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巫山云雨是源于作者元稹的艳遇吗?

巫山云雨是源于作者元稹的艳遇吗?

  离思五首( 其 四 )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郁达夫诗有名句云:“曾因醉酒鞭名马,生怕多情累美人。”(《旧友二三,相逢海上,席间偶谈时事,嗒然若失,为之衔杯不饮者久之。或问昔年走马章台,痛饮狂歌意气今安在耶,因而有作》)文人多感,诗人多情。有的人多情而滥,此之谓一无可取的滥情;有的人多情而真,至少比那些薄幸之徒稍胜一筹。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内(今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后裔,名副其实的风流才子。说才子,他十五岁明经及第,后来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其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差可比美,世称“元白”。宫人常诵其诗,称为“元才子”。论风流,他年轻时游山西蒲州普救寺,作传奇《莺莺传》, 托名张生写自己的艳遇,为后世《西厢记》之张本,成为家喻户晓之故事。娶韦丛为妻之后,在以监察御史出使剑南东川时,与女诗人薛涛有情,之后又极为欣赏江南歌妓刘采春,关系暖昧,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元稹的元配韦丛,乃太子少保韦夏卿之幼女,美而且淑,出嫁时年仅二十,七年后之元和四年(809)病逝。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 自称“悼亡诗满旧屏风”,尤其是收入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中那组《遣悲怀》七律三首,确如蘅塘退士所言“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但是,元稹于元和五年(810)被贬江陵士曹参军时,复作悼亡之《离思五首》,同样情真意切,而“其四”更不让《遣悲怀》专擅于前。“取次”,为诗家习用语,意为按次、经过之意。“花丛”,寓指美女,诗人说他即使面对有女如云也懒得回看,一半是因为修炼一半是为了怀人。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联,化用《孟子 · 尽心》篇中“观于海者难为水,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一语,和宋玉《高唐赋》序言中巫山神女朝云暮雨的典故。其原意本在表对曾经热恋之人的赞美与追怀,本已是高华的丽词绮语,但在流传的过程中,在历代读者的审美再创造中,却获得了关于人生的某种遭逢与境界的普遍意义,更成义有多解的千古名句。

  五代后蜀韦縠选唐诗为《才调集》,自序其选诗标准为“韵高而桂魄争光,词丽而春色斗美”,他选元稹的艳情诗与悼亡诗多达五十九首。国学大师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一书中,认为此诗是眷恋追忆“双文”(即元稹《莺莺传》中之莺莺)之作,所谓“又微之自言眷念双文之意,形之于诗者……”。如果属实,始乱终弃而复作如此缠绵悱恻之好诗,那元稹就真是薄行与薄幸但良心尚未完全泯灭之才人了!。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西凉伎

唐代 元稹

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蒲萄酒熟恣行乐,
红艳青旗朱粉楼。楼下当垆称卓女,楼头伴客名莫愁。
乡人不识离别苦,更卒多为沉滞游。哥舒开府设高宴,
八珍九酝当前头。前头百戏竞撩乱,丸剑跳踯霜雪浮。
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大宛来献赤汗马,
赞普亦奉翠茸裘。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没尽空遗丘。
开远门前万里堠,今来蹙到行原州。去京五百而近何其逼,
天子县内半没为荒陬,西凉之道尔阻修。连城边将但高会,
每听此曲能不羞。

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依次重用为韵)

唐代 元稹

风波千里别,书信二年稀。乍见悲兼喜,犹惊是与非。
身名见作梦,杯盏莫相违。草馆同床宿,沙头待月归。
春深乡路远,老去宦情微。魏阙何由到,荆州且共依。
人欺翻省事,官冷易藏威。但拟驯鸥鸟,无因用弩机。
开张图卷轴,颠倒醉衫衣。莼菜银丝嫩,鲈鱼雪片肥。
怜君诗似涌,赠我笔如飞。会遣诸伶唱,篇篇入禁闱。

东西道

唐代 元稹

天皇开四极,便有东西道。万古阅行人,行人几人老。
顾我倦行者,息阴何不早。少壮尘事多,那言壮年好。

馀杭周从事以十章见寄词调清婉难于遍酬聊和…答来贶

唐代 元稹

扰扰纷纷旦暮间,经营闲事不曾闲。多缘老病推辞酒,
少有功夫久羡山。清夜笙歌喧四郭,黄昏钟漏下重关。
何由得似周从事,醉入人家醒始还。

寺院新竹

唐代 元稹

宝地琉璃坼,紫苞琅玕踊。亭亭巧于削,一一大如拱。
冰碧林外寒,峰峦眼前耸。槎枒矛戟合,屹仡龙蛇动。
烟泛翠光流,岁馀霜彩重。风朝竽籁过,雨夜鬼神恐。
佳色有鲜妍,修茎无拥肿。节高迷玉镞,箨缀疑花捧。
讵必太山根,本自仙坛种。谁令植幽壤,复此依闲冗。
居然霄汉姿,坐受藩篱壅。噪集倦鸱乌,炎昏繁蠛蠓。
未遭伶伦听,非安子犹宠。威凤来有时,虚心岂无奉。

西斋小松二首

唐代 元稹

松树短于我,清风亦已多。况乃枝上雪,动摇微月波。
幽姿得闲地,讵感岁蹉跎。但恐厦终构,藉君当奈何。
簇簇枝新黄,纤纤攒素指。柔苙渐依条,短莎还半委。
清风日夜高,凌云意何已。千岁盘老龙,修鳞自兹始。
元稹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610篇诗文

诗人元稹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