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元稹:越是深情的男人,就越多情!

元稹:越是深情的男人,就越多情!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凯紫的诗词之美每晚推送】

  


  不知何时开始,唐朝的诗人元稹就成了“花心渣男”的代名词。

  唐朝有“四大女诗人”,其中两个都与他纠缠不清。

  一个是薛涛,一个是刘采春。

  薛涛原本也是官家千金,只是父亲在官场上得罪了权贵,一家人被流放到了四川,薛涛也因此沦落风尘。

  她容颜秀丽,精通音律,又工于诗赋,所以受到很多才子的追捧。

  薛涛在遇上元稹的那一年已经是42岁,步入中年,而元稹却是31岁,而立之年,相差11岁的两人是姐弟恋。

  在热恋期间,薛涛曾写下《池上双鸟》: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两人浓情蜜意可见一斑。

  可惜的是,薛涛将元稹当成终身托付,元稹却只是一时新鲜。

  


  不到三个月,元稹便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四川,徒留薛涛一人在浣花溪痴痴地等候。

  后来薛涛渐渐死心,脱下了红装,换上了道袍,了此余生。

  而比起薛涛,刘采春更悲惨。

  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虽然她的丈夫不如元稹有才,也不如元稹帅气,但两人也是琴瑟和鸣。

  可元稹不知怎地竟看上了刘采春这个有夫之妇,于是便花钱从她的丈夫手中将她强卖过来。

  若是他能好好地对待刘采春,那也罢了,可惜他对刘采春也不过是一时兴起,玩腻了之后,便抛弃了刘采春。

  无家可归的刘采春最后只能投河自尽,一代才女就这样陨落,也是凄凉。

  


  除了薛涛和刘采春,元稹还曾为了前途,抛弃了青梅竹马的初恋——崔双文,也就是《莺莺传》中的崔莺莺。

  而在这些女子中,被辜负、伤害最深的当属他的发妻——韦丛了。

  韦丛是出生名门的千金小姐,她和元稹的结合是真真正正的“下嫁”。

  当时的元稹只是新科进士,即使前途可期,可是一开始的他就是个地地道道的穷小子。

  韦丛嫁给元稹后,原本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千金大小姐,也开始为家务操劳。

  她20岁下嫁元稹,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在27岁那年不幸病逝。

  关于她的死因,后世推测应该是生产。

  她在七年的时间里为元稹生下了6个孩子,频繁地分娩,再加上古代医疗水平的落后,韦丛的死也不算意外。

  甚至可以说,元稹要为韦丛之死负很大一部分的责任,这也是后世说他渣的原因之一。

  


  在韦丛死后,他曾写下最深情的悼亡诗,千年来打动无数人。

  《遣悲怀·其三》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全文如下: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诗歌开头的“悲”字贯穿始终,将他对妻子的深情写到了极致,读来催人泪下。

  他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人生的无常,即使是活了百年,对于永恒的时间来说,也不过是须臾。

  接着颔联他接连引用了两个典故,道出了无子、丧妻的无限哀痛。

  


  邓攸是西晋人,在八王之乱时,他带着妻儿、侄儿逃命。

  当时胡兵追的紧,而食物又吃光了,于是他便和妻子商量将亲生儿子遗弃,带着弟弟的遗孤继续难逃。

  他原本以为他和妻子还年轻,还会有自己的孩子,而侄子却是弟弟唯一的遗孤,所以他弃儿保侄。

  可是没想到的是,后来他的妻子再也没怀上孩子,而他也因此绝了后。

  而元稹我们之前也说过,韦丛曾生下6个孩子,但是历史上并没有任何关于元稹孩子的记载。

  那么是否说明他的孩子都夭折了呢?不然他也不会举“邓攸无子”这个例子。

  


  而潘岳我们也知道,是魏晋出了名的美男子,同时也是难得一见的痴情人。

  他在妻子死后,写下《悼亡诗三首》,而自他之后,“悼亡”便成了夫悼妻的专用题材。

  元稹引用潘岳的例子,可见他对妻子的深切怀念。

  正因这样悲痛,所以在接下来的一联,他才会写到“同穴窅冥”。

  可是他也明白,即使死后同葬,也不代表来生真的还能再续前缘。

  最后的他不禁发出了“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这一联也是最为人称道之处,将他对妻子的一片真情写到了极致。

  他在向妻子表明心迹:我将永永远远地思念你,以“终夜长开眼”,来报答你生前的付出。

  


  全诗写的很是哀婉缠绵,尤其是最后一句,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对妻子的深情厚意,读来催人泪下。

  可惜的是,即使他的悼亡诗写得再感人,也改变不了他是渣男的事实。

  在韦丛死后不到一年,他便另娶新人。

  原本妻子死后,丈夫续娶,无可厚非,但是一般人都会等到一年后,可是元稹嘴里说着“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却转头便恋上他人。

  如此说一套做一套,后人说他渣不是没有道理的。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罢弊务思归故国寄知友

唐代 元稹

如今欲种韩康药,未卜云山第几峰。

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十八时作)

唐代 元稹

静习狂心尽,幽居道气添。神编启黄简,秘箓捧朱签。
烂熳烟霞驻,优游岁序淹。登坛拥旄节,趋殿礼胡髯。
醮起彤庭烛,香开白玉奁。结盟金剑重,斩魅宝刀铦。
禹步星纲动,焚符灶鬼詹。冥搜呼直使,章奏役飞廉。
仙籍聊凭检,浮名复为占。赤诚祈皓鹤,绿发代青缣。
虚室常怀素,玄关屡引枮。貂蝉徒自宠,鸥鹭不相嫌。
始悟身为患,唯欣禄未恬。龟龙恋淮海,鸡犬傍闾阎。
松笠新偏翠,山峰远更尖。箫声吟茂竹,虹影逗虚檐。
初日先通牖,轻飔每透帘。露盘朝滴滴,钩月夜纤纤。
已得餐霞味,应嗤食蓼甜。工琴闲度昼,耽酒醉销炎。
几案随宜设,诗书逐便拈。灌园多抱瓮,刈藿乍腰镰。
野鸟终难絷,鹪鹩本易厌。风高云远逝,波骇鲤深潜。
邸第过从隔,蓬壶梦寐瞻。所希颜颇练,谁恨突无黔。
思拙惭圭璧,词烦杂米盐。谕锥言太小,求药意何谦。
语默君休问,行藏我讵兼。狂歌终此曲,情尽口长箝。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代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春声

唐代 元稹

我自东归日,厌苦春鸠声。作诗怜化工,不遣春声生。
及来商山道,山深气不平。春秋两相似,虫豸百种鸣。
风松不成韵,蜩螗沸如羹。岂无朝阳凤,羞与微物争。
安得天上雨,奔浑河海倾。荡涤反时气,然后好晴明。

茅舍

唐代 元稹

楚俗不理居,居人尽茅舍。茅苫竹梁栋,茅疏竹仍罅。
边缘苫岸斜,诘屈檐楹亚。篱落不蔽肩,街衢不容驾。
南风五月盛,时雨不来下。竹蠹茅亦干,迎风自焚灺。
防虞集邻里,巡警劳昼夜。遗烬一星然,连延祸相嫁。
号呼怜谷帛,奔走伐桑柘。旧架已新焚,新茅又初架。
前日洪州牧,念此常嗟讶。牧民未及久,郡邑纷如化。
峻邸俨相望,飞甍远相跨。旗亭红粉泥,佛庙青鸳瓦。
斯事才未终,斯人久云谢。有客自洪来,洪民至今藉。
惜其心太亟,作役无容暇。台观亦已多,工徒稍冤咤。
我欲他郡长,三时务耕稼。农收次邑居,先室后台榭。
启闭既及期,公私亦相借。度材无强略,庀役有定价。
不使及僭差,粗得御寒夏。火至殊陈郑,人安极嵩华。
谁能继此名,名流袭兰麝。五袴有前闻,斯言我非诈。

忆醉

唐代 元稹

自叹旅人行意速,每嫌杯酒缓归期。
今朝偏遇醒时别,泪落风前忆醉时。
元稹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610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