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欧阳修的宅家生活,你知道怎样的?

欧阳修的宅家生活,你知道怎样的?

  


  壬子,熙宁五年 二月四日 立春却阴冷

  夜已深,妻轻拍着孙儿,哼着眠歌,睡着。

  深巷犬吠,寒山远钟,让我越发精神,甚至有些亢奋。

  刚录播完一个题为《读书“三上”:马上、枕上、厕上》的“云讲座”,我随手翻阅着几首旧作,想起了在湖北夷陵做县令的那些事儿。

  意气风发的元珍,锐意改革的希文,为子女拖累的尹洙;写信骂高若讷,和余靖聊人生福祸……许多熟悉的人,许多熟悉的事,在我脑海一一闪现。那年我30岁,春风得意之时,突然遭遇了一场政治地震,震级5.6。我还真没想到赵祯会贬我到如此偏远的小山城当县令。当年我带着老母亲,顺着汴水,横穿淮河,泛舟长江,总计五千多里,用时五个多月,才到达贬所。

  这一晃就是三十五年了。天涯沦落之痛早已如画栋雕梁的釉彩剥蚀淡退,不再那么光鲜亮丽了。如今疫病肆虐,鄂州被困成孤城。我一颗原本打算颍州终老的心,突然不那么淡定了。

  是该做点什么了。我环顾家中一万卷藏书,摩挲着我一生挚爱的金石遗文。“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我无意间念出老杜这两句苍老的诗句。只要有书、有诗、有酒、有棋,让我一年不出家门都不是难事。

  然而,我总想做点什么,在这样一个年味冷淡的鼠年。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当年汴京的春风吹不到夷陵,如今大河上下,长城内外,恐怕仍在料峭寒风中瑟缩。

  妻和孙儿早已睡熟,发出轻微的鼾鸣。台灯昏黄,剪出两人黑色的侧影,放大映在墙上。像儿时看到的皮影,亲切而温暖。

  壬子,熙宁五年二月九日 小雪

  最近看东西总觉得有层薄雾。我得抓紧时间把以前的文章整理修改,编辑成册。看得过眼的就拿去发公众号,权当给宅家无聊的人们解解闷。

  妻总笑我,都这一把年纪了还这么刻苦,难道是怕先生骂吗?莫非你也被网课老师催交作业不成?我憨憨傻傻地回了四句话:

  不怕先生骂,只怕后生笑;不惧老师催,但惧老大悲。

  听说,俄国的普希金因为一场疫情造就了文学史上有名的“波尔金诺之秋”。文名,荣光,我早已拥有过。可人一上了年纪,就想把年轻时恃气逞长的文章好好看看。时间的沉淀,人生的阅历,再回看当时写的东西,眼光自然大不一样。加上我已经在某网络论坛担任特邀嘉宾,给喜欢写散文的年轻粉丝讲讲写作方法,我更想把以前的文章修改润色几番。没有写作实践,空谈技巧是行不通的。

  妻看我给后生传授为文秘籍乐此不疲,便说起在夷陵呆的那一年。我官阶小了,可写文章的名气不小。来向我请教写文章的人天天登门,害苦了一向喜欢清静的老母亲,还有当时身怀六甲的妻。当时还流传着这样几句顺口溜:诗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修已知道你,你却不知修(羞)。

  现在是没人敢登门了。都在家隔离呢。幸好有网络,可以云上分享写作经验。

  有回一个网课老师上《六一居士传》,我去蹭听了一节。倒是挺有创意,她称我是潇洒代言人,把我和陶渊明并提,实在汗颜。不过,她倒是激发了我建立微信群的想法,我连课题都想好了——《如何风骚地为自己代言——自传写作概讲》。

  


  壬子,熙宁五年三月二十日 春分

  这两天催交作文有些不爽。突然想起我的得意门生苏东坡。不是想念他写的文章,而是想念他独门创造的美食——东坡肉。

  宅在家,第一要务是吃肉。猪肉年前涨价,没敢让妻买。这人一烦躁,想吃肉的念想越来越强烈。

  据心理专家说,美食可以减轻焦躁抑郁,缓解压力。我戴上口罩,决定去菜场逛逛。

  买它几斤上好的五花肉,做几顿留着。家里还有三十年陈酿老酒,就着下酒菜喝个痛快。想到这我已经口水直流。正当我美滋滋地走到菜场门口,一位目测吨位300磅的大婶,拿着探热手枪径对着我脑门“滴”了一下。然后粗着嗓门说:“暗号?”

  什么暗号?搞什么鬼?我早就不是范仲淹集团的了,难不成还过问我以前的政治史?

  “背欧阳修的《画眉鸟》给我听,过关,进菜场;否则,免谈。”大婶霸气侧漏,站在菜场门口的阶梯上比我高半截,正好俯视我。

  笑话,本尊在此,你竟不知修?我做出了摘口罩的姿势。

  “你要干什么?特殊时期,你不知道不能随便摘口罩吗?飞沫传染啊。”大婶退避三舍。

  “可我不记得这首啊。哪个诗人会记得自己写的诗啊?你让屈原把自己写的两千字《离骚》背下来试试?”我满腹委屈和不甘,“买个菜、吃个肉还不让人省心!”

  “手机上网找度娘啊。”大婶远远地站着,不依不饶,倒是热心献策。

  悲哀啊。苏东坡要是知道他老师竟然难倒在自己的诗上,一定要笑着从儋州竹杖芒鞋奔来看我的窘状。为了买顿肉,竟然去百度自己写过的诗。欧阳公败给了李彦宏。

  罢罢罢。为了口腹之欲,权且如此吧。

  其余酩酊一樽酒,万事峥嵘皆可齐。

  奇怪,这时的脑子怎么又那么好使,居然记得这两句。兴许是东坡肉吃多了几口,老酒喝多了几杯吧。

  壬子,熙宁五年三月三十一日 (科考延期)

  妻一大早就高声念着腾讯新闻的重磅消息:

  奉天承运,圣朝教谕。熙宁五年,壬子前后,疫起鄂州,延及他市。莘莘学子,科考在即;防控隔离,宅家保学。为全国一千万考生计,特将今年春帷大比,愆期至七月。

  我既欣慰又慨叹。临近科考的学生终于可以缓一口气,功名不至于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可是一想到我教的那帮好偷懒耍滑的后生,我就很生气。一傅众咻固然可气,可隔着冰冷的屏幕不见其人、悄无声息、三缄其口更令人抓狂。

  不过转念一想,既然考试延期,那就犯不着那么着急忙慌地催促学生,网课也可以稍稍放缓节奏。文章千古事,心浮气躁可不行,譬如东坡肉,须文火慢炖,方可得其真味。

  不禁想起我当主考那年,那个来自眉山的小伙子,操着浓重的川音,和我谈及他应试文章所用的典故,纯属杜撰。如果不是误以为他的文章是曾巩写的,他得第一那是实至名归。

  子瞻啊,我什么时候能遇到像你这样天赋过人的学生啊?子固啊,我什么时候又能遇到像你这样勤奋刻苦的学生呢?

  正感慨着,手机收到头条推送。十几名高三党为庆祝高考延期,不戴口罩,集体出行,至某酒家堂食痛饮。热心市民报警,家长连夜警署求情。

  长生既无药,浊酒且盈觞。

  我虽曾吟哦过如此悲怆的诗句,但也不至于在这敏感时期如此放飞自我。孩子,表达快与不快的方式,不是只有喝酒这一种方式。

  道路千万条,生命安全第一条。切记。

  


  壬子,熙宁五年 四月四日 清明 雨

  清明,照例雨纷纷。举国同悲。

  国内疫情渐趋和缓,然米国、鹰国等发达国家却被病毒席卷。无数远方的人,承受着生命之重,忍受着生命之痛。

  一百多天以来,每天都听到死人的消息。原本躲进小楼成一统,安心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无奈又被网课所累。轩裳圭珇的劳形劳力,我早已逃离,不想又陷入另一个劳心的漩涡。

  最近在某公众号看到一篇文章《艰难战疫中的生命感动和思考》,有几句还是写得力透纸背的:

  当死亡以如此激烈的方式出现时,关于生命的思考也愈发清醒凛冽。一场疫情,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人生百态,照出了生命处于患难时的伟大与渺小、高尚与猥琐、幸福与不幸。

  疫情还远未结束,我的宅家生活仍将继续。

  只不过不再是与五物为伴,我将以我所剩的暮日残年,以我不再横溢的文笔,书写我的疫情心路。

  须信春风无远近,维舟处处有花开。

  不,我要改改我曾写给元珍的这两句诗:须信春风无远近,九州处处有花开。

  春风毕竟已经绿遍江南江北了。

  作者:晓花,曾自拟名字藏头诗:晓来春恨无觅处,花去天明有芳痕。此生有三爱:白日做梦、黄昏小酌、枕上看书。现居广州。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张仲通示墨竹嗣以嘉篇岂胜钦玩聊以四韵仰酬

宋代 欧阳修

数竿苍翠写生绡,寄我公斋伴寂寥。
不待雪霜常凛凛,虽无风雨自萧萧。
嗟予心志俱憔悴,羡子文章骋富饶。
嗣以嘉篇诚厚贶,远惭为报乏琼瑶。

玉楼春 其二十七

宋代 欧阳修

东风本是开花信。及至花时风更紧。吹开吹谢苦匆匆,春意到头无处问。

把酒临风千万恨。欲扫残红犹未忍。夜来风雨转离披,满眼凄凉愁不尽。

舟中望京邑

宋代 欧阳修

东北归川决决流,泛艎青渚暂夷犹。
遥登灞岸空回首,不暂长安但举头。
挥手嵇琴空堕睫,开樽鲁酒不忘忧。
青门柳色春应遍,犹自留连杜若洲。

送王尚◇三原尉

宋代 欧阳修

初仕便西辕,骊驹两佩环。
山河识天府,风雨度函关。
桑柘千畴富,人烟万井闲。
欲为京洛咏,应苦簿书间。

解仙佩

宋代 欧阳修

有个人人牵系。泪成痕、滴尽罗衣。问海约山盟何时。镇教人、目断魂飞。
梦里似偎人睡。肌肤依旧骨香腻。觉来但堆鸳被。想忡忡、那里争知。

镇阳读书

宋代 欧阳修

春深夜苦短,灯冷焰不长。
尘蠹文字细,病眸濮无光。
坐久百骸倦,中遭群虑戕。
寻前顾後失,得一念十忘。
乃知学在少,老大不可强。
废书谁与语,叹息自悲伤。
因忆石夫子,徂徕有茅堂。
前年来京师,讲学居上庠。
青衫缀朝士,面有数亩桑。
不耐群儿嗤,束书归故乡。
却寻茅堂在,高卧泰山傍。
圣经日陈前,弟子罗两厢。
大论叱佛老,高声诵虞唐。
宾朋足枣栗,儿女饱糟糠。
虽云待官阙,便欲解朝裳。
有似蚕作茧,缩身思自藏。
嗟我一何愚,贪得不自量。
平生事笔砚,自可娱文章。
开口揽时事,论议争煌煌。
退之尝有云,名声暂膻香。
误蒙天子知,侍从列班行。
官荣日已宠,事业闇不彰。
器小以任大,跻颠理之堂。
圣君虽不诛,在汝岂自遑。
不能虽欲止,怳若失其方。
却欲寻旧学,旧学已榛荒。
有类邯郸步,两失皆茫茫。
便欲乞身去,君恩厚须偿。
又欲求一州,俸钱买归装。
譬如归巢鸟,将栖少徊翔。
自觉诚未晚,收愚老缣缃。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770篇诗文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