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元稹十大经典名句,你可喜欢?

元稹十大经典名句,你可喜欢?

  

image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1、江花何处最肠断,半落江流半在空。

  出自唐·元稹《江花落》。

  江花,指江边之花。这句话描写怜花伤春之情。花开花落,春去春来,本是自然现象。但是,在多情敏感的文人眼里,却蕴含了人生的景象。由花落春去,就会联想到韶华已去、青春不再,就会感慨时光无情、功业未成。上面两句所写的意蕴正在于此。

  

image


  2、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出自唐·元稹《寄赠薛涛》。

  锦江,在今四川成都附近。滑腻,此指江水光洁之貌。蛾眉,即峨眉山。幻出,变化出。这句话是说四川的山水好,才孕育出卓文君与薛涛这样有灵气的杰出女子。

  3、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

  出自唐·元稹《早归》。

  这句话是描写饮马河中、水清鱼惊,花露浓浓、穿花湿衣之景。

  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出自唐·元稹《离思》。

  曾经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外,别处的云都不能算得上云。表达作者对爱情的忠贞。

  

image


  5、寒花带雪满山腰,著柳冰珠满碧条。

  出自唐·元稹《西归绝句十二首》。

  著,沾。前句写花带冰雪之景,后句写柳沾冰珠之状。倒春寒的冰雪虽然对花柳有影响,但是雪映春花、冰著碧柳却也是一种异乎寻常的美景,读来不仅不让人心生寒意,还有一种审美的愉悦之感。

  6、柴扉日暮随风掩,落尽闲花不见人。

  出自唐·元稹《晚春》。

  柴扉,柴门,指极简陋的门。这句话描写村野清幽宁静的环境。日暮时分,应该是人归掩门之时,但是却不见归人,柴门只是随着风的吹动而自动掩了起来;花开应当有人欣赏,可是花儿落尽也不见有人。两句虽都意在写“静”的境界,但表面却不见一个“静”字,这就是中国古典文学所追求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理想境界。

  7、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出自唐·元稹《南秦雪》。

  前两句极写雪降之快,运用的是夸张修辞手法。根据常理,应该是先有云再降雪,而诗人说“才见岭头云”“已惊岩下雪”,“才”与“已”所表明的动作结果打破了正常的逻辑顺序,将结果居于原因之前,这是夸张中的“超前夸张”。同时这两句中又各有一个比喻,一是“云似盖”,一是“雪如尘”,由此将阴云与雪的形状作了生动形象的展示。三、四两句各是一个比喻,分别写出了远山似笋、雪峰似玉、松萝覆雪似云朵的生动雪景。

  

image


  8、遍问旧交零落尽,十人才有两三人。

  出自唐·元稹《和乐天刘家花》。

  人老念旧,这是人之常情。怀着满腔期待回到故乡,意欲与老友旧交重叙情谊、共话往事;结果,遍访其人,只是十存二三,这其间的心理落差该有多大呢?其悲哀又有多深呢?上面两句,所写的正是这种人生悲哀。

  9、拂水柳花千万点,隔林莺舌两三声。

  出自唐·元稹《过襄阳楼呈上府主严司空楼在江陵节度使宅北隅》。

  柳花,柳絮。这句话描写柳絮纷飞、莺声渐歇的春暮之景,表达的是春天将去的惆怅之情。“千万点”是扩大夸张,言柳絮飘落之多;“两三声”是缩小夸张,言黄莺叫声之稀。而柳絮飞舞、黄莺声歇,则正是春天渐将远去的节候标志。

  10、东西生日月,昼夜如转珠。

  出自唐·元稹《苦雨》。

  这句话比喻修辞手法描写日月东升西落、日夜交替不息的景象,在叙事写景中使人由日月天地的永恒而联想到人类的生生不息。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竹部(石首县界)

唐代 元稹

竹部竹山近,岁伐竹山竹。伐竹岁亦深,深林隔深谷。
朝朝冰雪行,夜夜豺狼宿。科首霜断蓬,枯形烧馀木。
一束十馀茎,千钱百馀束。得钱盈千百,得粟盈斗斛。
归来不买食,父子分半菽。持此欲何为,官家岁输促。
我来荆门掾,寓食公堂肉。岂惟遍妻孥,亦以及僮仆。
分尔有限资,饱我无端腹。愧尔不复言,尔生何太蹙。

饮致用神麹酒三十韵

唐代 元稹

七月调神麹,三春酿绿醽。雕镌荆玉盏,烘透内丘瓶。
试滴盘心露,疑添案上萤。满尊凝止水,祝地落繁星。
翻陋琼浆浊,唯闻石髓馨。冰壶通角簟,金镜彻云屏。
雪映烟光薄,霜涵霁色泠。蚌珠悬皎皛,桂魄倒瀴溟。
昼洒蝉将饮,宵挥鹤误聆。琉璃惊太白,钟乳讶微青。
讵敢辞濡首,并怜可鉴形。行当遣俗累,便得造禅扃。
何惮说千日,甘从过百龄。但令长泛蚁,无复恨漂萍。
胆壮还增气,机忘反自冥。瓮眠思毕卓,糟籍忆刘伶。
仿佛中圣日,希夷夹大庭。眼前须底物,座右任他铭。
刮骨都无痛,如泥未拟停。残觞犹漠漠,华烛已荧荧。
真性临时见,狂歌半睡听。喧阗争意气,调笑学娉婷。
酩酊焉知极,羁离忽暂宁。鸡声催欲曙,蟾影照初醒。
咽绝鹃啼竹,萧撩雁去汀。遥城传漏箭,乡寺响风铃。
楚泽一为梗,尧阶屡变蓂.醉荒非独此,愁梦几曾经。
每耻穷途哭,今那客泪零。感君澄醴酒,不遣渭和泾。

梦上天(此后十首,并和刘猛)

唐代 元稹

梦上高高天,高高苍苍高不极。下视五岳块累累,
仰天依旧苍苍色。蹋云耸身身更上,攀天上天攀未得。
西瞻若水兔轮低,东望蟠桃海波黑。日月之光不到此,
非暗非明烟塞塞。天悠地远身跨风,下无阶梯上无力。
来时畏有他人上,截断龙胡斩鹏翼。茫茫漫漫方自悲,
哭向青云椎素臆。哭声厌咽旁人恶,唤起惊悲泪飘露。
千惭万谢唤厌人,向使无君终不寤。

使东川。百牢关(奉使推小吏任敬仲)

唐代 元稹

嘉陵江上万重山,何事临江一破颜。
自笑只缘任敬仲,等闲身度百牢关。

赠双文

唐代 元稹

艳极翻含怨,怜多转自娇。有时还暂笑,闲坐爱娇憀.
晓月行看堕,春酥见欲消。何因肯垂手,不敢望回腰。

咏廿四气诗 秋分八月中

唐代 元稹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云散飘飖影,雷收振怒声。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

元稹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610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