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元稹:满腹的才情掩盖不住渣男的本质

元稹:满腹的才情掩盖不住渣男的本质

  

image


  真实的元稹,一生流连花丛,始乱终弃,辜负了多少红颜,估计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一枚妥妥的渣男,只不过这个渣男才貌双全。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时代,它不仅孕育了辉煌的文明更成就了千年诗歌王国的高峰,那个时代的天空被一首首诗歌装点得星光灿烂,李白杜甫双峰横绝,其余众人峰峦叠嶂。诗人们,似乎撑起了大唐风雅的半壁江山。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你是否曾经被这首情真意切的诗句撩拨了心弦?写下这首千古名句的诗人,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元稹。

  

image


  元稹何许人也?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曾经官至监察御史、宰相,更兼风流倜傥,才情过人,即便放到今天,也足以堪当红颜杀手。他的诗辞浅意哀,扣人心扉,对唐代诗坛影响很大,但他数不尽的情史与道德上的缺陷直到今天,仍然为人诟病不已。

  元稹的才情是无可厚非的,千百年来,也为他收割了无数的粉丝。

  元稹和白居易是最好的朋友,共称元白。他们的诗风像一股强劲的疾风,吹遍了晚唐诗坛。元白二人一生中为彼此写下了数不尽的诗文唱和。

  说来也怪,元稹一生辜负了太多的红颜,但只有对白居易这个知己,却是情深义重,至死不渝。这两个人的关系,早已超越了知己,两个男人之间能有如此深情厚谊,实属难得,所以宋代诗人杨万里曾有诗云:

  读遍元诗与白诗,一生少傅重微之。

  再三不晓渠何意,半是交情半是私。

  

image


  今天我们不说作为诗人与官员的元稹的才情与仕途,只想借着一个个走过他生命的女人,来看一看风流才子才情掩盖之下的本来面目。

  他的一生,真的像他诗中所言的:“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般的专一而深情吗?

  真实的元稹,一生流连花丛,始乱终弃,辜负了多少红颜,估计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一枚妥妥的渣男,只不过这个渣男才貌双全。

  有时候,笔下的锦绣文章并不能与作者真实的人品,划上等号。

  遣悲怀之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这是元稹最著名的一首悼亡诗,曾被清人评为:“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勿以浅近忽之。”可见其在诗坛的地位。

  这首诗是元稹写给第一任妻子韦丛的,韦丛是太子太保韦夏卿的女儿,生前深得元稹宠爱,死后又随着夫君无人可及的悼亡诗而留名千古。

  

image


  元稹出身中小地主阶层,门第并不高贵,他入仕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京城结识了当时的太子少保韦夏卿,韦夏卿对元稹的才情深为赏识,于是,决定把女儿许配元稹。

  这门亲事对于元稹,意义重大。在古代,要想出人头地,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通过科举考试,一是通过与世家联姻,所以对元稹来说,能够攀上韦夏卿这门亲事,对自己以后的人生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

  彼时的元稹只是一个小小的校书郎,官职很小,俸禄也不高。所幸妻子韦丛非常贤惠,从没有怨言。韦丛是韦夏卿的小女儿,元稹曾有诗写道:“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作为小女儿女婿,元稹夫妇深得岳父疼爱,实际上,也正是通过这次与高官的联姻,元稹借助岳父的力量,才渐渐走向了权力的中心。

  在老丈人的不断运作之下,元稹官至监察御史。彼时,正是元稹春风得意的时候,有此贤妻,夫复何求?元稹或许也是这样想的,但他并不这样做的。

  31岁那年,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蜀中,在蜀中的秀水明山之间,与一个美女诗人,谱写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姐弟恋。

  这个女子,可不是等闲之辈,如果你读过这首诗,就会知道她的美貌与才情,曾经令多少达官贵人推崇备至。

  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image


  她就是唐朝著名的被称为“女校书”的美女诗人薛涛。据记载,薛涛年长元稹11岁,但爱情面前,年龄真的不是问题,何况薛涛姿容俏丽,风姿绰约,更兼文采飞扬,令时年31岁的元稹一见倾心。

  他爱慕她绝妙的才情与美貌,她敬慕他的文采与儒雅,这份爱,或许更多的是对彼此才情的倾慕。遇到元稹,薛涛仿佛找到了心灵的知音,于是,在蜀中他们上演了历史上轰轰烈烈的一场姐弟恋。两人谈诗论政,情投意合。风流才子的款款深情暖暖地击中了薛涛寂寞已久的芳心,沉浸与爱河中的才女写下了:

  《池上双鸟》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在四川居住的半年时间,他们双宿双栖,宛若一对神仙眷侣。才女薛涛,像飞蛾扑火一般将自己投身于爱的烈焰之中,那或许是薛涛最快乐的一段锦瑟年华。他们流连锦江,相伴蜀山,双宿双栖,浓情蜜意。

  自古才子多风流,从来男儿多薄幸,即便是到了集美貌与才情于一身的薛涛这里,亦无例外。

  从古至今,又有多少女子,为情所伤,被情所负。女人,陷于爱情的时候,智商与情商都会直线下降,以至于,对眼前的那个男人,识别不清。因为爱他,所以愿意把他想象成自己心中理想的模样。

  

image


  生活的真相常常残酷得颠覆掉所有美好的想象,元稹在结束了蜀中的公干之后,启程返京,浓情蜜意中的才子佳人在依依不舍中分别。

  元稹许诺薛涛,返京后尽快接她团聚。望着心上人远去的背影,一代才女薛涛虽然有些怅然若失,但对美好爱情与未来的期盼还是让她满怀希望地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他带走了她深情的爱恋与希望。

  劳燕分飞,两地相隔,他们寄情诗文,互诉衷肠,薛涛用桃红色的信笺书写了一首首缠绵悱恻的情诗,遥寄给远方的心上人,这就是薛涛笺的来历。

  薛涛倾注笔墨:

  雨暗眉山江水流,离人掩袂立高楼。

  元稹饱含深情: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陌上花开,流年暗度,元稹是渐行渐远渐无书。在望江楼畔苦苦守候的痴情女子,哪里知道,自己深情相许的情郎,其实就是一个渣男,薄情寡义,始乱终弃。

  漫长的等待换来的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她终于绝望地收起了情爱与希望,这绝望深深地刺痛了她千回百转的那颗心,薛涛从此彻底禁闭了心扉,脱下红裙换道袍,浣花溪畔度余生。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痴情换来的却是无情的辜负。蜀中女校书,即使才高八斗,风华绝代,却得不到平常女子所能拥有的幸福爱情与婚姻,只能说,自古才女情坎坷,从来红颜多薄命。

  

image


  元稹远在蜀中与薛涛缠绵的时候,他的妻子韦丛正在家中生病。那个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风流才子,真实地诠释了渣男的本质,在深情厚意的结发妻子病重期间,还能与她人聊的火热?那一首首情真意切的悼亡诗,是发自内心的倾诉,还是虚情假意的表演?如果是真情,也只能说元稹真的很滥情了。

  对于薛涛,如果不是真爱她,为何要去撩拨?既然不想与她共结连理,何苦不断地给她希望与幻想,令她刻骨铭心地思念等待?只是不知道,这样的人品是怎样写出了那么多缠绵悱恻的爱情诗篇?

  后来的元稹就永远消失在了薛涛的世界里,因为他的身边从不缺乏红颜的身影。可叹一代才女薛涛,只不过为他的风流韵事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image


  妻子韦丛去世后,元稹又与第二任妻子安仙嫔度过了几年漂泊的日子。元稹的命真的很硬,第二任妻子没有几年也撒手了人寰。

  元和十年,在元稹被贬通州期间,他的第三任妻子斐淑走进了他生命。上辈子元稹一定是修了很大的福分,每一任妻子都是才情相当,贤惠温柔。这个斐淑勤劳善良,温柔贤德,更兼才女一枚,生活中还能与元稹诗文唱和,后半生元稹虽然颠沛流离,仕途坎坷,斐淑始终不离不弃,夫唱妇随。

  写到这里,还有一个插曲。

  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与薛涛分别后的元稹被调任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在这里,他又与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的刘彩春上演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婚外恋。刘彩春姿容俏丽,文采斐然,共同的兴趣使得两人顿觉相见恨晚。

  元稹魅力无穷,硬是活生生拆散了有夫之妇刘彩春,刘彩春离开了丈夫投入了元稹的怀抱。只可惜,几年后,回到长安的元稹,再一次始乱终弃,把刘彩春永久地抛弃掉了。心灰意冷的刘彩春,自觉无颜面对夫君,投河自尽。

  薛涛、刘彩春,不过是元稹猎艳生涯中两段佳话,可悲了这两位才貌双全的女子,只能叹一句:红颜薄命古今同。

  

image


  在元稹丰富的情史中,有贤淑的大家闺秀,才情出众的才女,还有一个就是元稹的初恋情人,不得不说。

  这个初恋情人,不是别人,就是《西厢记》里有名的崔莺莺。

  王实甫《西厢记》来源于元稹的自传体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而张生的原型就是元稹自己,那或许是元稹最初的真爱。

  

image


  在长安东边一座名叫普救寺的寺庙里,元稹遇到了花容月貌的少女崔莺莺,当即惊为天人,爱情,瞬间就击中了元稹的心房,如花美眷,近在眼前,他发挥自己的强项,写下了一首暗藏莺莺名字的诗托莺莺身边的侍女送给了她:

  春来频到宋家东,垂袖开怀待好风。

  莺藏柳暗无人语,唯有墙花满树红。

  深院无人草树光,娇莺不语趁阴藏。

  等闲弄水漂浮花片,流出门前赚阮郎。

  这首意境旖旎的诗,像一束阳光,惊动了崔莺莺寂寞的芳心。这个多情的才子,看到了她内心深处的寂寞春愁,她怎能不欢喜雀跃?于是,莺莺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爱情,自带魔力,常常令人不顾一切。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image


  二人浓情蜜意,海誓山盟。遇到莺莺,我想应该是元稹的真爱。只是,当爱情与仕途发生冲突的时候,他就做了爱情的叛徒。

  真实的经历并非如《西厢记》的崔母无情棒打鸳鸯,实际上是元稹出于仕途考虑抛弃了初恋情人崔莺莺。

  因为他在京城结识了名门望族太子太保韦夏卿,与高门的联姻对他来说,远比忠于爱情更为重要。出于对自己仕途晋升的考虑,诗人元稹在现实中非常理智,他或许也有过挣扎与不忍,但是那个可以望得到的前程,还是让他义无反顾地抛弃了爱情。

  

image


  这段爱情里,元稹投入的应该也是真情,对莺莺还有一丝愧疚与遗憾,后来的元稹,也许是受到良心的谴责,或是对初恋情人难以忘怀,想再次求见莺莺,遭到了莺莺的严词拒绝,回京后,他心有不甘,于是以自己的故事为蓝本创作了《莺莺传》,也就是《西厢记》的前身。

  元稹写下了自己的初恋故事,借助文学作品为自己寻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元稹,他所选择的妻子,大都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三任妻子都是贤德温柔,才情可嘉,他需要妻子的家世来提升自己的仕途显达,即便他很爱莺莺或者后来的薛涛,也断不会选择与她们结婚,男人在婚姻的选择上始终有着超乎寻常的冷静与理智。

  只有女人,陷于爱情的时候才会飞蛾扑火般的不顾一切,所以,从古至今,都是痴心女子负心汉,却少见痴心汉子负心女。

  

image


  毫无疑问,元稹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在诗歌、散文和传奇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与成就。

  但,一个人,无论他的才情多么高、能力多么大,如果在做人方面非常低劣,那么他的形象都会大打折扣的。

  只能说,风流倜傥的大诗人元稹,满腹的的才情也掩盖不住他内在渣男的本质。

  无论对于谁,人品永远是超越能力而存在的。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夜坐

唐代 元稹

雨滞更愁南瘴毒,月明兼喜北风凉。古城楼影横空馆,
湿地虫声绕暗廊。萤火乱飞秋已近,星辰早没夜初长。
孩提万里何时见,狼藉家书满卧床。

古艳诗二首

唐代 元稹

春来频到宋家东,垂袖开怀待好风。
莺藏柳暗无人语,惟有墙花满树红。
深院无人草树光,娇莺不语趁阴藏。
等闲弄水浮花片,流出门前赚阮郎。

遣春十首

唐代 元稹

晓月笼云影,莺声馀雾中。暗芳飘露气,轻寒生柳风。
冉冉一趋府,未为劳我躬。因兹得晨起,但觉情兴隆。
久雨怜霁景,偶来堤上行。空濛天色嫩,杳淼江面平。
百草短长出,众禽高下鸣。春阳各有分,予亦澹无情。
镜皎碧潭水,微波粗成文。烟光垂碧草,琼脉散纤云。
岸柳好阴影,风裾遗垢氛。悠然送春目,八荒谁与群。
低迷笼树烟,明净当霞日。阳焰波春空,平湖漫凝溢。
雪鹭远近飞,渚牙浅深出。江流复浩荡,相为坐纡郁。
暄寒深浅春,红白前后花。颜色讵相让,生成良有涯。
梅芳勿自早,菊秀勿自赊。各将一时意,终年无再华。
高屋童稚少,春来归燕多。葺旧良易就,新院亦已罗。
俯怜雏化卵,仰愧鹏无窠。巢栋与巢幕,秋风俱奈何。
撩乱扑树蜂,摧残恋房蕊。风吹雨又频,安得繁于绮。
酒杯沉易过,世事纷何已。莫倚颜似花,君看岁如水。
绕郭高高冢,半是荆王墓。后嗣炽阳台,前贤甘荜路。
善恶徒自分,波流尽东注。胡然不饮酒,坐落桐花树。
花阴莎草长,藉莎闲自酌。坐看莺斗枝,轻花满尊杓。
葛巾竹稍挂,书卷琴上阁。沽酒过此生,狂歌眼前乐。
梨叶已成阴,柳条纷起絮。波绿紫屏风,螺红碧筹箸。
三杯面上热,万事心中去。我意风散云,何劳问行处。

崔徽歌 其一

唐代 元稹

眼明正似琉璃瓶,心荡秋水横波清。

酒醒

唐代 元稹

饮醉日将尽,醒时夜已阑。暗灯风焰晓,春席水窗寒。
未解萦身带,犹倾坠枕冠。呼儿问狼藉,疑是梦中欢。

醉题东武

唐代 元稹

役役行人事,纷纷碎簿书。功夫两衙尽,留滞七年馀。
病痛梅天发,亲情海岸疏。因循未归得,不是忆鲈鱼。
元稹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610篇诗文

诗人元稹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