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元稹的两首西归绝句,惊喜交加,恍如梦境,令人爱不释手

元稹的两首西归绝句,惊喜交加,恍如梦境,令人爱不释手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瞌睡多。古人有大智慧,三言两语就可以表达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中的心境。如果用这两句俗语来形容一位诗人的心情,实在是太确切不过了。

  


  中唐诗人元稹与白居易齐名,他们也是至交好友。元稹曾经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时间长达五年之久,那种愁闷和辛酸,估计一般人都难以忍受。

  不过诗人最终还是没有被朝廷遗忘,元和十年正月,他奉诏回朝,旅途中作《西归绝句》,叙写他在途中与到京后的心情与感受。下面介绍元稹的两首西归绝句,惊喜交加,恍如梦境,令人爱不释手。

  


  西归绝句二首

  唐代:元稹

  双堠频频减去程,渐知身得近京城。

  春来爱有归乡梦,一半犹疑梦里行。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第一首诗写车行途中的感受,渐近长安,诗人不觉惊喜交加,恍如梦中。前两句描写他急迫的心情,“双堠频频减去程,渐知身得近京城。” 双堠不断地后退,回京的路程也逐渐缩短,诗人知道即将接近京城了。

  双堠,古代道路中记里程的土堆。诗人不断地数着土堆的数目,心里也在盘算着何时可以到家。最后心里激动,差点数忘记了,但是心里大概知道路程已经不远了。

  


  正所谓“近乡情更怯”,诗人虽然没有明说,但后两句也传出了相似的意境,“春来爱有归乡梦,一半犹疑梦里行。”往常春天到来,总爱有归乡的梦境,这时候还仿佛以为是梦里行。

  车行向前,土堆不断地后退,越行越少,意味着路程缩短。而诗人却恍恍惚惚地觉得在梦中,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见其离家之久、思乡之切,更充分表现出多年梦想成为现实的兴奋与喜悦,而往昔贬谪生活的屈辱与辛酸亦寄寓其中。

  


  第二首写水路经过陕西商县东边的武关时,接到友人书信的欢欣。前两句铺叙自己的这段经历,“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五年来的江边生活损伤了容颜,今天伴着春风回到了武关。诗人虽致慨于往昔,但历尽寒冬,毕竟又迎来暖春,于是心中转悲为喜。

  


  后两句进一步抒写喜悦之情,并以景语结束,“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当我对水展读两封京城的书信,小桃树正在开花,遍布商山。

  两纸京书,指的是自京城寄来的书信,分别来自祠部员外郎李复言、以及左赞善大夫白居易。尾句即景抒情、以景寓情,桃花开遍商山,这一绚丽的图景,生动地体现出诗人阅信时的内心境界。

  


  纵览元稹的这两首绝句,前诗浓郁深沉,后诗开朗舒畅,各具特色。诗人在外漂泊多年,直把他乡当故乡。他见桃花思故乡、读来信忆过往,如今游子还家,一定是先和亲人共叙别情,然后再与好友痛饮千杯,以解多年来思乡的愁苦!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酬乐天醉别

唐代 元稹

前回一去五年别,此别又知何日回。
好住乐天休怅望,匹如元不到京来。

见乐天诗

唐代 元稹

通州到日日平西,江馆无人虎印泥。
忽向破檐残漏处,见君诗在柱心题。

雨后

唐代 元稹

倦寝数残更,孤灯暗又明。竹梢馀雨重,时复拂帘惊。

过东都别乐天二首

唐代 元稹

君应怪我留连久,我欲与君辞别难。
白头徒侣渐稀少,明日恐君无此欢。
自识君来三度别,这回白尽老髭须。
恋君不去君须会,知得后回相见无。

行宫

唐代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酬乐天寄生衣

唐代 元稹

秋茅处处流痎疟,夜鸟声声哭瘴云。
羸骨不胜纤细物,欲将文服却还君。
元稹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610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