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柳永:重新定义宋词,我骄傲了吗?

柳永:重新定义宋词,我骄傲了吗?

  大宋仁宗天圣年间,骤雨刚过的东京汴梁异常清冷,城门渡口,当世第一软饭王正在与女友依依话别,情到深处,他浅斟低吟: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至此,柳永告别了落第四次的科举,踏上了专业填词的旖旎旅程。宋词因他改天换地,中国文学因他焕然一新。很快,大宋热搜话题No.1换成了这样一句话: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的词到底有多么受欢迎?就这么说吧,周杰伦最火的时候什么样子,柳永有过之,无不及。

  周杰伦有“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柳永就有“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周杰伦有“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柳永就有“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微博上天天催专的杰迷,像极了大宋盼柳郎新曲,寝食难安的小姐姐们(这大概是史上有记载最早的催更)

  顺带赠送大家一个冷知识:“小姐姐”这个词在宋代的同义词是“奶奶”。引柳永词为证: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为盟誓。 今生断不孤鸳被……

  客居汴梁时,由于没有正经工作,又不愿啃老,柳永被东京三大名妓争着喂软饭,哪三大名妓?陈师师、赵香香、徐冬冬。当时东京青楼的歌姬散尽千金,求柳大官人与之共度良宵,只为得其一词半阙,甚至还统一了许愿口号: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

  讲真,这是我见过最豪横的软饭硬吃。柳七郎不愧大宋流行音乐领军人物,这一刻,周杰伦与方文山合体了。柳词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大致有三个杀手锏:

  精通音律,而同时代或稍晚的晏殊、欧阳修、苏轼疏于音律。柳永是重新定义宋词,对其进行全面革新的第一人, 也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学界统计,在宋词880多个词调中 ,属于柳永首次使用的就有100多个,对后来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宋之交的王灼评论:

  “今少年”“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皆在佳句”“源流从柳氏来”。

  苏轼、秦观、周邦彦这些重量级词人,无不受惠于柳永的开创之功。贰大量创制慢词,彻底改变了五代以来小令一统词坛的格局,从此,慢词小令平分秋色。叁题材雅俗共赏,走向市井,创作上善用多重时空转换。举个栗子: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短短数语,切换了多个时空场景和人物动作,画面感扑面而来,让人身临其境。最能说明柳永厉害的,是他的对手和知音——晚他半个世纪登场的苏轼。虽是宋词豪放派掌门人,但在受欢迎度上,苏轼仍然要输柳永一筹。创作风格上,苏轼会刻意跟柳永对比:

  近颇做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成一家。

  论及前辈,文学上极少谦恭的苏轼却坦承:

  人皆言柳耆卿俗,然如“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唐人高处,不过如此。

  大白话就是:东坡:柳爷,你的词艺术成分很高啊!柳永:有多高?东坡:三四楼那么高了。

  词坛两大宗师,隔空举杯,一饮而尽。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代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八六子·如花貌

宋代 柳永

如花貌。当来便约,永结同心偕老。为妙年、俊格聪明,凌厉多方怜爱,何期养成心性近,元来都不相表。渐作分飞计料。
稍觉因情难供,恁殛恼。争克罢同欢笑。已是断弦尤续,覆水难收,常向人前诵谈,空遣时传音耗。漫悔懊。此事何时坏了。

临江仙引·渡口

宋代 柳永

渡口、向晚,乘瘦马、陟平冈。西郊又送秋光。对暮山横翠,衫残叶飘黄。凭高念远,素景楚天,无处不凄凉。
香闺别来无信息,云愁雨恨难忘。指帝城归路,但烟水茫茫。凝情望断泪眼,尽日独立斜阳。

木兰花(杏花·三之一·林钟商)

宋代 柳永

翦裁用千春工意,浅蘸朝霞千万蕊。天然淡泞好精神,洗千严妆方见媚。
风亭月榭闲相倚。紫玉枝梢红蜡蒂。假饶花落未消愁,煮酒怀盘催结子。

永遇乐(二之一·歇指调)

宋代 柳永

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霁时候。火德流光,萝图荐祉,累庆候枝秀。璿枢绕电,华渚流虹,是日挺生元后。缵唐虞垂拱,千载应期,万灵敷祐。
殊方异域,争贡琛赆,架巘航波奔凑。三殿称觞,九仪就列,韶頀锵候奏。藩侯瞻望彤庭,亲携僚吏,竞歌元首。祝尧龄、北极齐尊,南山共久。

甘草子·秋暮

宋代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柳永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 267篇诗文

诗人柳永的古诗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