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柳永词的艺术贡献

柳永词的艺术贡献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和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慢词篇幅体制的扩大,相应地扩充词的内容含量,也增强了词的表现能力。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一、创作方向——“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

  柳永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唐五代时期,词到了文人手中渐渐脱离了世俗民众的生活,改为集中表现文人的审美情趣。柳永由于仕途的不顺,常常混迹于歌楼酒肆,因此对于普通老百姓以及歌妓们的生活、心理都有着一定的了解。所以,他改变了之前文人的创作方法,运用通俗化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表现他们所感兴趣的人物、事物。

  


  柳永在《少年游》中描写歌妓“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他并没有因为她们歌妓的身份就轻贱她们,而是以一种公平的眼光看待他们,表现的是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但也因如此,其中不乏一些色情露骨的描写,受到后人的诟病。

  二、语言表达方式——“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不再像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那样只是运用高雅绮丽的语言,而是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用富有表现力的口语入词,不仅生动活泼,而且像是直接与人对话、诉说,使读者和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如《爪茉莉》中“我儿、只在枕头根底,等人来、睡梦里”,即使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也能够很容易就读懂词义,因此传诵的人群与范围会更多更广。

  三、表现方法——铺叙和白描。

  柳永为适应慢词长调体式的需要和市民大众欣赏趣味的需求,创造性地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柳永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于词,同时善于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创造出回环往复式的多重时间结构。与铺叙相配合,柳永大量使用白描手法,写景状物,不用假借替代;言情叙事,不需烘托渲染,而直抒胸臆。如《雨霖铃》通篇层层铺叙,上下阕浑成一片,写景抒情都用白描,不加任何辞藻,形容尽致。

  四、题材取向——“尤工于羁旅行役。”

  晚唐五代词大多表现离愁别恨:男欢女爱等类型化情感,柳永词则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从最初进士考试落榜后的“偶失龙头望”到“游宦成羁旅”再到“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等一系列的羁旅行役词,表现了他追求仕途的曲折坎坷的人生体验,较为全面的展现了出他在追求仕途的过程中矛盾、苦闷、辛酸、失意等复杂的心态。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永遇乐(二之一·歇指调)

宋代 柳永

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霁时候。火德流光,萝图荐祉,累庆候枝秀。璿枢绕电,华渚流虹,是日挺生元后。缵唐虞垂拱,千载应期,万灵敷祐。
殊方异域,争贡琛赆,架巘航波奔凑。三殿称觞,九仪就列,韶頀锵候奏。藩侯瞻望彤庭,亲携僚吏,竞歌元首。祝尧龄、北极齐尊,南山共久。

一寸金(小石调)

宋代 柳永

井络天开,剑岭云横控西夏。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簇簇歌台舞榭。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靓妆艳冶。当春昼,摸石江边,浣花溪畔景如画。
梦应三刀,桥名万里,中和政多暇。仗汉节、揽辔澄清。高掩武侯勋业,文翁风化。台鼎须贤久,方镇静、又思命驾。空遗爱,两蜀三川,异日成嘉话。

女冠子(大石调)

宋代 柳永

断云残雨。洒微凉、生轩户。动清籁、萧萧庭树。银河浓淡,华星明灭,轻云时度。莎阶寂静无睹。幽蛩切切秋吟苦。疏篁一径,流萤几点,飞来又去。
对月临风,空恁无眠耿耿,暗想旧日牵情处。绮罗丛里,有人人、那回饮散,略曾谐鸳侣。因循忍便瞪阻。想思不得长相聚。好天良夜,无端惹起,千愁万绪。

愁蕊香引(小石调)

宋代 柳永

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留客住(林钟商)

宋代 柳永

偶登眺。凭小阑、艳阳时节,乍晴天气,是处闲花芳草。遥山万叠云散,涨海千里,潮平波浩渺。烟村院落,是谁家绿树,数声啼鸟。
旅情悄。远信沈沈,离魂杳杳。对景伤怀,度日无言谁表。惆怅旧欢何处,后约难凭,看看春又老。盈盈泪眼,望仙乡,隐隐断霞残照。

甘草子·秋暮

宋代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柳永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 267篇诗文

诗人柳永的古诗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