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元稹去世后出现在白居易梦里,悲痛写下悼亡诗,其中一句流传千古

元稹去世后出现在白居易梦里,悲痛写下悼亡诗,其中一句流传千古






  友谊是除了亲情与爱情之外最亘古不变的情感,在唐诗宋词中不泛有诗人们抒发思乡之情或爱而不得之情但是伟大的友谊同样值得我们赞颂,那种无关风月的惺惺相惜就像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俞伯牙与钟子期。

  身为樵夫的钟子期在听了俞伯牙的琴声后发出了“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的感叹,子期死后,伯牙终身不在操琴,因为他失去了听懂他的知音,友情也是管仲在鲍叔牙的帮助下而发出“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的感叹,世人多用管鲍之交来赞叹友谊情深。

  


  白居易为人洒脱,敢于谏言,在官场上没什么朋友,直到结识了元稹,白居易虽然比元稹大七岁,但是二人却是同年入仕,同年被贬,相似的经历与过人的才情,使二人成为莫逆之交。

  元和初年,元稹因得罪朝廷权贵,因此遭到奸臣陷害,被贬为通州司马,同年八月,白居易也因直言进谏,遭到奸人诬陷,宪宗听信谗言,将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两人用今天的话说可谓是难兄难弟,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促使两人建立起了患难与共的友谊。身在病中的元稹听到了白居易被贬的消息,当即写下一首诗《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此后二十余年,二人聚少离多,但是书信来往从未断绝,他们的情义已经到了感应相通的境界。元和四年,白居易身在长安与友人一同前往曲江游玩,宴席上,白居易想到元稹,不禁忧从中来,令他意外的是,十几天后,他收到了元稹的书信题为《纪梦诗》,在诗中元稹梦到与白居易等人同游曲江,而令人惊讶的是,元稹做梦的日子正是他们游曲江的日子。

  除此之外,二人之间的诗文唱和也令人赞叹,两人互相为对方写的诗词加起来有两百余首,一日白居易梦到了远在千里的元稹,不由提笔写下《梦微之》其中一句是“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

  


  但是也许天妒英才,元稹于52岁便撒手人寰,白居易悲痛之余亲自写下墓铭志纪念元稹,多年之后,元稹出现在白居易的梦中,白居易感叹时光流逝为他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悼亡诗。

  梦微之

  唐: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草树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梦中的白居易梦到与元稹同游,醒来泪水已经打湿了绢帕,时间蹉跎了芳华,作者也已经到了风烛残年,长安城草生草长已经有八个年头,此句暗指两人分别时间之久,紧接着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让读者品味到了相濡以沫的真情,元稹逝去的尸骨已经化为泥沙,而我尚在人间却满头白发,时隔多年,乐天依然思念着黄泉下的元九,此句浅显易懂,但却让读者品读到了弥足珍贵的感情。

  


  元稹与白居易的友谊感动着,每位读者的心,人生得一位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贻蜀五首。韦兵曹臧文

唐代 元稹

处处侯门可曳裾,人人争事蜀尚书。摩天气直山曾拔,
澈底心清水共虚。鹏翼已翻君好去,乌头未变我何如。
殷勤为话深相感,不学冯谖待食鱼。

友封体

唐代 元稹

雨送浮凉夏簟清,小楼腰褥怕单轻。微风暗度香囊转,
胧月斜穿隔子明。桦烛焰高黄耳吠,柳堤风静紫骝声。
频频闻动中门锁,桃叶知嗔未敢迎。

崔徽歌

唐代 元稹

崔徽本不是娼家,教歌按舞娼家长。使君知有不自由,
坐在头时立在掌。有客有客名丘夏,善写仪容得恣把。
为徽持此谢敬中,以死报郎为□□。

紫踯躅

唐代 元稹

紫踯躅,灭紫拢裙倚山腹。文君新寡乍归来,
羞怨春风不能哭。我从相识便相怜,但是花丛不回目。
去年春别湘水头,今年夏见青山曲。迢迢远在青山上,
山高水阔难容足。愿为朝日早相暾,愿作轻风暗相触。
乐踯躅,我向通州尔幽独。可怜今夜宿青山,
何年却向青山宿。山花渐暗月渐明,月照空山满山绿。
山空月午夜无人,何处知我颜如玉。

恭王故太妃挽歌词二首(校书郎时作)

唐代 元稹

燕姞贻天梦,梁王尽孝思。虽从魏诏葬,得用汉藩仪。
曙月残光敛,寒箫度曲迟。平生奉恩地,哀挽欲何之。
文卫罗新圹,仙娥掩暝山。雪云埋陇合,箫鼓望城还。
寒树风难静,霜郊夜更闲。哀荣深孝嗣,仪表在河间。

酬乐天武关南见微之题山石榴花诗

唐代 元稹

比因酬赠为花时,不为君行不复知。
又更几年还共到,满墙尘土两篇诗。
元稹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610篇诗文

诗人元稹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