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薛涛与元稹:爱的太迟,错失太易

薛涛与元稹:爱的太迟,错失太易

  


  

  薛涛,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人。

  薛涛出生于768年,她的人生大部分都在四川度过,居住在浣花溪,喜欢自制粉色小笺写诗。

  薛涛被称为唐朝四大才女之一,自然与其才华分不开,但也不可否认,与当时她作为官妓,交往达官贵人、诗人才子有很大的关系。在其有生之年,做过剑南节度使的官员有十一人,每任官员都与薛涛有交往,并照顾有加。同时,薛涛与当时多名著名的诗人才子有交往,喜欢用诗词相赠唱和,其中有元稹、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等人。

  薛涛与韦皋、元稹的两段感情为其传奇人生增添不少色彩。今天说的是薛涛与元稹之间的姐弟恋爱情故事。

  


  相遇于盛名之下

  薛涛因为自己的文采、美貌得各届剑南节度使的力捧,声名远播,仰慕者众多,而元稹,也不赖,是一位大才子,诗作文章自然不在话下,与当时白居易为好友,两人的诗歌在当时被众多粉丝力追,特别是元稹,其外表英俊,倜傥风流,更深得女粉丝的崇拜。因此,在互相声名远播的情况下,薛涛与元稹之间相互存在敬慕之情,都想认识对方。

  公元809年,薛涛四十二岁,元稹三十一岁。薛涛居住在成都,元稹任监察御史,出使东川。

  即使东川与成都相隔很远一,但距离阻挡不了元稹想认识薛涛的心。元稹拜托司马严绶想办法。于是,两人在严绶的牵线下,在梓州的宴局上相遇了。

  在这次饭局上,薛涛像往常那样应客人要求作诗献唱以活跃气氛,她即兴写了一首诗《四友赞》:

  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

  引书媒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

  四句话用以赞砚、笔、墨、纸四种物品,引得元稹大才子的折服。

  而元稹在初次的表现,温文有礼的谈吐、才华洋溢的文采,也让薛涛对元稹更加倾慕。

  


  相知于寂寞之时

  薛涛经历韦皋的情感后,感情生活处于空白期,总是孤身一人,找不到知心暖已的人,生活平淡如水。而元稹正处于妻子韦丛过逝不久,即使他在诗作上总在怀念妻子,也曾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诗句,但总归是掩盖不了他寂寞的状态。

  于是,两位寂寞的人儿一见钟情、一见倾心,把所有的热情都奔泄出来,使得他们成为相识相知的人。

  相爱于情深之处

  公元809年,四十二岁的薛涛与三十一岁的元稹相爱了,即使相差十一岁,即使身份地位不同,但他们靠着相遇的勇气、相知的热情走上了爱情的旅途。

  薛涛感到前所未有的开心,认为终于找到梦中情人,于是全心全意地把所有的感情献给了元稹,并写了《池上双鸟》的诗向元稹表白自己的情感。这诗是这样写的: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

  从诗句里,薛涛把与元稹未来生活的向往向元稹诉说,是多么希望与元稹晨昏共飞,同心同德,一起生活到老。

  当然,元稹看到薛涛诗作的表白,也领略到了他的心意,也深深地沉醉其中。

  于是,薛涛与元稹开始了同居。即使在当时没名没份在一起,惊起了波涛骇浪,他们也不管,义无返顾在一起,共进共出,挽手游玩,如胶似漆地生活。

  


  相离于无声之中

  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在公元810年二月,薛涛与元稹甜蜜的同居生活因一纸调令而结束。朝廷调令元稹前往京都任命,元稹不得不告别薛涛离开四川成都,因而美好的生活戛然而止。在送别元稹时,薛涛无限伤感,自知自此一别,将难以相见。虽然元稹也承诺将会找时机回成都与她相见,但仍难解离别之痛。

  也许薛涛的预感是对的,在漫长的等待和思念中,薛涛给元稹写去一首诗《寄旧诗与元微之》: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

  月下咏花怜暗淡,雨朝题柳为欹垂。

  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

  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开似好男儿。

  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然而,思念总是赢不过距离。正值壮年的元稹在离开成都、离开了薛涛后,娶了小妾。但小妾不长命,不久死去。在小妾死后,他又遇到当时的流行歌曲天后刘采春。刘采春,同样才情美貌,且青春活力,再次把寂寞的元稹热情激发出来,深深地吸引着他。元稹也许是有意或无意,渐渐地把成都的薛涛遗忘了。

  薛涛在后来也察觉到元稹的情感变化,发出“欲问相思处”的无奈,因此再多的思念也只是在“花开花落时”的无声中流逝,无人回应。于是,他们的爱情在无声的相离中悄然结束。

  薛涛在韦元稹的情感上认识自己的本位,因此,在处理元稹的感情上,即使深爱过,因自己官妓的身份,也将情感与思念逐渐走向平淡,终将走向了淡然。

  薛涛与元稹的爱情,相遇于盛名之下,相知于寂寞之时,相爱于情深之处,相离于无声中,爱得再轰轰烈烈、甜甜蜜蜜,也就只是一场爱得太迟,错失太易的爱情故事罢了!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送晏秀才归江陵

唐代 元稹

长堤纤草河边绿,近郭新莺竹里啼。

春病

唐代 元稹

病来闲卧久,因见静时心。残月晓窗迥,落花幽院深。
望山移坐榻,行药步墙阴。车马门前度,遥闻哀苦吟。

咏廿四气诗 惊蛰二月节

唐代 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㸦矩修。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遣春十首

唐代 元稹

晓月笼云影,莺声馀雾中。暗芳飘露气,轻寒生柳风。
冉冉一趋府,未为劳我躬。因兹得晨起,但觉情兴隆。
久雨怜霁景,偶来堤上行。空濛天色嫩,杳淼江面平。
百草短长出,众禽高下鸣。春阳各有分,予亦澹无情。
镜皎碧潭水,微波粗成文。烟光垂碧草,琼脉散纤云。
岸柳好阴影,风裾遗垢氛。悠然送春目,八荒谁与群。
低迷笼树烟,明净当霞日。阳焰波春空,平湖漫凝溢。
雪鹭远近飞,渚牙浅深出。江流复浩荡,相为坐纡郁。
暄寒深浅春,红白前后花。颜色讵相让,生成良有涯。
梅芳勿自早,菊秀勿自赊。各将一时意,终年无再华。
高屋童稚少,春来归燕多。葺旧良易就,新院亦已罗。
俯怜雏化卵,仰愧鹏无窠。巢栋与巢幕,秋风俱奈何。
撩乱扑树蜂,摧残恋房蕊。风吹雨又频,安得繁于绮。
酒杯沉易过,世事纷何已。莫倚颜似花,君看岁如水。
绕郭高高冢,半是荆王墓。后嗣炽阳台,前贤甘荜路。
善恶徒自分,波流尽东注。胡然不饮酒,坐落桐花树。
花阴莎草长,藉莎闲自酌。坐看莺斗枝,轻花满尊杓。
葛巾竹稍挂,书卷琴上阁。沽酒过此生,狂歌眼前乐。
梨叶已成阴,柳条纷起絮。波绿紫屏风,螺红碧筹箸。
三杯面上热,万事心中去。我意风散云,何劳问行处。

江陵三乃 其一

唐代 元稹

平生每相乃,不省两相知。况乃幽明隔,乃魂徒尔为。

情知乃无益,非乃见何期。今夕亦何夕,乃君相见时。

依稀旧妆服,晻淡昔容仪。不道间生死,但言将别离。

分张碎针线,襵叠故屏帏。抚稚再三嘱,泪珠千万垂。

嘱云唯此女,自叹总无儿。尚念娇且騃,未禁寒与饥。

君复不憘事,奉身犹脱遗。况有官缚束,安能长顾私。

他人生间别,婢仆多谩欺。君在或有托,出门当付谁。

言罢泣幽噎,我亦涕淋漓。惊悲忽然寤,坐卧若狂痴。

月影半床黑,虫声幽草移。心魂生次第,觉乃久自疑。

寂默深想像,泪下如流澌。百年永已诀,一乃何太悲。

悲君所娇女,弃置不我随。长安远于日,山川云间之。

纵我生羽翼,网罗生絷维。今宵泪零落,半为生别滋。

感君下泉魄,动我临川思。一水不可越,黄泉况无涯。

此怀何由极,此乃何由追。坐见天欲曙,江风吟树枝。

蔷薇架(清水驿)

唐代 元稹

五色阶前架,一张笼上被。殷红稠叠花,半绿鲜明地。
风蔓罗裙带,露英莲脸泪。多逢走马郎,可惜帘边思。
元稹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610篇诗文

诗人元稹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