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思五首·其四
作者:[唐]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关于作者 -
元稹,字微之。唐代诗人、文学家。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
“贫贱夫妻百事哀”。许多文章都会引用这句诗,甚至,有文化的夫妻吵架的时候,也会在感慨时提到它。久而久之,大家对这句诗的理解就变成了:贫困潦倒的夫妻,事事都不顺利。言外之意:日子过成这样,夫妻俩的感情也不会太好。
其实,这是对这句诗的最大的误解。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元稹的悼亡诗《遣悲怀》,是元稹对亡妻最深切的怀念之作。完整的上下句是:“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因为诗中饱含深情,充满追思伤怀的情感,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一首杰出的悼亡诗。
元稹字微之,洛阳人。他一生有很多文学作品,诗歌的成就最大,他和唐代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是好朋友,两个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被后人并称为“元白”。他一生比较波折,仕途并不顺利,几次被贬,情感经历也比较丰富。诗歌也就成了他抒怀胸臆、化解人生忧愁悲苦,唱和友谊,寄托情感的方式。
元稹的《离思》中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也是家喻户晓。电影《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里就引用了这句诗,随着这部电影的流传,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句诗,也知道了元稹。
看题目就能明白,《离思》是悼亡诗,也是元稹写给妻子的。既然,元稹给爱妻写了这么多诗,表达对她的深切怀念,那元稹诗里的这位妻子是谁呢?
他的妻子叫韦丛,比元稹小四岁,是京兆尹韦夏卿的幼女、掌上明珠。京兆尹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官衔还是很大的。韦丛自幼在优越的环境中生长,识大体,通诗赋,还会做家务,聪慧贤良。
当时,韦夏卿周围门客云集,而元稹还是个无名小卒,但是不知是什么机缘巧合,韦夏卿很赏识元稹的才华,就把自己的爱女嫁给了元稹。尽管元稹后来步入仕途,但是他和韦丛在一起的时候,官阶并不高,因此日子过得很清苦,但是夫妻之间却很恩爱。韦丛不嫌弃元稹贫穷,尽心尽力操持家务,是很贤惠的妻子。
婚后第七年,韦丛因病去世,元稹悲痛异常,追忆往昔,为亡妻写下一系列的悼亡诗。咱们前面说到的《遣悲怀》共有三首。第一首,深情追忆了自己和妻子的清苦生活,妻子是富贵名门备受疼爱的幼女,跟着元稹过朝不饱、夕不暖的日子,也丝毫没有怨言。第二首抒发了韦丛去世后,诗人的哀思。“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就是整首诗的最后一句,这句话是说:夫妻死别,天人两隔,虽然是不能避免的,但是对于共同经历疾苦,共患难的夫妻来说,想起许多往事,简直让人悲痛欲绝。
这句诗里饱含元稹对亡妻深深的愧疚之情和极度的思念。因为妻子活着的时候,诗人没让她过一天好日子,等诗人的境遇好起来了,妻子也永远离开人世了。第三首,写了由妻子的死得出的感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诗人日夜不眠,来报答妻子生前与自己共同承受的苦难。世间最深的情感,也不过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