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元稹:乐天,此生得你一知己,足矣!

元稹:乐天,此生得你一知己,足矣!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知己,友情的最高境界。古住今来,人们向往真诚的友谊,讴歌真挚的友情,以有知己为荣,为有知己而欢唱。

  唐人王勃对杜少府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高适对董大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李太白对友人说:“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而今天我们要谈的,是中唐时期的两位诗人。他们同时进士及第,共同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创作理论,提倡用新题写时事,发起“新乐府运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就是白居易和元稹,后人称两人为“元白”。

  因共同的诗歌理念,又有相似的政治主张,二人成为莫逆之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除了像寻常朋友一样,宴饮游乐、秉烛夜谈。两人之间的友谊更多是通过诗歌来唱和往来:有时是谈论对时局的看法,有时是对诗歌创作的探讨,有时是表达相互的思念。两人共同落难时,更是通过诗歌互相鼓励和慰藉。

  你的小心思,我懂

  元白两人在诗歌唱和中,甚至达到了心有灵犀的程度。

  元和四年(809年),元稹作为新任的监察御史出使剑南东川。初入官场的他,意气风发,心系百姓,一心报效国家。他大胆劾奏不法官吏,平反许多冤案,得到民众的欢迎和赞誉。

  忙碌之余,亲情难忘。元稹时时惦念家中的妻子。从长安出发告别妻子时,曾经承诺完成公事尽快返乡,然而没想到的是,东川官场污秽浑浊,监狱案情纷繁复杂。长安一别,已过三月,回程之日仍然无法预料。

  三月的最后一天,他登上江边望驿台。遥望长安,千般思绪涌上心头,写下了对爱妻的告白《使东川,望驿台》:

  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

  说不尽的愧疚,说不尽的爱意,说不尽的思念,说不尽的期望。无奈的是,春日已尽,公务在身,有家却不得回!

  深情的告白打动的不只是家中的爱妻,更有知心的朋友。你的小心思,我懂!白居易的和诗说明了一切。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只有深厚的友谊才能揣摩出朋友的心理:你的思念不只属于你,更深的思念牵挂还有家中的妻子。同日的春光里,你们相互的思念胜过这绚烂的春色。

  


  你的苦难,我跟你一起扛

  元稹因才华出众,性格豪爽,不为朝廷所容,屡屡遭受贬谪。

  元和十年(815年)三月,元稹“一身骑马向通州”,被贬出任通州司马,期间他“垂死老病”,几近死去。

  同年,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遭权贵记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元稹听闻后非常震惊,当时他身患重病,但仍挣扎坐起,写下了《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灯、风、窗本为无情物,但在诗中却被描写成残灯昏暗、暗风吹窗、寒窗侵雨。正是因为有对好友的牵挂,有对好友的遭受不公的震惊,有与好友感同身受的经历,才会将情移入景中,以景达情,让人读后深深体会到二人的友情之深,不由得为白居易鸣不平。

  而此时,白居易正乘舟前往江州。旅途中,他时刻怀念远在通州的元稹,并将这种惦念之情寄托到阅读元稹的诗卷中。

  一个深秋的夜晚,白居易坐在风吹浪打的小船中,品读元稹的诗,直到看得眼睛疼了,天还未亮。他停下读诗,独坐在黑暗里思念朋友……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永别后,有我无尽的思念

  因长期遭贬谪,加之爱妻早逝,元稹身体与精神受到很大摧残。大和五年(839年),他在长安暴病去世,时年五十三岁。白居易为之题写墓志铭。

  九年后,古稀之年的白居易夜里梦见了元稹:两人一同出游,畅谈天下大事、痛斥官场污浊、嘲笑魑魅小人……然而一梦醒来,早已物是人非,好友深埋九泉之下,一起吟诗欢游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不禁老泪纵横,写下了感人的悼亡之作《梦微之》: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之。”,“元白”这对铁的知己,用他们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友情不老的传奇。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杂忆五首

唐代 元稹

今年寒食月无光,夜色才侵已上床。
忆得双文通内里,玉栊深处暗闻香。
花笼微月竹笼烟,百尺丝绳拂地悬。
忆得双文人静后,潜教桃叶送秋千。
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
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
山榴似火叶相兼,亚拂砖阶半拂檐。
忆得双文独披掩,满头花草倚新帘。
春冰消尽碧波湖,漾影残霞似有无。
忆得双文衫子薄,钿头云映褪红酥。

酬乐天喜邻郡(此后并越州酬和并各次用本韵)

唐代 元稹

蹇驴瘦马尘中伴,紫绶朱衣梦里身。符竹偶因成对岸,
文章虚被配为邻。湖翻白浪常看雪,火照红妆不待春。
老大那能更争竞,任君投募醉乡人。

遣春十首

唐代 元稹

晓月笼云影,莺声馀雾中。暗芳飘露气,轻寒生柳风。
冉冉一趋府,未为劳我躬。因兹得晨起,但觉情兴隆。
久雨怜霁景,偶来堤上行。空濛天色嫩,杳淼江面平。
百草短长出,众禽高下鸣。春阳各有分,予亦澹无情。
镜皎碧潭水,微波粗成文。烟光垂碧草,琼脉散纤云。
岸柳好阴影,风裾遗垢氛。悠然送春目,八荒谁与群。
低迷笼树烟,明净当霞日。阳焰波春空,平湖漫凝溢。
雪鹭远近飞,渚牙浅深出。江流复浩荡,相为坐纡郁。
暄寒深浅春,红白前后花。颜色讵相让,生成良有涯。
梅芳勿自早,菊秀勿自赊。各将一时意,终年无再华。
高屋童稚少,春来归燕多。葺旧良易就,新院亦已罗。
俯怜雏化卵,仰愧鹏无窠。巢栋与巢幕,秋风俱奈何。
撩乱扑树蜂,摧残恋房蕊。风吹雨又频,安得繁于绮。
酒杯沉易过,世事纷何已。莫倚颜似花,君看岁如水。
绕郭高高冢,半是荆王墓。后嗣炽阳台,前贤甘荜路。
善恶徒自分,波流尽东注。胡然不饮酒,坐落桐花树。
花阴莎草长,藉莎闲自酌。坐看莺斗枝,轻花满尊杓。
葛巾竹稍挂,书卷琴上阁。沽酒过此生,狂歌眼前乐。
梨叶已成阴,柳条纷起絮。波绿紫屏风,螺红碧筹箸。
三杯面上热,万事心中去。我意风散云,何劳问行处。

闺晚

唐代 元稹

红裙委砖阶,玉爪kO朱橘。素臆光如砑,明瞳艳凝溢。
调弦不成曲,学书徒弄笔。夜色侵洞房,春烟透帘出。

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词三首(膳部员外时作)

唐代 元稹

国付重离后,身随十圣仙。北辰移帝座,西日到虞泉。
方丈言虚设,华胥事眇然。触鳞曾在宥,偏哭堕髯前。
天宝遗馀事,元和盛圣功。二凶枭帐下,三叛斩都中。
始服沙陀虏,方吞逻逤戎。狼星如要射,犹有鼎湖弓。
月落禁垣西,星攒晓仗齐。风传宫漏苦,云拂羽仪低。
路隘车千两,桥危马万蹄。共蹉封石检,不为报功泥。

公安县远安寺水亭见展公题壁漂然泪流因书四韵

唐代 元稹

碧涧去年会,与师三两人。今来见题壁,师已是前身。
芰叶迎僧夏,杨花度俗春。空将数行泪,洒遍塔中尘。
元稹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610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