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宋朝有热搜,热搜天王这个充满争议的头衔理应属于北宋词坛最具争议的人物——柳永,原名柳三变。
且看那些年柳永上过的热搜:
柳永为歌妓XX填词,歌曲大火;柳永品评歌妓XX,令之身价大涨;柳永与歌妓xx的绯闻曝光;柳永写词得罪宋仁宗;柳永写词再次得罪宋仁宗;宰相晏殊讽刺柳永的词;苏轼吐槽门生秦观学柳永词;苏轼自创豪放派公然叫板柳永的婉约派;李清照吐槽柳永词语言低俗...
柳永的成名一路伴随着掌声和骂声。
人红是非多,没有人比他更有体会,他可能还是宋朝唯一一个因为网络暴力改名的词人。
其实士大夫们骂他骂得并不冤枉,那时候他的画风经常是这样的:
酒里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须臾放了残针线,脱罗裳恣情无限。留取帐前灯,时时待看伊娇面。最奇绝是笑时,媚靥深深,百态千娇,再三偎著,再三香滑。
这样的词,可以说是很少儿不宜了。
柳永越是受欢迎,西装革履的士大夫们越是忍不住吐槽:这种低俗的词都能火,老子撸秃了头写的好词咋就火不了。
但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呀,那时候的下层百姓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他们去酒馆瓦舍喝茶,是为了听相声,不是为了听交响乐的。
你给他唱个“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种富贵人家才有的闲愁,嗑瓜子群众们可不买单。
而柳永的词就很合市民们的胃口。
不但语言接地气,而且内容贴近生活,画面香艳,情节动人,堪称休闲娱乐放松之首选。
但正是因为写这样的词,带给他一生的坎坷和沉沦。
1017年,当柳三变还没有改名为柳永的时候,他从福建的小县城出发,告别家乡的妻子,跋山涉水,踏上漫长的旅程。
那时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考上进士,给老婆买个大房子。
像所有县城小伙一样,刚到汴京的他,对眼前繁华热闹的城市生活感到十分新鲜。
此时的北宋正值盛世,帝都汴京更是人口破百万的世界级大都市,雕梁画栋的豪宅随处可见,香车宝马络绎不绝,还有各式各样的商铺、茶楼、酒馆、脚店……吹拉弹唱的乐声、歌声随处可闻,好一个烟柳繁华、笙歌处处、纸醉金迷的大都市。
尤其是一年中最热闹的元宵节,花灯处处,人来人往,才子佳人时常有意想不到的艳遇,这样的日子不去泡吧约会岂不是浪费?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萧鼓。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柳永被这一切深深吸引了,尤其是勾栏瓦舍艺人唱的那种小曲儿,听得他如痴如醉。
闲暇的时候,他在平康坊听歌,青春貌美的姑娘们手执一牙板,咿咿呀呀地唱着小曲,听众无不沉醉。
“若是让那些美丽的姑娘唱我填的词,岂不是有趣?”
说干就干,他仔细研究曲调填了一首词。
“小姐姐,这首曲子听腻了,今天唱支新词吧。”
姑娘拿过歌词重新演唱,朗朗上口的歌词,口语化的语言,听起来十分生动,店里的客人纷纷鼓掌叫好。
歌妓们得知是他填的词,纷纷缠着他,要求为自己量身定制一首。
“你为我填词,我给你打八折。”“我打6折。”“我给你免单。”……
柳永喜笑颜开,没想到自己小试牛刀的作品竟这么受欢迎,他对姑娘们有求必应,姑娘们也热情地回报他。
快乐的日子过得特别快,转眼科举考试的日子临近了。
“我要专心复习,你们不要再给我打电话叫我来玩了,等我考上进士,请你们吃大餐!”
这一年皇榜发布,柳三变找了三遍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
“第一次考,没有经验,下次再来!”
又复习了几年,临行前,他对相好的姑娘说:这次我复习得很好,一定能考上!
第二次科举,又落榜了。
他走进烟花柳巷,与心爱的女子把酒言欢,喝得烂醉。
第二天他觉得畅快了,忍不住发了条微博:
今年又尼玛落榜了,圣明的君主错过了我这个人才,是他的损失。今后我该怎么办呢?既然没有得到好的机遇,为什么不尽情放纵,何必为功名患得患失?做一个风流才子为歌姬谱写词章,即使身着白衣,也不亚于公卿将相。
我的意中人就在酒吧里等着我寻访,与她们依偎,享受风流的生活,才是我平生最大的欢乐。青春不过是片刻时间,我宁愿把功名,换成手中浅浅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转的歌唱。
鹤冲天·黄金榜上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想不到随便发了个牢骚,竟然火了。
或许是说出了许多落榜考生的心声,这首词被疯狂转发,连连上热搜,传唱度惊人,连皇帝都听到了。
宋仁宗是个忠厚严肃的皇帝,听到有人宁愿去写那些淫词艳曲也不好好读书,不想着上进,与朝廷提倡的主流价值观公然叫板,心里十分不满。
于是又一年科举,当他看到预录取的名单里有个柳三变,就问道:可是那个写词的?
大臣回到:正是。
宋仁宗眉头一皱,将他的名字划去:考什么公务员,写你的小淫词去吧。
后来人们看到,营销鬼才柳永的签名改成了:奉旨填词柳三变。
敢捆绑皇帝炒热度,这胆子也是没谁了。
潇洒都是装给别人看的,其实柳永心里苦:皇上,我那是开玩笑的,你咋还当真了?
一向正派的父母知道他写的那些词,以为他在汴京就知道花天酒地,不思进取,再加上家族都是走仕途之路的,柳永的离经叛道让他们觉得相当丢脸,一狠心就断了他的生活费。
这下柳永彻底陷入了困境。
原本填词只是因为喜欢,觉得有趣,现在为了生活,他不得不靠这门手艺赚钱。
柳永索性放飞自我,穿皮裤,骑摩托,头发烫成大鸡窝。
他为歌妓们写词,歌妓们则资助他的花费。
靠女人吃饭,一向是让人看不起的,更何况他是个读书人。
人人嘲笑他,骂他是个无行浪子。
只有那些温柔美丽的姑娘们崇拜他,赞美他,他索性躲进了温柔乡,成为广大妹子们的男闺蜜。
他在勾栏瓦舍终日流连,默默观察,细细体验。
艺术来源于生活,因为深入其中的沉浸式体验,柳永的词与高贵的士大夫们有着截然不同的风貌。
他写的词,因为情真意切,栩栩如生而大受欢迎。
在他的笔下,歌姬们各具风情,各领风骚。
如舞姿出众的心娘:
心娘自小能歌舞,举意动容皆济楚。解教天上念奴羞,不怕掌中飞燕妒。
如美丽多情的虫娘:
虫娘举措皆温润。每到婆娑偏恃俊。香檀敲缓玉纤迟,画鼓声催莲步紧。
如歌声清亮的佳娘:
佳娘捧板花钿簇,唱出新声群艳伏。金鹅扇掩调累累,文杏梁高尘簌簌。
如腰肢纤细的酥娘:
酥娘一搦腰肢袅。回雪萦尘皆尽妙。几多狎客看无厌,一辈舞童功不到。
柳永与他们是合作伙伴,亦是朋友和知己。
其中最令他动情的无疑是虫娘。
虫娘生得美丽多情,顾盼生资,很受富家公子的欢迎,但她却对柳永情有独钟。
两人两心相悦,堪比神仙眷侣。
小楼深巷狂游遍,罗绮成丛。就中堪人属意,最是虫虫。有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芳容。几回饮散良宵永,鸳衾暖、凤枕香浓。算得人间天上,惟有两心同。
科举落榜后,柳永借酒浇愁。
虫娘以她的温柔和善解人意开导他,令柳永无限感激,承诺中举后一定好好报答她。
然而多次的落榜,生活捉襟见肘,柳永已经没有钱去秦楼楚馆大肆挥霍,只能偷偷和虫娘约会,他甚至希望以后买了房子,和她永远厮守:
近来云雨忽西东。诮恼损情悰。纵然偷期暗会,长是匆匆。争似和鸣偕老,免教敛翠啼红。眼前时、暂疏欢宴,盟言在、更莫忡忡。待作真个宅院,方信有初终。
别人来这里不过是寻欢作乐,与姑娘们逢场作戏,而他却是以一颗温柔的心,真切地欣赏他们,怜爱他们。
在他笔下,歌妓们美丽多情,多才多艺,生命如琉璃一样美丽又易碎,深情总是被辜负,被抛弃:
少年游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好天良夜,深屏香被。争忍便相忘。
王孙动是经年去,贪迷恋、有何长。万种千般,把伊情分,颠倒尽猜量。
1027 年,北漂10年的柳永,渐渐感到在汴京出头无望,再加上对这种不安定生活的厌倦,他决定去江南找找出路。
即将离开这座城市,他最不舍的就是对他有情有义的姑娘们。
离别那天,蝉声听来凄凉而急促。
傍晚时分,骤雨刚停,在送别的宴席上,手中的茅台突然就不香了。
在这伤感的时候,船夫不停催促:快点儿,要出发啦,迟到不退票。
握着她的手含泪对视,两人哽咽得说不出一句话。
想到这一去路途遥远,千里烟波渺茫,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凄凉的秋天!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去诉说呢?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登上南下的客船,从此告别他的浪子生涯。
告别帝都,柳永来到了北宋的魔都——杭州。
作为东南第一大都市,杭州的繁华和热闹与汴京相比毫不逊色。
柳永来到这里是希望找到正经的差事,毕竟也老大不小了。
他托人给杭州守将寄了首词,这首词就是大名鼎鼎的《望海潮》
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历来给达官贵人写信自荐,有像李白这种大言不惭的: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有像王维这种不卑不亢的:
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
有像孟浩然这样含蓄委婉的: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但还没有像柳永这么委婉的,委婉得都跑题了。
那位杭州守卫收到这封信,估计和你我有一样的疑问:你这是自荐信呢?还是杭州的旅游攻略呀?工作经验、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这些都没有体现呀?
结果正如传闻中那样,这首诗没把工作等来,倒是把完颜亮等来了。
据说金国国主简称金主完颜亮听说杭州的富有和繁华,硬是千里走单骑,骑着快马就杀下来了,还把宋高宗逼得逃到海上去了。
不过这都只能当作段子听听罢了,不然苏轼把海南写得那么好,咋没见你去海南呢?
工作没有着落的柳永,在江南苦苦漂泊。
他时常想起北漂的那些日子,还有那些姑娘们。
想到离别之际,两人彻夜难免,想退掉船票和心爱的人长相厮守,却无奈现实逼人分隔两地,只能辜负爱人,让自己一生追悔。
忆帝京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1034年,朝廷扩招。
这一次,宋仁宗特别叮嘱,对多次考试落榜失意的考生放宽尺度,尤其是那些七老八十还在参加科举的,只要他们写个名字就给过。
都放水放成这样了,柳永再不考上还真说不过去。
这一年,47岁的柳永终于考上了。
好在考上进士就能分配工作,柳永被授予睦州(浙江建德)团练推官,是个七品芝麻官。
当上了公务员,穿上西装打上领带,自然不能再向从前一样花天酒地。
有时他路过经常光顾的那家夜店,在门口徘徊、踌躇,看到相识的姑娘楚楚动人,笑脸盈盈,满脸期待地迎接他,他却只能转身离开。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但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
长相思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他勤勤恳恳上班,兢兢业业工作,希望能升职加薪,但无奈的是工作10年,却还在基层摸爬滚打。
为了升职,柳永也做了不少努力。
他去拜访当时的宰相晏殊,希望可以升职。
晏殊我们都知道,写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个十分文艺的宰相。
柳永的算盘打得不错:我和宰相都爱填词,也都爱泡妹子,爱好相似,他一定会欣赏我的。
可惜柳永错了,晏殊见到柳永,客气地问道:听说你会填词?
柳永激动了,赶紧套近乎:我没别的特长,就会写点儿小词,就跟领导您一样。
晏殊鼻孔一哼,嫌弃地说:我可没写“针线闲拈伴伊坐” 这样的词。
潜台词就是:我这是宫廷菜,你那是路边摊,不要混为一谈。
在晏殊看来,自己写的词高贵优雅,是可以在宴席上为达官贵人演唱的,你柳永写的是什么东西,也敢说自己填词。
或许是觉得自己早年的名气影响了领导对他的印象,他索性改名为柳永。
但是升职之路依旧不顺。
一次,天上出现老人星,柳永趁机写了首《醉蓬莱》进献给宋仁宗。
内容无疑是歌功颂德,爱国爱君,看起来平平无奇。
然而宋仁宗看到却怒不可遏:“宸游凤辇何处”这六个字好死不死,刚好和宋仁宗给父亲真宗的挽联一模一样。
再往下看,太液波翻,是希望国家动荡得像池水翻动一样吗?
宋仁宗气得将词狠狠扔在地上。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柳永第二次被宋仁宗拉黑了。
情商低,在官场确实不好混。
柳永直到去世,也才做到六品的屯田员外郎,因此世人称他为柳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