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之前,先给“严君说”的女性友友——特别是正在谈朋友或即将步入婚姻的女性友友——发一个福利,教你一招识别男人,连二维码都无需长按。具体说,就是看这个男人的眼圈:黑如罗志祥,白如特朗普,你就要小心了……
言归正传,话说唐代有个大诗人元稹(zhěn),与白居易齐名,人称“元白”。他外形俊朗,擅长书法、音乐,尤其是诗歌,连皇帝都称他“元才子”。
这个才子,有一副很重很重的黑眼圈……
799年,20岁的元稹在山西当个小官时,保护了一对被官兵抢劫的母女。说来也巧,女主双文(女儿)算起来和他还是老表。三下五除二,元稹很快钓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条美人鱼。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莺莺传》)
这样幽会几个月之后,元稹要去帝都长安(今西安)参加考试了。双文意识到这极可能是最后的吻别,她强颜欢笑:“就算你以后不要我了,我也不会怨恨你。”
痴情之若此,君子复何求?
随后,双文弹奏了一曲《霓裳羽衣序》,在场的人无不落泪。
不专注复习,只专心幽会,这次考试元稹可能中吗?落榜的他给双文写信诉苦。自从分别后,双文常常在夜里哭醒,但她心心挂念的全是元稹,回信叮嘱他“千万珍重,珍重千万”,多吃饭,注意身体……
双文如此痴情,元稹竟然从中找到了感觉,他把回信到处拿给别人看,一喝酒就神侃这段艳遇,以显摆自己的高超“撩技”。
渣男之若此,(陈)冠希怎能比?
802年冬,元稹再次参加贡举;次年春发榜,他考取了书判拔萃科第四等。时任京兆尹(相当于帝都长安市市长)的韦夏卿十分赏识他,把20岁的宝贝女儿韦丛下嫁给了元稹。
这一年,他写下《古决绝词三首》,称“我自顾悠悠而若云,又安能保君皑皑之如雪”,猜测双文已经跟了别人,还自鸣得意“幸亏我抢先得到了双文,否则又怎能保证别人不捷足先登呢”。
结婚第二年,或许是良心不安,或许是难忘初恋女友,元稹以双文为原型,创作了扬名千古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后被元代剧作家王实甫改编为杂剧《西厢记》),小说的前半部分就是他和双文的真实写照。
再说富家小姐韦丛,虽然出身名门,但不慕虚荣;不仅是颜值身材俱佳的美女,而且是通晓诗文的才女。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元稹还很清贫,韦丛却没有半点怨言;元稹忙着科试,她承包了家务。
7年时间,韦丛生了5男1女,可以想见,有孕在身的日子里,她也要操持家务。干不完的活儿,生不完的孩子,这样的生活极大地影响到韦丛的身体健康。她病倒了。
在最需要照顾的时候,韦丛的丈夫元稹在哪儿呢?他借着去四川出差的机会,正和比他大11岁的姐姐薛涛谈恋爱哩!
809年,26岁的韦丛因病去世。元稹闻讯后,不由得念想起韦丛跟着他吃过的苦头,忍不住悲从中来。由于公务在身无法回家,他写了一篇情词痛切的祭文,托人在韦丛灵前代读。下葬那天,元稹情不能已,又写了三首悼亡诗,这就是极负盛名的《遣悲怀三首》。最出名的第二首中“贫贱夫妻百事哀”一句,成为中国文学中对家庭生活最有概括力的名言之一。
终究没能等来丈夫送行的韦丛,永别的身影该是多么落寞,多么孤寂……
此后,元稹写了许多怀念韦丛的诗。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离思·其四》)
用麻友的话解释这首诗的前两句:打过大牌了,就不想打小牌了。
用君子的话解释后两句:虽然已经是百花开,路边的野花我也不采。
《离思·其四》堪称历代悼亡诗第一,从古至今赚足了世人的眼泪,只是:诗是诗,人是人,元稹的姐弟恋才刚刚开始呢!
何况,姐弟恋并不是他撩骚连续剧的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