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柳永:人倒霉起来,喝凉水都塞牙

柳永:人倒霉起来,喝凉水都塞牙

  


  今天我们谈柳永,读柳永的词,无论是在语文书上还是文学书上,往往被冠以“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义。无论如何,学习古典文化总是显得很高大上,很文艺。

  但是在北宋,柳永在文化圈可没有这样的地位。虽然作为当时绝无仅有的“职业词人”,柳永天下闻名,“凡有饮水处,皆能歌柳词”,甚至后来还有故事说他的词传至金国,引得完颜亮对南方繁华心生向往,竟因此率军南下。

  然而这样的流传度,一方面是对柳永影响力的认可,但同样也是自诩为高雅文化圈的士大夫们所不屑的。就仿佛今天的小众的纯文学作家对通俗文学的不屑一般。

  当然,高雅文学和通俗文学自然都有各自的价值,更何况柳永词作颇丰,也不乏自诩高雅的士大夫们也作不出的佳作。但是,柳永行走于市井娼院,他的很多词是下里巴人式的,甚至有些作品堪称词坛里的《金瓶梅》,所以当时主流文化圈奉行儒家传统,认为柳永“文人无行”,并不待见他也就不足为怪了。

  艺术来源于生活,柳永的词风是生活环境使然。然而,作为当时堪称异类的“职业词人”,柳永其实并不想如此特立独行。他为自己的前途做过很多次努力,但只能说造化弄人,人倒霉起来,喝凉水都塞牙。

  家学渊源和流行歌词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先在唐朝中期因宦游从河东迁至建州,算起来勉强还算个官二代。只是到他父亲这一代,官位实在太过低微,所以柳永想要做官,就必须从小好好学习,参加宋代的高考——科举考试博一个前程了。

  这的确是个好路子,也几乎是做官唯一的路子了。说科举是宋代的高考是一点也不夸张,宋代科举的公平性做得很好,唐代前辈需要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打通人脉上,而宋代考生只要好好学习,好好考试,机会总会有的。

  柳永的家庭很重视儒学教育,柳永本来的名字柳三变,就出自《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这是希望柳永有君子气度,远望气势十足,近距离接触温文尔雅,说起话来严肃认真。

  柳永本来取的字“景庄”,也是对名“三变”的解释,即很庄重的意思。不过后来柳三变生了一场大病,可能是意识到了健康比君子风度更重要,他改名柳永,字耆卿,名和字都有长寿永久的意味。

  柳永的父亲柳崇有六个儿子,个个入仕做官,柳家也很倡导儒家家法。在这样的家庭里,柳永从小就接受了儒家教育,他写出的文章,颇有几分大儒风范,如《劝学文》:

  “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爱其身也。虽学而不勤,是亦不爱其身也。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不过,柳永毕竟不是一代大儒的料,他更喜欢的是感情真挚的文学艺术。相传他读书的时候,接触到一首流行歌词《眉峰碧》:

  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

  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柳永对这首小词倾诉的羁旅心绪喜爱不已,将其题在墙上反复琢磨。于是,这首小词让柳永对民间歌词产生了兴趣,并从此走上了创作道路,成为一代填词大家。

  后来他谈到这件事时说:“某于此亦颇变化多方也。”

  


  


  宋真宗——第一次针对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进京参加礼部考试。

  路上,他从钱塘入杭州,杭州的繁华使他迷醉其中,更让人无法自拔的是歌舞升平的烟花巷陌。

  第二年,他拜访当时的杭州知州孙何。在当时,年轻人以诗文为自己打通门路是常有的事情,于是柳永填了一首《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这首词一出就广为传颂,柳永名声大振。此时的他更是情场得意,他流连于堪称“人间天堂”的苏杭,可以用前辈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来形容。

  也许是过惯了一帆风顺的日子,当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春闱在即,已在京都准备好的柳永踌躇满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

  然而霉运从此开始降临到他的身上,考试之时,真宗特别下了命令:读的不是圣贤的书,写文辞浮华奢靡的人,都要严厉谴责。

  按理说,这道命令并不超出儒家一贯摒弃浮华的传统,但在这个时候突然下诏,对柳永就太致命了,仿佛专门针对柳永这种文风似的。

  柳永虽然对此很是愤慨,但毕竟年纪轻,机会还有的是,他并没有绝望。虽然在愤愤不平中他填了一首《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其六

宋代 柳永

铃齐无讼宴游频。罗绮簇簪绅。施朱傅粉,丰肌清骨,容
态尽天真。

舞[衤因]歌扇花光里,翻回雪、驻行云。绮席阑珊,凤
灯明灭,谁是意中人。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

宋代 柳永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侭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其二

宋代 柳永

秀香住桃花径。算神仙、才堪并。层波细翦明眸,腻玉圆
搓素颈。爱把歌喉当筵逞
。遏天边,乱云愁凝。言语似娇荧,一声声堪听。

客房饮散帘帷静。拥香衾、欢心称。金炉麝袅青烟,凤帐
烛摇红影。无限狂心乘酒
兴。这欢娱、渐入嘉景。犹自怨邻鸡,道秋宵不永。

红窗听(仙吕调)

宋代 柳永

如削肌肤红玉莹。举措有、许多端正。二年三岁同鸳寝。表温柔心性。
别后无非良夜永。如何向、名牵利役,归期未定。算伊心里,却冤成薄幸。

长相思(京妓·林钟商)

宋代 柳永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望汉月(平调)

宋代 柳永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作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柳永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 267篇诗文

诗人柳永的古诗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