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柳永:上天给我才华时,竟忘了给我好运?

柳永:上天给我才华时,竟忘了给我好运?

  如果将宋代词坛参照金庸小说的规模来比照的话,“婉约”“豪放”两词派的份量,无疑堪比金庸小说里的“少林”“武当”。

  豪放词的先驱者苏东坡先生,可以说就是另一个版本的张三丰。

  读过《倚天屠龙记》的朋友都知道,张三丰少年时,师承少林觉远大师。后来迫于“擅自习武”一事,逃出少林门墙。其后自悟武学真谛,开创武当一派,与少林派并驾齐驱。

  众所周知,东坡先生苏轼早先也是写作婉约词的。其后经官场浮沉,身世悲梗的磨练,终自成一派,于婉约词外开创豪放词。

  就词风形成过程,个人心性品德而言,苏轼跟张三丰颇为相似。

  比起豪放词,婉约词的历史较为悠久,可上溯到晚唐五代时期。

  温庭筠、李煜二人自是绕不开的。

  但若说到宋代婉约词第一人,自然得从柳永说起了。

  毫无疑问,就是柳永引爆了宋词的“寒武纪”。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柳永在宋代词坛的地位,堪比金庸小说里的少林派创始人达摩祖师。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正史还是武侠小说,对于少林禅宗的记载都是以“一花五叶”的事迹展开。

  所谓“一花五叶”,既指达摩祖师和他的五位衣钵传人,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

  而婉约词派,继“祖师爷”柳永之后,也出了一系列堪称“衣钵传人”的词人。

  这些衣钵传人依次为:“二祖”晏殊、“三祖”欧阳修、“四祖”秦观、“五祖”李清照、“六祖”姜夔。

  相比于“祖师爷”柳永柳七公子,晏殊、欧阳修、秦观、李清照、姜夔这几位“衣钵传人”的名字,可能就并不是那么一枝独秀,绚烂夺目了。

  那么作为引爆宋词“寒武纪”的“祖师爷”柳永又牛掰在什么地方呢?

  个人认为柳永其人,牛掰之处有三点,且待我一一列举出来,大家自然就明白了。

  先来说第一点:

  柳永词写的特别好。

  在当时就有“凡井水处,皆歌柳词”说法。

  可能有人会反驳说,这不是废话嘛?柳永词写的好还用你说呀?

  是的,确实不用我说,我只是举例证明而已。

  我完全有理由相信,每一个诗词爱好者,必然都能背出柳永词中的名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据说宋仁宗当年就是引用这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刻意从进士榜上划去了柳永的名字,并说:“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

  著名武侠小说作家古龙在临终前的最后一个星期,给前来看望他的好友林清玄写了一副字,其中一句便是柳永的这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再来说第二点:

  柳永在词作上的艺术成就和后世词人的影响特别大。

  词作上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丰富了词调。宋词共有880多个词调,其中有100多个是柳永首创的。

  二是其词呈现出雅俗并陈特色。

  词本来是从民间而来,敦煌曲子词,也多是民间词,到了文人手中后,渐渐被用来表现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感。是柳永使词从贵族的文艺沙龙重新走向市井。

  三是表现手法的多样化。

  包括抒情的自我化、语言的通俗化、铺叙和白描的手法、以及结构巧妙四个方面。

  在对后世词人的影响上,几乎同时代所有词作家。

  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等人,无不受惠于柳永,无不受柳永影响。

  再来说第三点。

  柳永在歌妓们心中的地位极高,无人能望其项背。

  柳永一生虽没有得到皇帝赏识,可他却得到了歌妓们的真爱,就连他晚年孤苦无依、穷困潦倒死去后,都是是歌妓们凑钱安葬的。

  每年清明节,歌伎们都会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悼柳会”,这种风俗一直持续到宋室南渡。

  那时候,歌妓们唱歌是这么唱的:

  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

  不愿黄金屋,愿得柳七心;

  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而柳永的代表词作《雨霖铃》,就是他在长亭告别时,写给他的歌妓女朋友虫娘的。

  词曰: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确实是一个很让人着迷的翩翩公子哥,只是这位公子哥一生才情卓著,却偏偏仕途坎坷不羁罢了。

  直至暮年及第,他也只做到了屯田员外郎的官职而已。

  比起同时代的晏殊,范仲淹等人,柳永在仕途上确实逊色了很多。

  据说他去登门拜访晏殊时,人家对他这个专写“淫词艳曲”的也是爱搭不理,谈话谈的极不愉快。

  至于他和晏殊谈了什么,后世已不得而知。

  关于这次谈话的最终结果,正史只记载三个字:“柳遂退”。

  然而仕途的失意并没能影响柳永,这个“奉旨填词的柳三变”。

  经历过重重落魄失意洗礼后,这位“白衣卿相”终成为宋代文坛的一代词宗。地位之尊崇,无人可以撼动。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祭天神(歇指调)

宋代 柳永

忆绣衾相向轻轻语。屏山掩、红蜡长明,金兽盛熏兰炷。何期到此,酒态花情顿孤负。柔肠断、还是黄昏,那更满庭风雨。
听空阶和漏,碎声斗滴愁眉聚。算伊还共谁人,争知此冤苦。念千里烟波,迢迢前约,旧欢慵省,一向无心绪。

木兰花(四之四·林钟商)

宋代 柳永

酥娘一搦腰肢袅。回雪萦尘皆尽妙。几多狎客看无厌,一辈舞童功不到。
星眸顾指精神峭。罗袖迎风身段小。而今长大懒婆娑,只要千金酬一笑。

传华枝(大石调)

宋代 柳永

平生身负,风流才调。口儿里、道知张陈赵。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解剧扮,能兵嗽,表里都峭。每遇著、饮席歌筵,人人尽道。可惜许老了。
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剩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若限满、鬼使来追,待倩个、掩通著到。

醉蓬莱·渐亭皋叶下

宋代 柳永

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霁。华阙中天,锁葱葱佳气。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万几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清脆。太液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尾犯·夜雨滴空阶

宋代 柳永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萧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珠珍博。

西施(三之二·仙吕调)

宋代 柳永

柳街灯市好花多。尽让美琼娥。万娇千媚,的的在层波。取次梳妆,自有天然态,爱浅画双蛾。
断肠最是金闺客,空怜爱。奈伊何。洞房咫尺,无计枉朝珂。有意怜才,每遇行云处,幸时恁相过。
柳永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 267篇诗文

诗人柳永的古诗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