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文人墨客,大多与茶颇有缘分。正因如此,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茶诗。在众多的茶诗中,有这样一首“一至七言诗”别具一格,流传千古: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中国是诗的国度,亦是茶的故乡。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代,茶诗大量涌现。这首独特的宝塔体诗《茶》,是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所作,堪称经典之至。诗在看似游戏的文字中,道出了茶的特性和功能,也道出了茶与诗客、僧家的天然缘分。
“香叶嫩芽”又专爱与“诗客僧家”为伴,让他们在品尝的过程中,忘却尘世的烦恼,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根雕”与“罗织”则写茶叶的炒制与筛选步骤,“铫煎”与“碗转”两句,写出“铫子”煮茶、用“碗”转动漂去水面上的茶沫尘花之类。末四句是全诗题旨所在,“夜后”与“晨前”说茶与晨昏相伴,与朝霞明月相处,夸张手法运用恰到好处。最后两句,点出茶道最高理想境界是:既能够“洗尽古今”,又能展望“醉后”的未来;既能拂去过去的不称心事,又会在忘却中“人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