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元稹和崔莺莺:千万别为了负心男自杀,他过得好着呢

元稹和崔莺莺:千万别为了负心男自杀,他过得好着呢

  最近连续几起女子为负心男跳楼事件。先是合肥“女记者殉情跳楼,因第三者插足”,后是南昌“一女子陪丈夫和小三去产检,从28楼跳下”。

  咦?

  跳楼的怎么不是犯了错的渣男和小三,而是无辜的你们呢?

  渣男当然该谴责,但是为了个渣男连命都不要了,突然让我对你的整个人生有了深深的质疑。

  就说南昌那位姐姐,你娘家抵押房产帮助渣男开KTV,小三怀孕了要进门,你就一怒自杀,请问你留下两个小孩是准备让可能顺利转正的小三后娘欺负的么?请问你娘家的财产是要继续供养渣男小三的幸福生活么?请问你为了一个男人就把孝顺父母、抚养子女、同时作为一个公民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义务都全部放弃了么?

  人生如此丰富,又不是只有一个渣男……

  为你痛哭心碎的是抚养你长大的父母,手足情深的兄妹,依恋深重的子女,唯独不是——正在一边偷笑感谢你成全他们幸福人生的渣男和小三。

  只占你人生一部分的男人做了错事,真的值得你用全部的生命去抗议吗?

  愚昧、可悲、生活狭隘、性格偏激。

  你理该拿回你的财产(法律保护的是你而不是小三好么),养好你的孩子,过出明媚的第二春啊!

  对渣男和小三最大的报复,就是在保护好自己的权益、彻底分开之后,过得美好灿烂,一回首云淡风轻,让他们觉得他们在你的人生中算个PI啊!

  可能你是想用自杀,让渣男余生都活在自责里。

  但可惜,说真的,渣男之所以成为渣男,在于他的思想体系跟你完全不一样,人家不但全无自责,说不定还活得好着呢。

  让我们看看历史上最有名的渣男——元稹。

  人家不但始乱终弃,还洋洋自得的把这段情史写进了小说《莺莺传》里,用语香艳,千百年来让人津津乐道,被后代文人不断改编。

  几百年后演变成了大名鼎鼎的《西厢记》。

  咦,你要说,西厢记不是喜剧吗?

  估计是历代诸多文人实在看不惯元稹的为人,又心疼崔莺莺可怜,才改成了一个喜大普奔的结尾。

  事实上,元稹23岁的时候遇到17岁的远房表妹双文,私通之后,就把她抛弃了。

  莺莺,叠字,不就是“双文”吗?

  元稹只是个穷书生,寄居在舅舅家,小时候书都读不起,是母亲郑氏手把手教他读书的。

  而双文是个真正的白富美,家中奴仆财宝甚多,还特别有才,诗写得好,琴也弹得好。

  元稹和双文有交集,是因为崔双文的母亲和元稹的母亲是同族,当时崔的父亲去世,一家人暂居蒲州,有宦官放纵军队抢劫民间财物,而元稹正好与军队的将领认识,请他派兵保护崔家,使得双文一家幸免于难。在双文拜谢元稹的时候,23岁的处男元稹瞬间被她的无双美貌给击中了。

  元稹求双文的小丫头红娘去帮忙勾搭一下,红娘反问,你为什么不明媒正娶呢?

  元稹说:“数日来,行忘止,食忘饱,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

  就是说,我这几天为了你家小姐饭都吃不下,要是等我明媒正娶,估计要三个多月,那我早就饿死了!

  我的神啊,要是一个男的跟你说,我如果等到跟你结婚那天才跟你上床,我就会死的,所以我们先不考虑结婚,先把后面的事办了吧……

  你信吗?

  可惜红娘特别天真,不但信了,还指点他,我家小姐特别喜欢诗文,你多写点情诗去勾搭她吧。

  此举果然一击必中,两人就在一起了。

  不久元稹进京赶考,双文给他写信,给他寄东西,希望他不要负心,还要保重自己的身体。

  “玉环一枚,是儿婴年所弄,寄充君子下体所佩。玉取其坚润不渝,环取其终使不绝。兼乱丝一絇,文竹茶碾子一枚。此数物不足见珍,意者欲君子如玉之真,弊志如环不解,泪痕在竹,愁绪萦丝,因物达情,永以为好耳。心迩身遐,拜会无期,幽愤所钟,千里神合。千万珍重!春风多厉,强饭为嘉。慎言自保,无以鄙为深念。”

  送的几样东西,都是经过深思熟虑、饱含深意的,可见崔双文对元稹用情至深。

  元稹把这封信给朋友们传看,闹得沸沸扬扬的。然后没有给她回信,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试想崔双文小姐内心受到的一万点伤害。

  有人问元稹,你为什么不继续和她在一起呢?

  渣男元稹的说法是:自古貌美的人都是妖孽,一有机会就要危害人类的。我不能被她危害,所以就不来往了。

  这理由特别正义有没有!

  他还写下《古决绝词三首》,主观臆断自己不在双文身边,那双文很可能就让别人占有了,“我自顾悠悠而若云,又安能保君皑皑之如雪”,甚至还自鸣得意地说“幸他人之既不我先,又安能使他人终不我夺”(幸亏我先在别人之前占有你了,又怎麼能保证你不被别人占有了呢)……

  然而,真正的原因是元稹这次赴京赶考的时候受到了当时三品大员韦夏卿的赏识。韦家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元稹从此天天都和韦家子弟厮混在一起,关键是,韦家还有一个没出嫁的19岁女孩韦蕙丛。

  不久,元稹如愿以偿的娶到了韦蕙丛,仕途开始有了起色。而崔双文父亲早逝,富则富矣,家族早已没落,甚至还需要元稹的保护,两位女子地位对比可见一斑。

  几年后,韦蕙丛去世,元稹为她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动人诗句。还写了《遣悲怀》三首,历数妻子作为一个大家闺秀为他辛苦持家的艰辛。

  小时候读到这些诗,心想元稹真是一个大大的忠贞男子。既然说“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估计也不会再娶了。

  然而,事实证明小女孩真的好好骗!

  在韦蕙丛还活着的时候,元稹到四川去出差,四川当时有个名妓薛涛(也是个有故事的人,以后有时间另说),人美善诗,比元稹大十岁,当时已经四十岁了。元稹主动跑去跟当地的官员说很想见一见什么的。地方官一听御史大人提出要求,哪敢不从?

  然后才子佳人,开展了为期一年轰轰烈烈的姐弟恋,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歌……

  韦蕙丛死后不到一年,元稹觉得枕边寂寞,立马娶了小妾安仙嫔,生了许多儿女,后来又续娶了另一位高官之女裴柔之,与其诗文互答,过得挺好。

  此外还有一些与妓女的二三事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啦。

  在唐朝出名的文人里,元稹算是混得好的,一度官至宰相。被当时的皇帝喜欢得不得了,犯了错也就轻轻责罚一下,走个形式而已。就算被罢黜了,也是去的绍兴这种好地方,天天写诗,游山玩水,美滋滋的。

  真正的人生赢家有没有?

  不过元稹的人品?那就只能呵呵了。

  一开始,吃了宦官的亏。有次在驿站,元稹先到,住了一个好的房间,当时的大宦官仇士良后到,让他把房间让出来,他不肯,被仇派人狠狠打了一顿、占了房间。这件事闹到皇帝那里,宦官啥事没有,他就吃了大亏。

  从此之后,他学乖了,开始依附宦官,仕途顺利。以至当时别的大臣们在吃西瓜,他走了进来,就有人故意挥手说:“哪来的绿头苍蝇,混到这里来了?”

  他还特别记仇。他十五六岁时参加明经科考试出身(跟进士科相比受时人轻视),去见诗人李贺,李贺觉得一个明经出身的人我跟你有啥可说的,不见。多年之后,等他当了礼部郎中,正好管科举这块,李贺就被他找了个莫名其妙的借口(李贺的父名晋肃,“晋”与进士的“进”相讳),不允许参加考试。

  既然年轻时受过李贺的气,那你倒是对别人好点啊,但是他对人也很是傲慢。贾岛把自己的诗作献给元稹,元稹根本不答理他,连话也不回。

  而被元稹无情抛弃的崔双文,也就是莺莺,后来过得怎么样呢?

  她没有自杀。

  她嫁了人。

  渣男元稹那时候都娶了老婆了,还跑去崔双文家里,跟她老公说,我是她表兄,想见见她。

  神啊,始乱之,终弃之,又撩之,还当着人老公的面?

  渣男的自我果然不是一般的强大啊。

  崔小姐的老公很淡定(元稹之前不但拿着信到处炫耀,还为崔双文写了好多诗歌,有的描述幽会全过程,用语露骨,而且元稹偏偏是个大诗人,作品流传甚广,崔小姐知书达理的,老公再怎么差也不会是文盲,不可能完全不知情吧),就让人去请老婆出来,崔双文态度很坚决,就是不见。

  几次三番遭到拒绝之后,元稹居然表现得特别失落,特别怨恨。

  估计他的心理活动是:我这么帅气这么厉害这么才华横溢这么难忘旧情大老远跑来见你,你居然还好意思不见我?让我脸往哪搁?

  崔双文就写了首诗给他说:“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当时抛弃我了,现在有什么好说的,回去好好对你老婆吧。

  可谓是拿得起放得下,从此就与元稹再也没有往来了。

  我想特别指出的是,崔双文与元稹这次见面,都是在她老公眼皮子底下进行的,说明他老公不但知情,而且大度,并且对崔双文无比信任,要不,怎么会让人叫她出来见面还容忍她写诗给旧情人呢?

  可见崔双文小姐的最终结局还是蛮幸福的。

  为爱自杀的女同胞们,一千年前的古人都比你看得开、有志气、过得好哦!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饮致用神麹酒三十韵

唐代 元稹

七月调神麹,三春酿绿醽。雕镌荆玉盏,烘透内丘瓶。
试滴盘心露,疑添案上萤。满尊凝止水,祝地落繁星。
翻陋琼浆浊,唯闻石髓馨。冰壶通角簟,金镜彻云屏。
雪映烟光薄,霜涵霁色泠。蚌珠悬皎皛,桂魄倒瀴溟。
昼洒蝉将饮,宵挥鹤误聆。琉璃惊太白,钟乳讶微青。
讵敢辞濡首,并怜可鉴形。行当遣俗累,便得造禅扃。
何惮说千日,甘从过百龄。但令长泛蚁,无复恨漂萍。
胆壮还增气,机忘反自冥。瓮眠思毕卓,糟籍忆刘伶。
仿佛中圣日,希夷夹大庭。眼前须底物,座右任他铭。
刮骨都无痛,如泥未拟停。残觞犹漠漠,华烛已荧荧。
真性临时见,狂歌半睡听。喧阗争意气,调笑学娉婷。
酩酊焉知极,羁离忽暂宁。鸡声催欲曙,蟾影照初醒。
咽绝鹃啼竹,萧撩雁去汀。遥城传漏箭,乡寺响风铃。
楚泽一为梗,尧阶屡变蓂.醉荒非独此,愁梦几曾经。
每耻穷途哭,今那客泪零。感君澄醴酒,不遣渭和泾。

八骏图诗

唐代 元稹

穆满志空阔,将行九州野。神驭四来归,天与八骏马。
龙种无凡性,龙行无暂舍。朝辞扶桑底,暮宿昆仑下。
鼻息吼春雷,蹄声裂寒瓦。尾掉沧波黑,汗染白云赭。
华輈本修密,翠盖尚妍冶。御者腕不移,乘者寐不假。
车无轮扁斫,辔无王良把。虽有万骏来,谁是敢骑者。

曹十九舞绿钿

唐代 元稹

急管清弄频,舞衣才揽结。含情独摇手,双袖参差列。
騕褭柳牵丝,炫转风回雪。凝眄娇不移,往往度繁节。

雉媒

唐代 元稹

双雉在野时,可怜同嗜欲。毛衣前后成,一种文章足。
一雉独先飞,冲开芳草绿。网罗幽草中,暗被潜羁束。
剪刀摧六翮,丝线缝双目。啖养能几时,依然已驯熟。
都无旧性灵,返与他心腹。置在芳草中,翻令诱同族。
前时相失者,思君意弥笃。朝朝旧处飞,往往巢边哭。
今朝树上啼,哀音断还续。远见尔文章,知君草中伏。
和鸣忽相召,鼓翅遥相瞩。畏我未肯来,又啄翳前粟。
敛翮远投君,飞驰势奔蹙。罥挂在君前,向君声促促。
信君决无疑,不道君相覆。自恨飞太高,疏罗偶然触。
看看架上鹰,拟食无罪肉。君意定何如,依旧雕笼宿。

泛江玩月十二韵

唐代 元稹

楚塞分形势,羊公压大邦。因依多士子,参画尽敦厖。
岳璧闲相对,荀龙自有双。共将船载酒,同泛月临江。
远树悬金镜,深潭倒玉幢。委波添净练,洞照灭凝釭.
阗咽沙头市,玲珑竹岸窗。巴童唱巫峡,海客话神泷。
已困连飞盏,犹催未倒缸。饮荒情烂熳,风棹乐峥摐。
胜事他年忆,愁心此夜降。知君皆逸韵,须为应莛撞。

游三寺回呈上府主严司空时因寻寺…故以诗自诮尔

唐代 元稹

谢公恣纵颠狂掾,触处闲行许自由。举板支颐对山色,
当筵吹帽落台头。贪缘稽首他方佛,无暇精心满县囚。
莫责寻常吐茵吏,书囊赤白报君侯。
元稹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610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