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中的男一号西门庆,一直在人们心中是大淫棍的代言,最终在温柔乡里精尽而亡,不过,西门庆能有女人缘,在我看来,不仅在于他的风流多金,也在于他的言而有信吧?
按照现代最时尚的“三不男人”(不负责,不主动、不拒绝)来看,那些令女人们呈现出的无可奈何之举,西门庆绝少具有。首先,在对待美女上,他主动出击,即便得手了,也不是脚底下抹油——开溜,而是具有女人皆喜欢的素质——敢于担当,敢于负责。
西门庆前一小妾卓丢儿病亡,是个妓女,后来,和潘金莲偷情、与李瓶儿私通、与妓女们纠缠……只要是能娶回家的,都统统地信守承诺,娶回家门,让丫鬟养娘们伺候着;对那些不能娶回家的,也竭力在财产上进行安抚。他讲义气,为人大方,对江湖兄弟都愿鼎力相助,何况那些弱女子呢?所以,在他身边,围绕着一群功利的女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王六儿:这女子颇有心计,每次与西门庆如鱼得水后,在老公面前装作一番受尽凌辱的可怜样,一边获得老公的同情,一边又巧言令色地让西门庆将家里最大买卖由其老公经办,其间油水,自不必说;还趁机哄骗西门庆为之买下闹市区狮子街的房地产,让西门庆为她买丫头,添物件,并利用西门庆之社会关系,将亲生女儿由西门庆做媒,嫁入上层…..关键是,西门庆刚死,她就唆使丈夫将1000多两银子(据我自己考证,折合人民币100多万元)私吞,并远逃他乡……这西门庆啊,尽管有女人缘,但对其情感真挚的,估计除去小妾李瓶儿、正房吴月娘之外,确实不多。
李瓶儿是愿意为西门庆倒贴的女人,其丈夫花子虚的所有积蓄3000多两银子都给了西门庆,西门庆心中也有数,故而,除了新婚之夜因李瓶儿对西门庆猜疑而乱嫁蒋竹山将她一顿鞭笞之外,还是能看出,他最爱的女人是李瓶儿。在李瓶儿临死的第80回里,道士非常明确地告诉他,不能进李瓶儿病房,否则有血光之灾,那西门庆哭着说,姐姐去了,我活着何用?生生不听道士的话,每天陪着李瓶儿,直到李瓶儿死了,还抱着她大哭不止,为她守灵,最终让道士的话活活应验,不到一个月,自己也一命呜呼!西门庆对外面的女人心知肚明,做戏就做戏吧,女人也不容易啊,故而拿出大丈夫气势,在钱财上落落大方;对自己屋里的女人呢,则有着极大的信赖,临死之前,他对大娘子吴月娘说:“我死后,你们姐妹一处,和睦相处,为我守灵……”吴月娘嘴上答应,心里却暗自打算。等西门庆一挂,其5个小妾,卖的卖、打发出去的打发出去、出嫁的出嫁,一个个如飞鸟各投林,各找各的归处。
相比西门庆的真诚,唐代诗人元稹应该是古代“三不男人”之标杆了!据说《莺莺传》是他的个人传记,因大胆揭示人性而成为当时闺阁女子们悄悄阅读的畅销小说。一介穷书生,因其风流倜傥,硬是将贵族少女崔莺莺吸引,在一个“待月西厢下,移墙花影动”的良宵,活生生地演绎出了那个礼教时代的婚前性行为。
不过,这不算稀奇,在《三言二拍》、《品花宝鉴》等古书上,这类行为繁多而且大胆,简直可以让现代人都汗颜!我想,估计越是禁锢的东西,越容易似洪水猛兽般泛滥奔涌吧?不过,这元稹在赚足了人们的唏嘘与喜爱后,却遵循着一条平坦之路,最终,取了有权有势的韦家闺女,从而青云直上,将崔莺莺抛到脑后——从一个大家闺秀的娇躯,过渡到另一个名门少女的玉体,他春风得意马蹄疾,才不管这崔莺莺在哪里哭呢。
后来这小子与蜀中名妓薛涛的姐弟恋也同样演绎得惊天地、泣鬼神。小薛涛11岁的元稹弟弟,不知用了何种法术,硬是将阅尽千帆、迎来送往的老道青楼才女薛涛威慑住了,并如法炮制,最终让薛涛一直怀恋而期待着海誓山盟的他回来,并吟出“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的绝唱……
相对文人元稹的行径,武将西门庆显然多情而纯善许多,且两人玩弄的女子,在个人修养、文化内涵上皆有天壤之别!所以说历代的武官斗不过文官,可见一斑!尽管西门庆在女人堆里活活耗尽了生命,但是,从女性角度去阅读《金瓶梅》,多少带着对这个男人的一些谅解、怜惜与宽容吧?
西门庆死了,一个家缺少顶天立地男人的破败相也出来了——私奔的私奔、贪污的贪污、偷盗的偷盗、乱搞的乱搞……直到一个月黑风清的夜晚,正房吴月娘想着西门庆在时家的兴旺,姐妹们的欢愉,尽管心中委屈,但断不是如今这般冷落,也不怪男人眠花宿柳了,铮铮得哭得昏天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