知州。只不过其在亳州做官的时间不长,不到两年。但就在这短暂的期限内,欧阳修在亳州留下了大量的诗篇,将亳州誉为“仙乡”。(图:传承华佗五禽戏(亳州华祖庵) 摄影:蓝天昊月)

  《涡河龙潭》

  宋·欧阳修

  碧潭风定影涵虚,神物中藏岸不枯。

  一夜四郊春雨足,却来闲卧养明珠。

  

image


  欧阳修刚到亳州上任,许多文人雅士还不认识他。这天雨过天晴,阳光明媚,微风习习,正是外出游玩的好时光。欧阳修就信步来到涡河龙潭岸边,岸堤上的垂柳成行,绿荫匝地,蝉声如织。欧阳修不由诗兴大发,当即口占一绝,这就是留传至今的《涡河龙潭》一诗。

  《戏书示黎教授》

  宋·欧阳修

  古郡谁云亳陋邦,我来仍值岁丰穰。

  鸟衔枣实园林熟,蜂采桧花村落香。

  世治人方安垅亩,誉阑吾欲反耕桑。

  若无颍水肥鱼蟹,终老仙乡作醉乡。

  


  这是欧阳修于治平四年(1067)在亳州写下的一首诗。亳州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在他心目中仅次于阜阳了,如果不是念着螃蟹的美味,老年时,他还想终老仙乡亳州类!何以见得?有《戏书示黎教授》一诗为证。(图:老街达人 摄影:长江渔翁)

  《雪亳州》

  宋·曾巩

  欲下苍凉日,全低黯霮天。

  飘飖投夜急,琐碎得风儇。

  秽壤弥缝遍,枯荄点缀妍。

  繁英飞面旋,艳舞起翩跹。

  已压穿林竹,还冰落涧泉。

  抵巘轻自肆,乘隙巧争先。

  壅隔书邮断,侵凌客履穿。

  恐倾贫巷屋,觉重溯溪船。

  唶有颜空姣,洵无质可镌。

  包藏兼海岳,蒙蔽匝坤乾。

  枚叟招何晚,袁安卧正坚。

  会须逢见睍,万里豁晴川。

  

image


  曾巩,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曾在亳州任知州。这首《雪亳州》就是他在亳州任职时描绘雪景的诗句。

  《登谯楼》

  宋·章甫

  老大心虽懒,登临眼尚明。

  水流春后暖,楼迥晚来晴。

  翔集鸠无数,归飞雁一鸣。

  阑干成独倚,愁绝莫云平。

  


  章甫,南宋诗人。创作态度认真严谨,着意研炼琢磨,好“怪奇”和“活法”,少数佳作间有唐人气象,风流蕴藉又造语生新

  《亳州》

  明·王九思

  出门二月已三月,骑马陈州来亳州。

  暮雨桃花此客馆,春风燕子谁家楼。

  簿书堆案不相放,郡守下堂仍苦留。

  浮名羁绊有如此,愧尔沙边双白鸥。

  


  王九思,明代文学家。他青年时热衷于功名,正当中年有为时,被以瑾党根除未尽之由,被迫归乡。除曾经带领乡亲们修涝河桥,施舍医药、教育生徒外,他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文学创作和倡导戏曲方面,历40年。这首《亳州》表达了其在仕途中受挫后,对官场名利的淡泊。(图:秧季(蒙城) 摄影:江山一画)

  《惜华佗》

  明·罗贯中

  华佗仙术比长桑,

  神识如窥垣一方。

  惆怅人亡书亦绝,

  后人无复见青囊。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被称为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他所写的小说多以乱世为题材,中国历史上有七个分裂的时代,罗贯中就写了其中三个,除《三国演义》外,相传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和《三逐平妖传》等著作,也曾参与了《水浒传》的编纂、创作。(华祖庵——元化草堂 摄影:庐州老余)

  《亳都行》

  明·王廷相

  桐宫桑林古帝都,

  千年迹灭石空在。

  龙山连陵如云朵,

  无涯涡水东海流。

  

image


  明代王廷相一句“桐宫桑林古帝都”,描绘出当年亳城绿树环绕的绿色景象,而如今随着亳州林拥城项目的建设,未来桐宫桑林新亳州的景象即将到来。(图:亳州南部新区林拥城 摄影:新华网 陈扬)

  《芍药诗》

  清·刘开

  小黄城外芍药花。

  五里十里生烟霞。

  花前花后皆人家,

  家家种花如桑麻。

  


  古人评花:芍药第一,牡丹第二,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清朝诗人刘开描写亳州芍花的诗句带给很多人无限遐想,同时也是如今亳州芍药花海的最好写照。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初出真州泛大江作

宋代 欧阳修

孤舟日日去无穷,行色苍茫杳霭中。
山浦转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辨西东。
滮田渐下云间鴈,霜日初丹水上枫。
莼菜鲈鱼方有味,远来犹喜及秋风。

画地学书

宋代 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又和

宋代 欧阳修

凭高寓目偶乘闲,◇服游人见往还。
明月正临双阙上,行歌遥听九衢间。
黄金络马追朱幰,红烛笼纱照玉颜。
与世渐疏嗟老矣,佳辰乐事岂相关。

感兴五首 其一

宋代 欧阳修

奉祠严秘馆,摄事罄精诚。岁晏悲木落,天寒闻鹤鸣。

念昔丘壑趣,岂知朝市情。弱龄婴仕宦,壮节慕功名。

多病惭厚禄,早衰叹馀生。未知犬马报,安得遂归耕。

答杨辟喜雨长句

宋代 欧阳修

吾闻阴阳在天地,升降上下无时穷。
环回不得不差失,所以岁时无常丰。
古之为政知若此,均节收歛勤人功。
三年必有一年食,九岁常备三岁凶。
纵令水旱或时遇,以多补少能相通。
今者吏愚不善政,民亦游惰离於农。
军国赋敛急星火,兼并奉养过王公。
终年之耕幸一熟,聚而耗者多於蜂。
是以比岁屡登稔,然而民室常虚空。
遂令一时暂不雨,辄以困急号天翁。
赖天闵民不责吏,甘泽流布何其浓。
农当勉力吏当愧,敢不酌酒浇神龙。

岁暮书事

宋代 欧阳修

东州负海圻,风物老依依。
岁熟鸦声乐,天寒鴈过稀。
跨鞍惊髀骨,数带减腰围。
却羡常夫子,终年独掩扉。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770篇诗文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