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
《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诗词热
台上选手们引经据典
诗词古句信手拈来
真正诠释了什么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也给我们展示了中华诗词之美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姝
你是否在看完节目后猛补古诗词呢
即使无法达到亦殊这样的级别
我们依然可以拥有一个诗意的人生
不如
就从了解关于亳州的诗词开始吧
《临涡赋》
东汉·曹丕
荫高树兮临曲涡,
微风起兮水增波,
鱼颉颃兮鸟逶迤,
雌雄呜兮声相和,
萍藻生兮散茎柯,
春水繁兮发丹华。
曹丕在《初学记》卷九中作序写道:上建安十八年至谯,余兄弟从。上拜坟墓,遂乘马游观。经东园,遵涡水,相佯乎高树之下,驻马书鞭,为临涡赋。意思是:我们兄弟二人随同父王在建安十八年来到谯县,同父亲一起拜祭了祖坟,上完了坟又开始乘马游览。经过东园,沿着涡河岸边而行,在高树荫凉下徘徊,停马以鞭为笔书于地,写下了这篇《临涡赋》。
《答子履学士见寄》
宋·欧阳修
颍亳相望乐未央,吾州乃得治仙乡。
梦回枕上黄梁熟,身在壶中白日长。
每恨老年才已尽,怕逢诗敌力难当。
知君欲别西湖去,乞我桥南菡萏香。
我们都知道《醉翁亭记》这篇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其作者欧阳修仕途不大得志,一生被调来调去,做过滁州太守、颍州(今阜阳)太守,还做过咱亳州的知州。只不过其在亳州做官的时间不长,不到两年。但就在这短暂的期限内,欧阳修在亳州留下了大量的诗篇,将亳州誉为“仙乡”。(图:传承华佗五禽戏(亳州华祖庵) 摄影:蓝天昊月)
《涡河龙潭》
宋·欧阳修
碧潭风定影涵虚,神物中藏岸不枯。
一夜四郊春雨足,却来闲卧养明珠。
欧阳修刚到亳州上任,许多文人雅士还不认识他。这天雨过天晴,阳光明媚,微风习习,正是外出游玩的好时光。欧阳修就信步来到涡河龙潭岸边,岸堤上的垂柳成行,绿荫匝地,蝉声如织。欧阳修不由诗兴大发,当即口占一绝,这就是留传至今的《涡河龙潭》一诗。
《戏书示黎教授》
宋·欧阳修
古郡谁云亳陋邦,我来仍值岁丰穰。
鸟衔枣实园林熟,蜂采桧花村落香。
世治人方安垅亩,誉阑吾欲反耕桑。
若无颍水肥鱼蟹,终老仙乡作醉乡。
这是欧阳修于治平四年(1067)在亳州写下的一首诗。亳州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在他心目中仅次于阜阳了,如果不是念着螃蟹的美味,老年时,他还想终老仙乡亳州类!何以见得?有《戏书示黎教授》一诗为证。(图:老街达人 摄影:长江渔翁)
《雪亳州》
宋·曾巩
欲下苍凉日,全低黯霮天。
飘飖投夜急,琐碎得风儇。
秽壤弥缝遍,枯荄点缀妍。
繁英飞面旋,艳舞起翩跹。
已压穿林竹,还冰落涧泉。
抵巘轻自肆,乘隙巧争先。
壅隔书邮断,侵凌客履穿。
恐倾贫巷屋,觉重溯溪船。
唶有颜空姣,洵无质可镌。
包藏兼海岳,蒙蔽匝坤乾。
枚叟招何晚,袁安卧正坚。
会须逢见睍,万里豁晴川。
曾巩,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曾在亳州任知州。这首《雪亳州》就是他在亳州任职时描绘雪景的诗句。
《登谯楼》
宋·章甫
老大心虽懒,登临眼尚明。
水流春后暖,楼迥晚来晴。
翔集鸠无数,归飞雁一鸣。
阑干成独倚,愁绝莫云平。
章甫,南宋诗人。创作态度认真严谨,着意研炼琢磨,好“怪奇”和“活法”,少数佳作间有唐人气象,风流蕴藉又造语生新
《亳州》
明·王九思
出门二月已三月,骑马陈州来亳州。
暮雨桃花此客馆,春风燕子谁家楼。
簿书堆案不相放,郡守下堂仍苦留。
浮名羁绊有如此,愧尔沙边双白鸥。
王九思,明代文学家。他青年时热衷于功名,正当中年有为时,被以瑾党根除未尽之由,被迫归乡。除曾经带领乡亲们修涝河桥,施舍医药、教育生徒外,他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文学创作和倡导戏曲方面,历40年。这首《亳州》表达了其在仕途中受挫后,对官场名利的淡泊。(图:秧季(蒙城) 摄影:江山一画)
《惜华佗》
明·罗贯中
华佗仙术比长桑,
神识如窥垣一方。
惆怅人亡书亦绝,
后人无复见青囊。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被称为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他所写的小说多以乱世为题材,中国历史上有七个分裂的时代,罗贯中就写了其中三个,除《三国演义》外,相传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和《三逐平妖传》等著作,也曾参与了《水浒传》的编纂、创作。(华祖庵——元化草堂 摄影:庐州老余)
《亳都行》
明·王廷相
桐宫桑林古帝都,
千年迹灭石空在。
龙山连陵如云朵,
无涯涡水东海流。
明代王廷相一句“桐宫桑林古帝都”,描绘出当年亳城绿树环绕的绿色景象,而如今随着亳州林拥城项目的建设,未来桐宫桑林新亳州的景象即将到来。(图:亳州南部新区林拥城 摄影:新华网 陈扬)
《芍药诗》
清·刘开
小黄城外芍药花。
五里十里生烟霞。
花前花后皆人家,
家家种花如桑麻。
古人评花:芍药第一,牡丹第二,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清朝诗人刘开描写亳州芍花的诗句带给很多人无限遐想,同时也是如今亳州芍药花海的最好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