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韩愈真没骗人,迎佛骨死得快,五个唐朝皇帝的下场就是证明

韩愈真没骗人,迎佛骨死得快,五个唐朝皇帝的下场就是证明



  尽管唐朝的官方宗教信仰是道教(把儒道释的排名变成儒释道是玄奘大师一生的追求,但是李治始终不答应),但狂热信奉佛教的唐朝皇帝也不少,迎佛骨也是唐朝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件。非常巧合的是往往是那些并不太信奉的佛教的皇帝迎接佛骨时没啥事,而狂热信奉佛教非要迎佛骨不可的君王却得不到佛祖庇护,在这方面韩愈还真没骗人。

  


  


  迎接佛骨并不是唐宪宗独有的操作,但以他最为著名,这全是拜韩愈所赐。唐宪宗迎佛骨的事件发生在819年,当时的唐宪宗摆平了淮西、淄青藩镇,还让逼降了成德,重金收购了魏博(花150万贯买下了魏博牙兵的短暂效忠),五大强藩中的幽州又一向恭顺(不恭顺不行,外面就是契丹人),俨然一副登上了人生巅峰的模样,所以才有了迎佛骨的举动。迎接佛骨不到一年后唐宪宗就在820年2月14日被公公们杀害了,佛祖远在西天,而公公们近在肘腋,佛祖的赐福显然没有公公们的屠刀来得快。

  


  


  同样迎佛骨迎来自己灭亡的还有武则天母子,和老公不同,武媚娘对佛教是真爱,她不光当过尼姑(非自愿的,但她母亲杨氏就是虔诚的佛教徒),佛教还是她篡权的理论依据,女皇能登基佛教高僧功不可没。690年七月“东魏国寺僧法明等人撰《大云经》(这四卷其实是伪经)四卷,表上之,言太后乃弥勒佛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主”,武媚娘的情夫薛怀义聚集了众多高僧写下了《大云经疏》,给武则天登基摇旗呐喊。正统的佛教高僧义净也不甘示弱,从西域回国后因为武媚娘的知遇之恩“武后亲迎于上东门外,敕于佛授记寺安置焉”,专门奉旨编写了《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为武则天称帝造势。武媚娘进入生命的倒计时后,她下令把佛骨舍利从法门寺取出,存放在洛阳皇宫中为自己祈福。但这次佛祖照样没拦住张柬之等人带领的2000多禁卫军,一代女皇只有黯然退位。

  


  武则天去世后,皇位交给了更加信奉佛教的李显。李显除了是24孝老公和老爸外,还是唐朝皇帝中最虔诚的佛教徒,因为他的师傅就是玄奘大师。没错,李显就是斗战胜佛的师弟,他出生就是玄奘大师亲自接生,满月后就当了玄奘的弟子,从小也受到玄奘的教诲。李显眼看佛骨舍利没人管(没人敢管)就亲自带着老婆孩子举行了盛大的迎送佛骨仪式,还把自己和老婆孩子的头发指甲都送到舍利旁边。遗憾的是,凡是参与了这一仪式的皇室成员都死于非命。李显的死亡也值得一提,传统的说法是他被老婆、闺女无脑毒死了,翻开他的食物清单恐怕并非如此,他为了礼佛居然常年吃霉变的大米,食物中毒自己作死的可能性也不小。

  


  另外两个迎接完佛骨就死的唐朝皇帝分别是唐懿宗和唐僖宗,他们都死于迎佛骨的当年。唐懿宗经常亲自唱经,客串剃头师傅给僧尼剃度,还把成吨的金银送到佛寺中。唐懿宗迎佛骨时更是烧钱无数,有意思的是当年秋天他就驾崩了。唐僖宗在生命最后一个月里也举行了迎佛骨仪式,他还下令封闭了法门寺地宫。

  


  唐朝皇帝中反而是不虔诚信佛的李世民(能干出让玄奘大师翻译《道德经》这种无厘头操作的李世民无论如何算不上是虔诚的佛教信徒)、李治(因为佛教地位和玄奘大师顶牛多年)父子二人在迎接了佛骨后,还活了不少时间,备受佛祖保护,毕竟佛祖也只庇护自强的君主。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重云李观疾赠之

唐代 韩愈

夭行失其度,阴气来干阳。重云闭白日,炎燠成寒凉。
小人云咨怨,君子惟忧伤。饮食为减少,身体岂宁康。
此志诚足贵,惧非职所当。藜羹尚如此,肉食安可尝。
穷冬百草死,幽桂乃芬芳。且况天地间,大运自有常。
劝君善饮食,鸾凤本高翔。

示爽

唐代 韩愈

宣城去京国,里数逾三千。念汝欲别我,解装具盘筵。
日昏不能散,起坐相引牵。冬夜岂不长,达旦灯烛然。
座中悉亲故,谁肯舍汝眠。念汝将一身,西来曾几年。
名科掩众俊,州考居吏前。今从府公召,府公又时贤。
时辈千百人,孰不谓汝妍。汝来江南近,里闾故依然。
昔日同戏儿,看汝立路边。人生但如此,其实亦可怜。
吾老世味薄,因循致留连。强颜班行内,何实非罪愆。
才短难自力,惧终莫洗湔。临分不汝诳,有路即归田。

送灵师

唐代 韩愈

佛法入中国,尔来六百年。齐民逃赋役,高士著幽禅。
官吏不之制,纷纷听其然。耕桑日失隶,朝署时遗贤。
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少小涉书史,早能缀文篇。
中间不得意,失迹成延迁。逸志不拘教,轩腾断牵挛。
围棋斗白黑,生死随机权。六博在一掷,枭卢叱回旋。
战诗谁与敌,浩汗横戈鋋.饮酒尽百盏,嘲谐思逾鲜。
有时醉花月,高唱清且绵。四座咸寂默,杳如奏湘弦。
寻胜不惮险,黔江屡洄沿。瞿塘五六月,惊电让归船。
怒水忽中裂,千寻堕幽泉。环回势益急,仰见团团天。
投身岂得计,性命甘徒捐。浪沫蹙翻涌,漂浮再生全。
同行二十人,魂骨俱坑填。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开忠二州牧,诗赋时多传。失职不把笔,珠玑为君编。
强留费日月,密席罗婵娟。昨者至林邑,使君数开筵。
逐客三四公,盈怀赠兰荃。湖游泛漭沆,溪宴驻潺湲。
别语不许出,行裾动遭牵。邻州竞招请,书札何翩翩。
十月下桂岭,乘寒恣窥缘。落落王员外,争迎获其先。
自从入宾馆,占吝久能专。吾徒颇携被,接宿穷欢妍。
听说两京事,分明皆眼前。纵横杂谣俗,琐屑咸罗穿。
材调真可惜,朱丹在磨研。方将敛之道,且欲冠其颠。
韶阳李太守,高步凌云烟。得客辄忘食,开囊乞缯钱。
手持南曹叙,字重青瑶镌。古气参彖系,高标摧太玄。
维舟事干谒,披读头风痊。还如旧相识,倾壶畅幽悁。
以此复留滞,归骖几时鞭。

嘲鼾睡

唐代 韩愈

澹师昼睡时,声气一何猥。顽飙吹肥脂,坑谷相嵬磊。
雄哮乍咽绝,每发壮益倍。有如阿鼻尸,长唤忍众罪。
马牛惊不食,百鬼聚相待。木枕十字裂,镜面生痱癗.
铁佛闻皱眉,石人战摇腿。孰云天地仁,吾欲责真宰。
幽寻虱搜耳,猛作涛翻海。太阳不忍明,飞御皆惰怠。
乍如彭与黥,呼冤受菹醢。又如圈中虎,号疮兼吼馁。
虽令伶伦吹,苦韵难可改。虽令巫咸招,魂爽难复在。
何山有灵药,疗此愿与采。
澹公坐卧时,长睡无不稳。吾尝闻其声,深虑五藏损。
黄河弄濆薄,梗涩连拙鲧。南帝初奋槌,凿窍泄混沌。
迥然忽长引,万丈不可忖。谓言绝于斯,继出方衮衮。
幽幽寸喉中,草木森苯尊。盗贼虽狡狯,亡魂敢窥阃。
鸿蒙总合杂,诡谲骋戾很。乍如斗呶呶,忽若怨恳恳。
赋形苦不同,无路寻根本。何能堙其源,惟有土一畚。

和李司勋过连昌宫

唐代 韩愈

夹道疏槐出老根,高甍巨桷压山原。
宫前遗老来相问,今是开元几叶孙。

雨中寄张博士籍、侯主簿喜

唐代 韩愈

放朝还不报,半路蹋泥归。雨惯曾无节,雷频自失威。
见墙生菌遍,忧麦作蛾飞。岁晚偏萧索,谁当救晋饥。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372篇诗文

诗人韩愈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