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王安石诗词里的春天,美到心醉!

王安石诗词里的春天,美到心醉!

  《春日》

  宋代:王安石

  冉冉春行暮,菲菲物竞华。

  莺犹求旧友,雁不背贫家。

  室有贤人酒,门无长者车。

  醉眠聊自适,归梦到天涯。

  


  《春日》

  宋代:王安石

  柴门照水见青苔,春绕花枝漫漫开。

  路远游人行不到,日长啼鸟去还来。

  


  《谒金门·春又老》

  宋代:王安石

  春又老。南陌酒香梅小。

  遍地落花浑不扫。梦回情意悄。

  红笺寄与添烦恼。细写相思多少。

  醉后几行书字小。泪痕都揾了。

  南陌酒香梅小,南陌是一个地名,南陌的酒,还是很香,满树的梅花却瘦弱了。这里有对比的意思。虽然对比的意思很糟糕,酒香对梅小。但这正是高明之处,酒香是过去闻到的,梅小是此时的。是回忆和现实的比较。回忆是美好的,现实是潦倒的。

  遍地落花浑不扫,落花满地也不曾去扫,此时的我仍旧是在梦中啊。梦里我回到了那个恋爱的季节,多么狂热、多么美好。

  


  《春风》

  宋代:王安石

  春风过柳绿如缲,晴日烝红出小桃。

  池暖水香鱼出处,一环清浪涌亭皋。

  


  《春夜》

  宋代: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夜已经深了,香炉里的香早已燃尽,漏壶里的水也将漏完。夜风轻柔却也带着点点寒意。

  夜晚的春色美得令人难以入睡,只见花影随着月亮的移动,悄悄地爬上了栏杆。

  


  《暮春》

  宋代:王安石

  芙蕖的历抽新叶,苜蓿阑干放晚花。

  白下门东春已老,莫鸣杨柳可藏鸦。

  王安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食黍行

宋代 王安石

周公兄弟相杀戮,李斯父子夷三族。
富贵常多患祸婴,贫夷亦复难为情。
身随衣食南与北,至亲安能常在侧。
谓言黍熟同一炊,欻见陇上黄离离。
游人中道忽不返,从此食黍还心悲。

晚归

宋代 王安石

岸迥重重柳,川低渺渺河。
不愁南浦暗,归伴有姮娥。

离北山寄平甫

宋代 王安石

日月沄沄与水争,披襟照见发华惊。
少年忧患伤豪气,老去经纶误半生。
休向朝廷论一鹗,只知田里守三荆。
清溪几曲春风好,已约归时载酒行。

苏秦

宋代 王安石

已分将身死势权,恶名磨灭几何年。
想君魂魄千秋後,却悔初无二顷田。

游城南即事二首

宋代 王安石

泰坛东路绕重营,独背朝阳信马行。
漫道城南天尺五,荒林时见一柴荆。

送陈靖中舍归武陵

宋代 王安石

知君欲上武陵溪,水自东流人自西。
到日桃花应已谢,想君应不为花迷。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815篇诗文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