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元稹啊,是君本风流,还是卿本多情?

元稹啊,是君本风流,还是卿本多情?

  


  最早知道元稹,是因为白居易。

  诗人们的友情夹在诗歌里被历史和百姓传诵。

  慈恩寺里,白居易与李健同游,期间不忘出使东川的元稹,寄信道: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做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正可谓一分明月两分闲愁,千里之外的元稹在同一天晚上写下了《梁州梦》: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元稹《梁州梦》

  我心醉于元白“两叶浮萍大海中”的友情,感叹他们远隔千里的心有灵犀,不由得想细细了解这位才子,翻过小传几本,生平如何我记得不大清楚了,我只记得那首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这是一份沉重的爱情,是纵使阅遍千山,仍欢喜不改的深情。

  我好奇了,元稹那令人心折的爱情。

  诗人的爱,在笔下,在纸上,我亦只能从字里行间,窥探几分元微之的风流韵事。

  《会真记》| 缘君一梦不曾醒

  鲁迅先生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

  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元稹还是个一无所有的读书人,也是那个温茂俊秀的张生,赴蒲州任小职后,结识了命运里的莺莺。

  一切美好得像是梦。

  他败在姑娘“垂鬟接黛,双脸销红”的美色之下,得利于丫鬟红娘之功,辅以自身八斗之才,终将这朵美色揽入怀中。历史中,莺莺亦为其“朝隐而出,暮隐而入”,暗许心事于花墙之下,流云之端。

  然莺莺虽家境富有,却无权无势,与元稹的仕途一道并无助益。少年人正是满腔凌云壮志的时候,怎么会被男女之情羁绊脚步?

  贞元十六年,元稹赴长安再试科举。(《莺莺传》云“张生俄以文调及期,又当西去。”)自此以后,张生与莺莺缘尽情断,往昔种种皆化作梦幻泡影。他怔然从中惊醒,跌入这繁花迷眼又令他倍感伶仃的滚滚红尘。许是出于愧疚,许是起于怀念,元稹以自身为型,创作《会真记》,又名《莺莺传》,成为后来《西厢记》的前身。

  《遣悲怀》|贫贱夫妻百事哀

  《韦丛志》云:“选婿得今御史河南元稹,稹时始以选校书秘书省中。”

  贞元十八年,元稹科举落榜,仕途失意,情场得意。时任太子少保的韦夏卿,十分赏识元稹的才华,后以幺女许之。

  这场婚姻有很大的政治成分,元稹本意只想借乘龙快婿之便平步青云,婚后却与妻子韦丛产生了深厚感情。她是太子少保最偏怜的季女,心甘情愿下嫁一个穷酸书生。从千金变作凡妇,本该吟咏风月阳春白雪的人儿,甘心为他煮粥炉上浣衣井旁。她会为了他拔钗换酒,捧杯君前。纵有柴米油盐的磋磨,心中仍是一片风光霁月。

  许是老天总不见得人遂愿,“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夜风从前庭吹到后院,从未停歇,随风沙沙的梧叶,青了绿,绿了黄,廊上白纱取,树下红颜殁。

  唐宪宗元和四年,元稹升任监察御史,韦丛却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七岁。

  佳人犹存乎?这是第几个年头了呢?

  如今他已从青衫破败的落魄子变作袍芴加身的人上人,她却早已化为尘土,纵有十万俸钱,他能补偿她的不过一堆纸灰。

  哦,还有笔墨几许。

  


  浮生诸种已成旧事,佳人音貌,胸中犹存,他心中早已堆满思念,结出诗句。在这三月的清晨,他提笔挥毫,让她在几页卷帙素笺中短暂地归家: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遣悲怀三首》

  《春望词》| 深情赋与明月空

  除去与莺莺情窦初开的纠缠,与妻子情深不寿的相守,据传元稹还与著名女诗人薛涛有一段无疾而终的缠绻。

  唐元和四年,元稹奉命出使地方,约薛涛在梓州相见,二人相见恨晚,此时元稹三十一岁,丰神俊朗才情动人,薛涛四十二岁,风韵绰约聪慧温婉。十一岁的年龄之差没有隔断他们的感情,二人谈诗议政,情意渐浓。

  可惜又是好景不长,元稹弹劾东川节度使严砺,得罪权勋,被调往洛阳,自此与薛涛关山永隔。

  两人只得鸿雁传情,薛涛写诗喜欢四言绝句,为此专门对当地造纸工艺加以改造,纸染桃红,裁为窄笺,专用以寄托情思,这种小笺流传深远,后人称为“薛涛笺”。

  情深意浓随着时间流逝,也渐渐稀薄起来了。薛涛出身乐籍,对元稹的仕途有害无利,二人注定是个劳燕分飞的结局。

  


  薛涛终是沉稳的,不闹不扰,她的爱与恨,幽怨与渴望,化作笔下香墨,蜿蜒出一首《春望词》: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薛涛《春望词》

  又有人考证说,元稹与薛涛的纠葛并无其事。

  究竟事情的真相如何,后人亦无从得知。

  唐文宗大和五年七月二十二日,元稹暴病,次日于镇署去世,时年五十三,死后被追赠为尚书右仆射,好友白居易为其撰写墓志。

  风流太多,便成为诟病。才子的一生就这么落幕了,连同他的功名政绩,恩怨情仇,都湮没于一捧黄土之下,只留史家册上几行文字、百姓口头几段韵事给后世琢磨。

  青史烟云缭绕,不肯给后人窥得一角,我们只能从几笔记载,去触碰这位唐朝的风流公子。

  他风流与否,功名如何,无人能定论,却又引得后人争相评说。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使东川。南秦雪

唐代 元稹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才见岭头云似盖,
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书乐天纸

唐代 元稹

金銮殿里书残纸,乞与荆州元判司。
不忍拈将等闲用,半封京信半题诗。

缘路

唐代 元稹

总是玲珑竹,兼藏浅漫溪。沙平深见底,石乱不成泥。
烟火遥村落,桑麻隔稻畦。此中如有问,甘被到头迷。

秋相望

唐代 元稹

檐月惊残梦,浮凉满夏衾。蟏蛸低户网,萤火度墙阴。
炉暗灯光短,床空帐影深。此时相望久,高树忆横岑。

小胡笳引(桂府王推官出蜀匠雷氏金徽琴请姜宣弹)

唐代 元稹

雷氏金徽琴,王君宝重轻千金。三峡流中将得来,
明窗拂席幽匣开。朱弦宛转盘凤足,骤击数声风雨回。
哀笳慢指董家本,姜生得之妙思忖。泛徽胡雁咽萧萧,
绕指辘轳圆衮衮。吞恨缄情乍轻激,故国关山心历历。
潺湲疑是雁鸊鹈,砉騞如闻发鸣镝。流宫变徵渐幽咽,
别鹤欲飞猿欲绝。秋霜满树叶辞风,寒雏坠地乌啼血。
哀弦已罢春恨长,恨长何恨怀我乡。我乡安在长城窟,
闻君虏奏心飘忽。何时窄袖短貂裘,胭脂山下弯明月。

酬乐天叹穷愁见寄

唐代 元稹

病煎愁绪转纷纷,百里何由说向君。老去心情随日减,
远来书信隔年闻。三冬有电连春雨,九月无霜尽火云。
并与巴南终岁热,四时谁道各平分。
元稹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610篇诗文

诗人元稹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