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欧阳修曾有抑郁症。最后你知道用什么治好的不!

欧阳修曾有抑郁症。最后你知道用什么治好的不!

  

  不久前,科教授带大家重温了一下《醉翁亭记》,回味了太守“乐其乐”的状态,科教授佩服欧阳修的豁达,其实,古代文人也都觉得他挺自在。

  “朱熹说:“欧阳公作字如其为人,外若优游,中实刚劲。”

  苏洵是这样夸的:“气尽语极,急言竭论,而容与闲易,无艰难劳苦之态。”

  然而,当科教授看到下面这篇文章的时候,发现欧阳修竟然得过抑郁症。

  什么!?欧阳修得过抑郁症?

  《送杨寘序》说了患病史

  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是,庆历七年,欧阳修的好朋友杨寘日子过得很不顺,仕途坎坷、生计艰难,渐渐地杨寘的身体也垮了,精神状态也日益趋于抑郁。

  看到朋友经受痛苦,欧阳修特意写了一篇文章,教他走出抑郁的办法。可欧阳修又不是医生,他怎么知道的呢?

  原来他本人就得过抑郁症。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

  大概说的是,欧阳修曾经得过“幽忧之疾”,也就是抑郁症。由于病情影响,他已经不能正常工作了,于是回家休息,看了很多医生也没有治好。

  那么他的病是怎么好的呢?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这是事实——欧阳修靠弹古琴自愈了。

  古琴的声音专治闹心抑郁?

  五音对应五脏的“音疗”

  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后来欧阳修跟一位叫孙道滋的朋友学习弹琴,一共学习了五声和几支乐曲,时间一长觉得挺有意思,竟然忘了疾病的存在,随着音乐“忘我”,病自然就消失了。

  


  好神奇……这是什么原理?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

  《黄帝内经》的《灵枢· 邪客篇》里提到:“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之与天地相应也。"

  这说明了自然音乐中五音六律与人体的五脏六腑有着一定的关系。书里又具体地指出了五音(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于五脏调养的种种关系。

  例如,商音铿锵肃劲,善制躁怒,使人安宁;角音条畅平和,善消忧郁,助人入眠;宫音悠扬谐合,助脾健胃,旺盛食欲;徵音抑扬咏越,通调血脉,抖擞精神;羽音柔和透彻,引人遐想,启迪心灵。

  


  正如欧阳修所说,“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

  简单地说,琴声可以调和内心及情绪的冲突,致使内心平静,病也就自然好了。

  从抑郁中走出来的欧阳修,将这一爱好持续了一生,六一居士晚年生活的“六个必需品”就包含了古琴,可见音乐是养生与长寿的妙方。

  多听好音乐能变聪明长寿?

  古代文人士大夫是最好的例子

  在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都多少懂点音律,有的还会演奏古琴等乐器。但是古代对于音乐的概念并不像如今的流行音乐,学琴也不是为了玩乐队或登台表演,而是为了借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调理心情,修身养性。

  


  《乐记· 乐象》中这样表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

  司马迁在《史记· 乐书》还说:“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古人认为,琴与德可以说是划等号的,通过弹琴听音乐可以变聪明,还可以提高人的修养、道德,这样身心气血才能纯正、流通,利于养生。

  我们熟知的古代文人,比如苏轼、白居易、李白等都懂音乐,并常借琴吟诗抒怀,排遣苦闷。虽然人生路上遭遇很多挫折,但他们都挺长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经常弹琴听音乐可以让他们比常人更容易幸福。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端午帖子词 其六

宋代 欧阳修

炎晖流烁蕙风薰,草木蕃滋德泽均。畜药蠲痾虽故事,使民无疾乃深仁。

远山

宋代 欧阳修

山色无远近,看山终日行。
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

嵩山十二首·天门

宋代 欧阳修

石径方盘纡,双峰忽中断。
呀豁青冥间,畜泄烟云乱。
杉萝试举手,自可阶天汉。

舟中寄刘昉秀才

宋代 欧阳修

东南天阔漾归流,西北云高断寸眸。
明月随人来远浦,青断答鼓送行舟。
归心逐梦成鱼鸟,夜汉看星识斗牛。
酽酒开樽谁共醉,清江聊且玩游鯈。

端午帖子词 皇后閤五首 其一

宋代 欧阳修

画扇催迎暑,灵符喜辟邪。风光丽宫禁,时节重仙家。

读徂徕集

宋代 欧阳修

徂徕鲁东山,石子居山阿。
鲁人之所瞻,子与山嵯峨。
今子其死矣,东山复谁过。
精魄已埋没,文章岂能磨。
寿命虽不长,所得固已多。
旧稿偶自录,沧溟之一蠡。
其余谁付与,散失存几何。
存之警後世,古监照妖魔。
子生诚多难,忧患靡不罹。
宦学三十年,六经老妍摩。
问胡所专心,仁义丘与轲。
扬雄韩愈氏,此外岂知他。
尤勇攻佛老,奋笔如挥戈。
不量敌众寡,胆大身幺麽。
往年遭母丧,泣血走岷峨。
垢面跣双足,锄犁事田坡。
至今乡里化,孝悌勤蚕禾。
昨者来太学,青衫踏朝靴。
陈诗颂圣德,厥声续猗那。
羔鴈聘黄曦,曦惊走邻家。
施为可怪骇,世俗安委蛇。
谤口由此起,中之若飞梭。
上赖天子明,不挂网者罗。
忆在太学年,大雪如翻波。
生徒日盈门,饥坐列鴈鹅。
弦诵聒邻里,唐虞赓咏歌。
常续最高第,骞游各名科。
岂止学者师,谓宜国之皤。
夭寿反仁鄙,谁尸此偏颇。
不知呶呶者,又忍加诋诃。
圣贤要久远,毁誉暂諠哗。
生为举世疾,死也鲁人嗟。
作诗遗鲁社,祠子以为歌。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770篇诗文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