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瞌睡多。古人有大智慧,三言两语就可以表达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中的心境。如果用这两句俗语来形容一位诗人的心情,实在是太确切不过了。
中唐诗人元稹与白居易齐名,他们也是至交好友。元稹曾经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时间长达五年之久,那种愁闷和辛酸,估计一般人都难以忍受。
不过诗人最终还是没有被朝廷遗忘,元和十年正月,他奉诏回朝,旅途中作《西归绝句》,叙写他在途中与到京后的心情与感受。下面介绍元稹的两首西归绝句,惊喜交加,恍如梦境,令人爱不释手。
西归绝句二首
唐代:元稹
双堠频频减去程,渐知身得近京城。
春来爱有归乡梦,一半犹疑梦里行。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第一首诗写车行途中的感受,渐近长安,诗人不觉惊喜交加,恍如梦中。前两句描写他急迫的心情,“双堠频频减去程,渐知身得近京城。” 双堠不断地后退,回京的路程也逐渐缩短,诗人知道即将接近京城了。
双堠,古代道路中记里程的土堆。诗人不断地数着土堆的数目,心里也在盘算着何时可以到家。最后心里激动,差点数忘记了,但是心里大概知道路程已经不远了。
正所谓“近乡情更怯”,诗人虽然没有明说,但后两句也传出了相似的意境,“春来爱有归乡梦,一半犹疑梦里行。”往常春天到来,总爱有归乡的梦境,这时候还仿佛以为是梦里行。
车行向前,土堆不断地后退,越行越少,意味着路程缩短。而诗人却恍恍惚惚地觉得在梦中,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见其离家之久、思乡之切,更充分表现出多年梦想成为现实的兴奋与喜悦,而往昔贬谪生活的屈辱与辛酸亦寄寓其中。
第二首写水路经过陕西商县东边的武关时,接到友人书信的欢欣。前两句铺叙自己的这段经历,“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五年来的江边生活损伤了容颜,今天伴着春风回到了武关。诗人虽致慨于往昔,但历尽寒冬,毕竟又迎来暖春,于是心中转悲为喜。
后两句进一步抒写喜悦之情,并以景语结束,“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当我对水展读两封京城的书信,小桃树正在开花,遍布商山。
两纸京书,指的是自京城寄来的书信,分别来自祠部员外郎李复言、以及左赞善大夫白居易。尾句即景抒情、以景寓情,桃花开遍商山,这一绚丽的图景,生动地体现出诗人阅信时的内心境界。
纵览元稹的这两首绝句,前诗浓郁深沉,后诗开朗舒畅,各具特色。诗人在外漂泊多年,直把他乡当故乡。他见桃花思故乡、读来信忆过往,如今游子还家,一定是先和亲人共叙别情,然后再与好友痛饮千杯,以解多年来思乡的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