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柳永词 |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柳永词 |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今日再读《雨霖铃》,也不禁叹服。“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景写情,情景交融。什么样的诗歌能作为经典流传下来?他们的相同点都是能触动人敏感的心弦,让人感同身受。关于写诗,写词,我其实也尝试了不少,“以前我没得选,现在我想做个诗人”。但是,想写出好的诗,无论是古典一点的还是现代的,都感觉太难。自己的功力实在是太浅,我个人对于诗的认识,或者说是要求,应该包括以下几点:“意境好,语言优,韵律佳,用情深”。往往自己写起来时,即出现各种问题:情感表达不到位、不能通过环境描营造好的意境、词汇匮乏、没有好的韵律导致读起来比较生硬。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或者说,写诗这件事需要灵感和天赋。扯远了,反观柳永词,从各个方面都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虽然柳永本人没有在政府任职,导致“社会地位”不高,但其写词的功力,足以使他比有些屡屡无为的官员更耀眼。虽然当时很多人表面上不屑于读柳词,甚至加以讥讽,但是不可避免又争先模仿柳词,事后却不肯承认。如果细读所谓的“豪放派”苏轼的词,其实也能看到柳词的风韵。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回想第一次读到《八声甘州》,应该是高中的选修课本上,只是现在书已经找不到了。但我清晰记得某天清晨,我花了一个早自习的时间,终于能将此篇词背诵了。甚至还意犹未尽,默写了一遍。虽然不是要求必须背诵的,但我之后也一直忍不住打开课本读它。《八声甘州》上阙这种壮阔且凄凉,洒脱又无奈的情景描述真是深深吸引我,“此词只应天上有”。下阙写哀愁,情浓气顺,令人动容。

  《鹤冲天·黄金榜上》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鹤冲天·黄金榜上》久负盛名,“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你肯定都听说过。这首词感觉有点像是负气之作,傲气十足,以至于后来也给柳永带来麻烦。“且去填词”,即使考上功名也因为这首词未获重用。也正因为没能入仕,又有了更多具有烟柳气的柳词,孰好孰坏,孰是孰非,恐怕本没有答案,比较的人多了,也便有了答案。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笛家弄(仙吕宫)

宋代 柳永

花发西园,草薰南陌,韶光明媚,乍睛轻暖清明后。水嬉舟动,禊饮筵开,银塘似染,金堤如绣。是处王孙,几多游妓,往往携纤手。遣离人、对嘉景,触目伤情,尽成感旧。
别久。帝城当日,兰堂夜烛,百万呼卢,画阁春风,十千沽酒。未省、宴处能忘管弦,醉里不寻花柳。岂知秦楼,玉箫声断,前事难重偶。空遗恨,望仙乡,一饷消凝,泪沾襟袖。

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

宋代 柳永

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想初襞苔笺,旋挥翠管红窗畔。渐玉箸、银钩满。
锦囊收,犀轴卷。常珍重、小斋吟玩。更宝若珠玑,置之怀袖时时看。似频见、千娇面。

少年游 其八

宋代 柳永

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好天良夜,深屏香被,争忍便相忘。

王孙动是经年去,贪迷恋、有何长。万种千般,把伊情分,颠倒尽猜量。

诉衷情近(二之二·林钟商)

宋代 柳永

景阑昼永,渐入清和气序。榆钱飘满闲阶,莲叶嫩生翠沼。遥望水边幽径,山崦孤村,是处园林好。
闲情悄。绮陌游人渐少。少年风韵,自觉随春老。追前好。帝城信阻,天涯目断,暮云芳草。伫立空残照。

夏云峰(歇指调)

宋代 柳永

宴堂深。轩楹雨,轻压暑气低沈。花洞彩舟泛斝,坐绕清浔。楚台风快,湘簟冷、永日披襟。坐久觉、疏弦脆管,时换新音。
越娥兰态蕙心。逞妖艳、昵欢邀宠难禁。筵上笑歌间发,舄履交侵。醉乡归处,须尽兴、满酌高吟。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

木兰花(四之四·林钟商)

宋代 柳永

酥娘一搦腰肢袅。回雪萦尘皆尽妙。几多狎客看无厌,一辈舞童功不到。
星眸顾指精神峭。罗袖迎风身段小。而今长大懒婆娑,只要千金酬一笑。
柳永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 267篇诗文

诗人柳永的古诗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