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柳永:烟花巷陌多情扰,白衣卿相酒中吟。

柳永:烟花巷陌多情扰,白衣卿相酒中吟。

  他是北宋著名词人。

  他深通音律,才华横溢。

  他被尊为慢词的开山鼻祖。

  他是婉约派最具代表的人物之一。

  他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他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他大量创作慢词,扩大了词的容量。

  他从都市生活,山川自然中摄取题材。

  他拓宽了词的视野,丰富了词的内容。

  他以实说体式重新确定了叙述视角和抒情模式。

  他采纳市井新声,以口语俚词入词,开启了写通俗白话词的先河。

  他一生仕途蹭蹬,流落多舛,争议不断。

  他是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之一。

  他是红尘深处的歌者。

  他是柳永。

image

  前言:

  疏枝卷不回流浪的叶,

  落红听不懂流水的牵念,

  只有复苏的苦闷。

  漫卷心扉,

  埋入心田化成泥土。

  奉旨填词,偷眼看春秋。

  饮一杯忧愁,

  醉了南斗看北斗。

  红颜在落红中舞遍了春秋。

  夜月安静了谁的心跳。

  醒来后,三杯两盏,七月流火。

  叛逆,善感,痴情。

  一袭白衣,一杯清酒,一段绝恋,

  成就了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词人,

  一个独占词场的放旷的英魂。

  谁不曾年少轻狂?

  随父进京的年轻柳永,与“狂朋怪侣”过着暮宴朝欢的日子,屡试不第似乎是意料之事。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他自命不凡,感叹怀才不遇。又叹: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更是惹怒了龙颜,阻断他的仕途。

  奉旨填词,说起来是多么轻飘飘,还有几分优越的味道。可谁又读懂他的咽泪装欢?谁又能理解他为玩世不恭所付出的代价?

  二十二三岁时入京赶考,年近五旬方才及第,蹉跎考场足足三十载。

  终其一生,柳永都没有像欧阳修、晏殊、范仲淹等人那样进入政治权利的核心。最后官终屯田员外郎,这一官职隶属工部,从六品,为京官中最低的官阶。一代词人,词名显赫,但在北宋文人中,柳永也是官位最低、最为寒酸的一个。

  于是,他流连于烟花之地,穿行于下层市民之中,品尽了那杯孤独的人生苦酒。

  命运对他关闭仕途之门的同时,为他打开了社会这扇窗。起初,他感到新鲜,发现了一片广天阔地,像触摸到了清晨的第一滴露水。

  汴京日夜不休,永远热闹繁华。他依旧混迹于青楼瓦舍,过着日日笙歌、夜夜喧哗、纵酒豪赌、眠花宿柳的放荡生活。

  流浪困顿的生活使他找不到人生意义的出口,他退守市井的温情世界,却又无法摆脱士达之念。这又伤害着他苦心经营的温情世界,使他无法忘怀内心深处的痛。于是他又必须为人生的价值继续流浪。

  然而,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贩夫走卒。他是考取过功名的儒生,他怎么能完全抛弃功名利禄?让他将过去全部抹掉,像白茫茫大学真干净,不留一点痕迹。他做不到,他的的身影漂泊在天涯,心灵饱受煎熬,行走在冰与火的两极。

  遇当歌,对酒竟留连。

  温柔乡里,酒醉温香固然值得回味和思念。但他一再唱“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的乡愁和“念利名憔悴长萦绊”的功名,这些都让他无法释怀。

  于是对于愁,他比常人理解得更深,他也将愁写到了极致。

  柳永把满腔愁绪,都寄托到了词中。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写词。他写这些流浪过程中的词,往往和风景描写、恋情相似交织在一起,再加上素以俚俗谐耳、通俗化、市井化见长,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很受欢迎。他一直写,一直写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他成了那个时代最有名的流浪歌手。

  当声名如波涛一阵阵袭来,他依然是孤独的。

  他与歌儿舞女们密切合作,为她们制词谱曲。青楼女子复杂矛盾、爱怨交加的心理,平常之语中自然流露的细微心态,在他的词中被表现出来。词句之间,情感跌宕起伏,姿态嫚媚横生。

  他走进了歌伎们隐秘的内心世界。社会的鄙视与人们的轻贱使得柳永,与这些不幸的烟花女子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相惜之情。因此这些词既是为歌女所填的青楼幽怨,也是为自己而作的浪子心曲。

  所以,盛世歌手,于他只是虚名一场。

  他的内心,被刻骨的寂寞填满,感受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无人可依。他无法超越孤单,他自我放逐。他南来北往地行走,他拥有无数的红粉知己。

  然而人生已不能回头,卑微的官职只带来更深的痛苦。他继续漂泊在路上,每一次被迫登程,既体味着体验离别的痛苦,他在旅途中因此又了缠绵不断的恋情相思。过多的流浪,徒添了他心中的许多悲伤,他更加不快乐。

  归云一去无踪迹 ,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 ,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这则《少年游 》已失去了年轻时那份高远飞扬的意兴,也消逝了那一份迷恋眷念的挚情。弥漫心间的只是一片回首时的低沉萧瑟。常年的漂泊,让他对自己的人生迷惘了。

  一漂多困境 ,两泊少人情 ,愁因放浪生。

  在市井烟花巷得意的背后,他隐藏着他愈来愈深的苦痛。

  市井飘摇,前途渺茫,岁月将老。无论是年轻时初人世俗市井,还是年老求归,他在本质上属于市民阶层,是一个游离于封建正统的市民。然而,他那颗在市井当中浸润过的心感觉到的更多的是苦涩。

  他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人。他呐喊,他歌吟,他不幸的灵魂本真与残酷现实从未停止过冲突。

  此时,他渴望着人间的温暖,温馨的家庭与秀雅的如花美眷,是他人生的归依和漫漫苦旅中的重要伴侣 。

  他的内心是孤独的。这世间没有一剂药方能治愈他的孤独。

  孤独,是他生命里抹不去的苍凉底色。离别怀人的愁思,故里乡关的渺茫,羁旅宦海的困苦,越来越多的愁绪包围着他。经年累月,愈积愈深,挥也挥不去,吹也吹不散,可谓越挣扎,越缠绕。

  他多想结束这流浪的生涯,然而,一直到生命逝去的时候,他还在漂泊。那些得到他真心对待过的歌伎们筹钱安葬了他的身体,也安抚了他的灵魂。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自小爱词,每每读词,觉得最朗朗上口的当属柳永之作。

  不得不是说,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也是影响最大的词人。他的词,首先突破音乐体制的局限,他发展并拓宽了词的声腔体式。另外,他的词雅俗共赏,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元素,增加了词的创作元素,丰富了词的表达对象。

  柳永也很重视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由于仕途的不顺,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底层人民的生活和心态都十分了解。因此,在题材上,他的词更能够反映普通大众的心声。

  柳永的词总是迎合大众的眼光。在语言上,他常选取通俗易懂,浅白俚俗的话语来表现。词的娱乐功能使柳词的俗化成为可能。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所以宋人常说柳词俗,但他的词却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和崇拜。

  柳永从都市生活里摄取题材,拓宽了词的视野 ,发展了词体 ,革新了词的艺术形式,完成了从文人词到通俗词的转变。

  他在宋词对晚唐五代词题材和表现手法的革新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尽管宋代及后世的不少人甚多批评柳永之辞,但是柳词的重要贡献却是不可抹杀的,柳永开辟了词的新格局。仕途的不得志,却造就了他在词坛上的极大成功,成为震古烁今婉约词派的巨擘。

  人生无常,功名利禄转瞬即消,唯有浅斟低唱方不枉这一生。

  韶光流转,转眼红颜枯骨随风散。人生荣辱名利如一梦耳,只有酒乡才是归宿。是非、富贵、名利都无需计较,能长醉花间便是人生最大的福气。

  在中国,酒与文学结缘是天造之合,文学借酒而厚,酒因文学而雅。正所谓:一杯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直至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闻到一种浓郁的芬芳,那是酒与墨经过千百年的窖藏散发出的醇香。酒可以使人内心激荡,无论是快乐、悲伤还是绝望,在酒的作用下都可以获得超常的凝聚。

  所以文学家在酒的催发下感发生命,将心中郁结的情绪借身边的景与物喷薄而出,于是产生了大批以真情感人的诗词。诗善醉,醉中语亦有醒时道不到者,盖其天机之发,不可思议。柳永即是。

  中国古代文人多喜欢在酒中寻求寄托,借酒书写情怀。宋代是中国酒文化发展的一个高潮,也是词文体的鼎盛时期。许多词人与酒结缘,并在词作中借酒抒情。

  作为北宋时期著名词人,柳永在词中多借酒抒发感情,下笔细腻,多写酒醒梦回之后的凄凉无助和惜春伤时的感慨。词多哀调。

  在唐圭璋编撰的《全宋词》中共收录柳永的词200多首,其中涉及饮酒的词达60多首,占三分之一以上。由于仕途失意,流落为都市浪子,混迹秦楼楚馆,柳永的词作以情为主,而酒情与愁情自古就相依相生,所有把酒言情也就自然成为了柳永作词的主题。

  柳永一生浪迹风月情场,敏感多情,有聚时的“彩线慵拈伴伊坐”。就有散时的“执手相看泪眼”。聚时越是缱绻,别时就更加凄戚。

  所以其表达离情思念的词作情深意重,具有深刻的感人力量。柳永在词中多描写酒醉初醒的孤独寂寞。在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即是以酒醒之时的孤寂凄清来表达离别的怅惘

  还有“残梦断、酒醒孤馆,夜长无味。可惜许枕前多少意,到如今两总无始终。”《满江红》)词中男子与意中人离别之后只能以酒梦自我安慰。只可惜,酒已残,梦已断,漫漫长夜,忆念佳人,回首往昔山盟难付,怎能不几度垂泪。

  在宋词中男子而作闺音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柳永的词中就有许多代歌妓言的作品。“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渐消尽、醺醺残酒。”《倾杯乐》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一位歌妓对远方故人的刻骨思念。词中以皓月、暮云为意象,正合“霁月难逢,彩云易散”之慨。倘若酒醉之中尚能忘却别恨,待到残酒渐消之时,现实猝然降临,着实令人难以面对。此时凭栏独望,追惜往事,任谁都难抑孤独之情。

  “中酒残妆慵整顿。聚两眉离恨。”《甘草子》这首词也是以一位女子的身份描写离别之后的内心苦闷。词中女子因离别而醉酒,酒后无心整理残妆。正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心中人既已离去,梳妆打扮也无必要了。

  从景祐元年到皇祐末,柳永基本上是在羁宦漂泊中度过的。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大量优秀的羁旅行役词,表达相思之情与身世之感。在此类题材的作品中,也多次写到饮酒,借酒杯表达内心的苦闷。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熄。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这首《浪淘沙》即是柳永内心漂泊无依的感慨之作。时间依然是在午夜梦回,残酒渐消之时,屋外风寒雨频,凉意侵人,仅叹一句久作天涯客,内心的落寞已了然笔下。

  还有一首《梦还京》:“夜来匆匆饮散,欹枕背灯睡。酒力全轻,醉魂易醒,风揭帘栊,梦断披衣重起。悄无寐。”起首即以酒为入破之点,匆匆饮罢说明独饮了无滋味,本想借酒一醉,暂求酣然一梦,怎料内心的愁苦连酒都无法消解,不是酒力太轻,而是愁思太重。

  “当无绪、人静酒初醒,天外征鸿,知送谁家归信,穿云悲叫。”《倾杯》词中人身处异地,独居客馆,酒醒之初面前秋风狂扫,目睹天上鸿雁自然联想到家书,从而激起漂泊客居的感慨之情。词中没有交代他为何醉酒,想必正是为了消解那一份羁旅愁思。无奈酒总会消,梦总会醒,醒来依旧要面对形单影只的现实。

  “晚岁光阴能几许。这巧宦、不须多取。共君把酒听杜宇。解再三、劝人归去。”《思归乐》词中强烈表达他厌倦漂泊、渴望归家的愿望。所谓蜗角虚名、蝇头小利,人生为此牵绊,他不甘亦不愿。把酒听杜宇,杜宇声声归去已令人思归,再加上酒意,更加渲染了游子思归不得的愁绪。

  柳永或许也是词史上第一位将笔端触到底层女子内心世界的人。在他的词里,可以感受到,诉说了她们无尽的落寞与寂寥。

  柳永把酒洒向了凡尘中的野花间,如滋润,培育芙蓉,海棠般疼爱着他们。他肯用一阕倾词,一句温言博红颜一笑,甚至于将妓女从娼与文人出仕相提并论。

  正是如此,他的词愈是风花雪月,愈见得情意酒长。在柳永死后,是这些歌伎集资安葬了他,且每逢清明,都有歌伎载酒于柳永墓前,祭拜他,时人谓之“吊柳会”,又称“上风流冢”。

  穿越历史的走廊,这位第一位为风尘女子写词的文人,曲曲或哀怨或优美或凄切或细腻。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花前月下的风尘女子,浅唱低吟着生活的几朵艰难。

  是柳永走进了她们的世界,将她们的风情万种淋漓尽致地写出来。在略带伤感与失落的笔下,在几经曲折的坎坷情绪里,重温了旧梦,掩映了几朵欢笑,慰藉了那颗沧桑的心,亦温暖了这些女子的心事。

  对于像柳永这样一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颇具话题性的人物,时至今日,他的生卒年、登科时间、仕宦经历与卒葬地都尚未有百分之百 的定论。而关于柳永文学成就的评价,自古以来也是一波三折,争议不断,颇具传奇色彩。

  然而无论他是一生经历了多少起伏与非议,后人确实肯定了他的文学贡献与成就,甚至不惜伪造其仕宦经历来争夺其葬地归属。被《镇江府志》收录的《宋故郎中柳公墓志》残文就是这样一篇伪作。此文一度曾给研究柳永的学者们带来不小的麻烦,让后代柳永研究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但从侧面不难看出,不为《宋史》所载的柳永,在后人心中仍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一个人的真实面貌和他从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面貌到底在多大程度上相关呢?当正史无传时,我们会为纷繁多舛的野史逸闻所迷惑。而如果诗文无传,我们还能不能看清一个词人的真面目?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仅看欧黄的小词,我们无法相信他们竟都是砥砺名节之士。仅就这两点而言,柳永就是注定不幸的,史既无传,诗文亦略等于无。

  于是我们看到的,便是野史逸闻包围中的柳永,写了无数俗词艳语的柳永。

  然后我们就只能从从他的词作中,来寻访他早已被历史尘封的面貌。然而,作品虽然深刻着作者本人的烙印,但并不等同于作者,关键是我们怎么来研读它。

  当一个人某方面太突出时,人们往往会忘了辨明它的真伪,更疏于寻访其另具姿采之处。柳永的浪子身份太明显了,他的词作中有那么多露骨的狭邪之歌,而后人对他的评价更充溢着“薄于操行”“轻薄子”等语。以至于人们几乎很难将他当做一个普通意义上的人来看待,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有特定涵义的符号而已。

  他来的时候赤朴纯真,去的时候也空空如也。一介布衣,失落潦倒。

  然而古往今来浩瀚沉重的历史画卷,真正的文人又何谈寂寞与伤感?

  柳永本有凌云的才华,亦想出入君王伴,指点江山,金榜题名,天下皆知。也曾想为国出力,一洒英雄血。无奈皇帝一句何须浮名,将他远远推去。性情率真的他不是一个政治家。但幸好,他没有走进那个金碧辉煌的宫殿,要不漫长的历史又要少了一位杰出的词人。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 柳永《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蜀锦地衣丝步障。

  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

  玉砌雕阑新月上。

  朱扉半掩人相望。

  旋暖熏炉温斗帐。

  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

  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 柳永《蝶恋花·凤栖梧》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满江红(四之三·仙吕调)

宋代 柳永

万恨千愁,将年少、衷肠牵系。残梦断、酒醒孤馆,夜长无味。可惜许枕前多少意,到如今两总无终始。独自个、赢得不成眠,成憔悴。
添伤感,将何计。空只恁,厌厌地。无人处思量,几度垂泪。不会得都来些子事,甚恁底死难拚弃。待到头、终久问伊看,如何是。

满江红·暮雨初收

宋代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宣清(林钟商)

宋代 柳永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背银釭、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噤。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更相将、凤帏鸳寝。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甚时重恁。

望远行·长空降瑞

宋代 柳永

长空降瑞,寒风翦,淅淅瑶花初下。乱飘僧舍,密洒歌楼
,迤逦渐迷鸳瓦。好是渔
人,披得一蓑归去,江上晚来堪画。满长安,高却旗亭酒
价。

幽雅。乘兴最宜访戴,泛小棹、越溪潇洒。皓鹤夺鲜,白
[闲鸟]失素,千里广铺
寒野。须信幽兰歌断,彤云收尽,别有瑶台琼榭。放一轮
明月,交光清夜。

迷神引·红板桥头秋光暮

宋代 柳永

红板桥头秋光暮。淡月映烟方煦。寒溪蘸碧,绕垂杨路。重分飞,携纤手、泪如雨。波急隋堤远,片帆举。倏忽年华改,向期阻。
时觉春残,渐渐飘花絮。好夕良天长孤负。洞房闲掩,小屏空、无心觑。指归云,仙乡杳、在何处。遥夜香衾暖,算谁与。知他深深约,记得否。

䰞海歌

宋代 柳永

䰞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䰞就汝输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风乾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

卤浓咸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出去夕阳还。

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

自从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糇粮。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缗往往十缗偿。

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

䰞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

甲兵净洗征输辍,君有馀财罢盐铁。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

柳永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 267篇诗文

诗人柳永的古诗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