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君安成就了《柳永》,还是《柳永》成就了君安?

君安成就了《柳永》,还是《柳永》成就了君安?

  最有特色的念白,是《八声甘州》这一折中,王君安以老生苍老、沙哑的声腔表现晚年的柳永,并通过延长字词间的停顿,表现老年柳永气力的不足。由此看来,《柳永》的念白在辅助声腔的同时协助表现柳永的矛盾心理,发挥着双重作用,这也是王君安在尹派念白基础上的一些创造,可以称得上是王君安的代表。

  在《少年游》一折,王君安增加了小丑的身段。在给虫娘讲故事时,唱到“可是洞宾刚就座,汉钟离、蓝采和捷足又登”时,王君安手提衣襟,半蹲着往前走,并在唱“登”字时左腿小腿抬起,翻向左边,脚底正对右膝,右腿站立,右手手提衣襟,面朝观众,一个有趣诙谐的柳永立刻呈现在观众面前。由此看来,《柳永》的老生和丑行做工,与尹派的潇洒身段相结合,将一个丰富鲜活的角色呈现在舞台上,这突破了王君安以往的翩翩佳公子形象,可以说是王君安的代表。

  每一个折子,都用柳词命名,通过一个小故事,侧面表现柳永的性格及其对其人生选择的影响。巧的是,这六个折子,似乎和王君安的人生经历相吻合。因此,通过王君安的演绎,一个鲜活、真实的柳永完美地呈现在了舞台上,也让人在舞台上的柳永身上看到了王君安的影子。

  君安塑造的柳永情真意切,饱含深意,每一次看都会有新的感触。

  《柳永》一出需静心细品的戏,王君安这些年的艺术上的所有展现。尹派的精品。

  观点二君安成就了《柳永》,君安好评和人气远超《柳永》1

  由于编剧的选取角度如此,加之设置的矛盾过于牵强,简单,加之越剧种本身的剧种特色所制,越剧《柳永》中呈现的只能是醉眠烟花柳巷中、靠女人活着善写浅吟低唱、投献之词的那个词人,而柳永怀有的古代仕大夫那种才华横溢、报国无门、极度矛盾的情结在女人怀中消解了!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是淡淡然、不思家、只愿醉卧温柔乡的才子!如果把其词拿掉,冠上任何一个古代才子的名号,均无不可。

  柳永这样一个新编原创“非主流”男主角,对演员演技的要求更高,演他的谄媚,得让观众理解,产生同理心;演他的高才,得让观众信服,得有个风流名士的“把式”;演他的痛苦,更是要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他的痛苦,不是说演员自己痛苦得泪流满面就行。这些需要演员不断的琢磨,表演里得有很多很多的细节,而王都是“大动作”,没有“小动作”。因此柳永这个人物,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又在表演上显得空洞了些。希望王君安再深入人物,多多研究,正因为这个人物不对戏路,可能是提升演技的一个极好机会。

  情节选择缺乏说服力,错认太守,鹤冲天得罪皇上,这两折给人的感觉是”柳永运气太差“,而不是——自身性格与主流社会的不融合,无法达到主创所期待的效果。

  白马还是演干干净净心无杂质的传统型小生比较好,申贵升、梁玉书都很nice。

  并不认为,柳永是很成功的剧本!尤其是最后的一段总结性的唱词,本来这样的唱词应该是要向成为经典唱词冲刺的,可是,有多少戏迷能记得唱了些什么?编剧要表现的柳永的潦倒,不羁,落魄,这其实也不符合君安,君安应该是温婉的谦谦公子。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女冠子·火云初布

宋代 柳永

火云初布。迟迟永日炎暑。浓阴高树。黄鹂叶底,羽毛学整,方调娇语。薰风时渐动,峻阁池塘,芰荷争吐。画梁紫燕,对对衔泥,飞来又去。想佳期、容易成辜负。共人人、同上画楼斟香醑。恨花无主。卧象床犀枕,成何情绪。有时魂梦断,半窗残月,透帘穿户。去年今夜,扇儿扇我,情人何处。

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

宋代 柳永

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稳破非烟。何处按云轩。
昨夜麻姑陪宴。又话蓬莱清浅。几回山脚弄云涛。仿佛见金鳌。

女冠子(大石调)

宋代 柳永

断云残雨。洒微凉、生轩户。动清籁、萧萧庭树。银河浓淡,华星明灭,轻云时度。莎阶寂静无睹。幽蛩切切秋吟苦。疏篁一径,流萤几点,飞来又去。
对月临风,空恁无眠耿耿,暗想旧日牵情处。绮罗丛里,有人人、那回饮散,略曾谐鸳侣。因循忍便瞪阻。想思不得长相聚。好天良夜,无端惹起,千愁万绪。

菊花新(中吕调)

宋代 柳永

欲掩香帏论缱绻。先敛双蛾愁夜短。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鸳衾图暖。
须臾放了残针线。脱罗裳、恣情无限。留取帐前灯,时时待、看伊娇面。

凤栖梧

宋代 柳永

蜀锦地衣丝步障。
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
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

旋暖熏炉温斗帐。
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
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甘草子(二之二)

宋代 柳永

秋尽。叶翦红绡,砌菊遗金粉。雁字一行来,还有边庭信。
飘散露华清风紧。动翠幕、晓寒犹嫩。中酒残妆慵整顿。聚两眉离恨。
柳永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 267篇诗文

诗人柳永的古诗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