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元稹生命中的三段真爱

元稹生命中的三段真爱

  

image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说元稹不能不先提他的这首著名《离思》之四,诗的大概意思是:经历过大海广阔的人,你不会再被别的水所吸引,经历过巫山云雨般的缠绵,别的景致都称不上云雨了,在花丛信步,没有心思再看那百化争艳,一半是因为笃佛修道,一半是因为忘不了你。

  元稹是唐代大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并是好朋友,曾被世人称为“元白”。

  

image


  说起来元稹的一生文学创作,诗词歌赋胜过了他的仕途道路,官当的虽然不小,却四次遭贬,但为人应该说不错,为官一方颇有政绩,到也深得百姓拥戴。

  最有说道的当然还是他的爱情生涯。

  历史记载上元稹有过三次刻骨铭心的爱情,原配夫人韦丛,那是京兆伊韦夏卿之女,相当于今天市长的闺女,虽说元稹有点攀高的感觉,甚至为了韦丛放弃了崔莺莺,但后来实际证明,他对韦丛的爱才是真爱,而且俩人感悟非常之好,开篇那首诗即是在韦丛过世之后,为她而做。

  怎么在这儿提到了崔莺莺?那不是《西厢记》里的小说人物吗?的确如此,但也许您不知,那小说里的崔莺莺名子虽然是化名,但在元稹的生活里确有其人,因为《西厢记》是后人王实甫所写,而王实甫在写《西厢记》时,他参考的蓝本是元稹所写的《莺莺传》。那记载的就是他在和韦丛结婚前,与莺莺一段爱情。

  

image


  贞元十九年,元稹与白居易同时进入秘书省任校书郎。直接领导就是韦夏卿,那时韦从还没许配人家,元稹意识到这可是攀高枝的好机会,虽然崔莺莺也才貌双,俩相心悦,但求官心切的元稹权衡得失,最后还是娶了韦丛。也许正是觉得对不起莺莺的原因,还或许对初恋的难以忘怀,他以自己的原型,自喻张生,创作了小说《莺莺传》。

  但是,在元稹的爱情生活中,更传为佳话的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的薜涛。

  

image


  薛涛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她制作的“薜涛笺”一直流传到至今。就是把小诗写在纸笺上,随水而漂,有缘人拾之欣赏。薛涛才貌过人,工于诗赋韵律,虽身为乐伎,但心比天高,从心里鄙视贪官污吏,达官贵人。她一生卖艺不卖身,直到了四十二岁那年遇到监察御史的身份元稹,只一面,薛涛就被这位比自己小十一岁的年轻帅哥所吸引。立马以身本许。可惜的是一年多后,元稹后来得罪权贵,调离此处,从此两人劳燕分飞,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早早的无疾而终。

  更可惜的是,元稹英年早逝,在公元831年7月,忽得暴病,一日后便去世,时年才五十三岁,还是好友白居易为其撰写了墓志。

  元稹出生于公元779年己未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我们看看他的姓名卦象。

  《雷山小过》《变卦雷火丰》

  

image


  雷山小过卦世爻官星午火临青龙合年命,元稹为官多年,曾任监察御史、刺史等职,应该说是个不错的清官。但多次因触犯宦官被贬,小过卦也映出他宦海沉浮不如意的一面。

  元稹与白居易是同时代的诗人,也算才华横溢了。尤其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名句,没有那真实的生活经历,没有那艺术才华,没有那喷薄而出的激情,是写不出如此惊人的千古名句。正是他姓名中变卦世爻申金临朱雀之神。朱雀临世爻,文思泉涌,有如神助。

  元稹经历国多次婚姻。他的姓名中是婚姻忌神兄弟爻申金持世当家。

  从元稹的诗词中我们不难看到他对妻子韦氏的真挚的感情和无限的思念。动爻看玄机。初爻辰土临螣蛇动。动变卯木临妻财爻。妻财爻为他的妻子,临螣蛇为缠绵悱恻,感情如胶似漆。曾经缠绵悱恻的浪漫爱情,让元稹刻骨铭心,也让元稹写出振聋发聩的爱情诗词。

  

image


  元稹诗文兼擅,主要成就是在文学上,他《元稹集》存文三十多卷,非常有历史价值,而小说莺莺的形象更是家喻户晓,就连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都说过:“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让多少文人墨客叹不能及。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楚歌十首(江陵时作)

唐代 元稹

楚人千万户,生死系时君。当璧便为嗣,贤愚安可分。
干戈长浩浩,篡乱亦纷纷。纵有明在下,区区何足云。
陶虞事已远,尼父独将明。潜穴龙无位,幽林兰自生。
楚王谋授邑,此意复中倾。未别子西语,纵来何所成。
平王渐昏惑,无极转承恩。子建犹相贰,伍奢安得存。
生居宫雉閟,死葬寝园尊。岂料奔吴士,鞭尸郢市门。
惧盈因邓曼,罢猎为樊姬。盛德留金石,清风鉴薄帷。
襄王忽妖梦,宋玉复淫辞。万事捐宫馆,空山云雨期。
宜僚南市住,未省食人恩。临难忽相感,解纷宁用言。
何如晋夷甫,坐占紫微垣。看著五胡乱,清谈空自尊。
谁恃王深宠,谁为楚上卿。包胥心独许,连夜哭秦兵。
千乘徒虚尔,一夫安可轻。殷勤聘名士,莫但倚方城。
梁业雄图尽,遗孙世运消。宣明徒有号,江汉不相朝。
碑碣高临路,松枝半作樵。唯馀开圣寺,犹学武皇妖。
江陵南北道,长有远人来。死别登舟去,生心上马回。
荣枯诚异日,今古尽同灰。巫峡朝云起,荆王安在哉。
三峡连天水,奔波万里来。风涛各自急,前后苦相推。
倒入黄牛漩,惊冲滟滪堆。古今流不尽,流去不曾回。
八荒同日月,万古共山川。生死既由命,兴衰还付天。
栖栖王粲赋,愤愤屈平篇。各自埋幽恨,江流终宛然。

夜别筵

唐代 元稹

夜长酒阑灯花长,灯花落地复落床。似我别泪三四行,
滴君满坐之衣裳。与君别后泪痕在,年年著衣心莫改。

酬乐天书怀见寄

唐代 元稹

新昌北门外,与君从此分。街衢走车马,尘土不见君。
君为分手归,我行行不息。我上秦岭南,君直枢星北。
秦岭高崔嵬,商山好颜色。月照山馆花,裁诗寄相忆。
天明作诗罢,草草随所如。凭人寄将去,三月无报书。
荆州白日晚,城上鼓冬冬。行逢贺州牧,致书三四封。
封题乐天字,未坼已沾裳。坼书八九读,泪落千万行。
中有酬我诗,句句截我肠。仍云得诗夜,梦我魂凄凉。
终言作书处,上直金銮东。诗书费一夕,万恨缄其中。
中宵宫中出,复见宫月斜。书罢月亦落,晓灯随暗花。
想君书罢时,南望劳所思。况我江上立,吟君怀我诗。
怀我浩无极,江水秋正深。清见万丈底,照我平生心。
感君求友什,因报壮士吟。持谢众人口,销尽犹是金。

鄂州寓馆严涧宅(时涧不在)

唐代 元稹

凤有高梧鹤有松,偶来江外寄行踪。花枝满院空啼鸟,
尘榻无人忆卧龙。心想夜闲唯足梦,眼看春尽不相逢。
何时最是思君处,月入斜窗晓寺钟。

夜花

唐代 元稹

灯照露花何所似,馆娃宫殿夜妆台。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此后江陵时作)

唐代 元稹

昔岁俱充赋,同年遇有司。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
逸骥人翻步,鞲鹰暂脱羁。远途忧地窄,高视觉天卑。
并入红兰署,偏亲白玉规。近朱怜冉冉,伐木愿偲偲。
鱼鲁非难识,铅黄自懒持。心轻马融帐,谋夺子房帷。
秀发幽岩电,清澄隘岸陂。九霄排直上,万里整前期。
勇赠栖鸾句,惭当古井诗。多闻全受益,择善颇相师。
脱俗殊常调,潜工大有为。还醇凭酎酒,运智托围棋。
情会招车胤,闲行觅戴逵。僧餐月灯阁,醵宴劫灰池。
胜概争先到,篇章竞出奇。输赢论破的,点窜肯容丝。
山岫当街翠,墙花拂面枝。莺声爱娇小,燕翼玩逶迤。
辔为逢车缓,鞭缘趁伴施。密携长上乐,偷宿静坊姬。
僻性慵朝起,新晴助晚嬉。相欢常满目,别处鲜开眉。
翰墨题名尽,光阴听话移。绿袍因醉典,乌帽逆风遗。
暗插轻筹箸,仍提小屈卮。本弦才一举,下口已三迟。
逃席冲门出,归倡借马骑。狂歌繁节乱,醉舞半衫垂。
散漫纷长薄,邀遮守隘岐。几遭朝士笑,兼任巷童随。
苟务形骸达,浑将性命推。何曾爱官序,不省计家资。
忽悟成虚掷,翻然叹未宜。使回耽乐事,坚赴策贤时。
寝食都忘倦,园庐遂绝窥。劳神甘戚戚,攻短过孜孜。
叶怯穿杨箭,囊藏透颖锥。超遥望云雨,摆落占泉坻。
略削荒凉苑,搜求激直词。那能作牛后,更拟助洪基。
唱第听鸡集,趋朝忘马疲。内人舆御案,朝景丽神旗。
首被呼名姓,多惭冠等衰。千官容眷盼,五色照离披。
鹓侣从兹洽,鸥情转自縻。分张殊品命,中外却驱驰。
出入称金籍,东西侍碧墀。斗班云汹涌,开扇雉参差。
切愧寻常质,亲瞻咫尺姿。日轮光照耀,龙服瑞葳蕤。
誓欲通愚謇,生憎效喔咿。佞存真妾妇,谏死是男儿。
便殿承偏召,权臣惧挠私。庙堂虽稷契,城社有狐狸。
似锦言应巧,如弦数易欺。敢嗟身暂黜,所恨政无毗。
谬辱良由此,升腾亦在斯。再令陪宪禁,依旧履阽危。
使蜀常绵远,分台更嶮巇.匿奸劳发掘,破党恶持疑。
斧刃迎皆碎,盘牙老未萎。乍能还帝笏,讵忍折吾支。
虎尾元来险,圭文却类疵。浮荣齐壤芥,闲气咏江蓠。
阙下殷勤拜,樽前啸傲辞。飘沈委蓬梗,忠信敌蛮夷。
戏诮青云驿,讥题皓发祠。贪过谷隐寺,留读岘山碑。
草没章台阯,堤横楚泽湄。野莲侵稻陇,亚柳压城陴。
遇物伤凋换,登楼思漫瀰。金攒嫩橙子,瑿泛远鸬鹚。
仰竹藤缠屋,苫茆荻补篱。面梨通蒂朽,火米带芒炊。
苇笋针筒束,鯾鱼箭羽鬐.芋羹真底可,鲈鲙漫劳思。
北渚销魂望,南风著骨吹。度梅衣色渍,食稗马蹄羸。
院榷和泥碱,官酤小麹醨.讹音烦缴绕,轻俗丑威仪。
树罕贞心柏,畦丰卫足葵。坳洼饶t3矮,游惰压庸缁。
病赛乌称鬼,巫占瓦代龟。连阴蛙张王,瘴疟雪治医。
我正穷于是,君宁念及兹。一篇从日下,双鲤送天涯。
坐捧迷前席,行吟忘结綦。匡床铺错绣,几案踊灵芝。
形影同人合,参商喻此离。扇因秋弃置,镜异月盈亏。
壮志诚难夺,良辰岂复追。宁牛终夜永,潘鬓去年衰。
溟渤深那测,穹苍意在谁。驭方轻騕袅,车肯重辛夷。
卧辙希濡沫,低颜受颔颐。世情焉足怪,自省固堪悲。
溷鼠虚求洁,笼禽方讶饥。犹胜忆黄犬,幸得早图之。
元稹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610篇诗文

诗人元稹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