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不读懂曹操,不足以谈人生

不读懂曹操,不足以谈人生

  《三国演义》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对于曹操我们更是再熟悉不过。

  他的经典名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被后人诟病,“奸雄”这一标签,他是无论如何也撕不下来了。

  除此之外,与曹操同时期的许劭曾当面评价曹操为: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我认为,或许这才是对曹操最公正的评价。

  世间流传这样一句话:跟孔子学做人,跟曹操学做事。

  如果将奸雄的标签从曹操身上撕下,他还具有另外许多让人欣赏的一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向曹操学习做事。

  能屈能伸不逞一时之能

  只为王不称帝,不在乎一时之名。

  众所周知,曹操与汉献帝在仪式上已经没什么两样,就差一个"皇帝“的名号。

  当然,曹操也不会称帝,因为他太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

  当时的皇帝只是曹操的“牵线木偶”,而各种实际的好处曹操可是一样都不落下。

  比如上下安插自己的人,把曹家的女儿嫁给皇帝,用皇帝的命令把其他诸侯赶走,扩大自己的领地。

  要知道,“枪打出头鸟”,多少仁人义士被暗地里的手段,一辈子有委屈难伸张。

  曹操这辈子没称帝,说了那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他真正实现了,做人低调隐忍,摆正位置,有了大出息。

  能屈能伸,善于适应。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得无比英勇。

  赤壁之战,曹操输了也一笑置之。

  被刘备打汉中时,也轻松地走了。

  还有荥阳之战,勇敢打董卓,输了还骂了个爽。

  由此可见,曹操是一个能屈能伸,善于适应,掌握好进退妥协的尺度之人。

  才华横溢敢想敢干成就霸业

  曹操的文学造诣非常深,刘备和孙权与他相比只能是莽夫。

  曹操精通诗词歌赋,是建安风骨的文坛领袖。

  《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都是流芳百世的佳作。

  另外曹操还精通音乐和围棋之术,堪称才华横溢。

  曹操的人才管理哲学,堪称典范。

  好色却重情的曹操

  曹操好色,人尽皆知,想娶哪个就娶哪个,想睡别人的寡妇就睡别人的寡妇。

  其实,他还是一个非常重情的人。

  结发妻子丁夫人弃他而去,他念念不忘;

  卞夫人出身歌姬,曹操却不计前嫌,与她相濡以沫,并封其为王后。

  出宛城偶遇张绣的婶娘邹氏,曹操为战乱给女人造成的伤害而落泪。

  尹夫人和杜夫人都曾是他人之妻,被曹操纳为侧室后,曹操不仅对二人宠爱有加,还将他们的孩子视如己出,抚养成人。

  曹操干的最让人佩服的事情,就是将蔡文姬从匈奴人那里重金赎出。

  可以说曹操对女人的重情,比视女人为衣服的刘备强百倍。

  


  成竹在胸,永不言败

  兵不厌诈,巧用手段。

  曹操打仗打得好,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在战争之中,能够巧用计谋,突破常规,出其不意。

  为了打胜仗,遵循“兵不厌诈”这一条,是无可厚非的。

  因为世人皆称曹操为“奸雄”,因此曹操在打仗中所用的计谋,皆贴上了“奸诈”的标签,而忽略了战争本身的计谋。

  但是,看汉末那一段历史,你会发现,比曹操坏的人大有人在。

  只不过曹操的“奸”太出名,以致于他的军事才能和谋略智慧被世人带有色眼镜过滤了。

  做事彻底,不留后患。

  曹操还有一个被世人诟病的地方,在于随意杀人,理由却荒唐可笑。

  这也证实了曹操的“狠”和“绝”。

  他做事彻底,“宁可我负天下人,毋用天下人负我”绝不是浪得虚名的。

  


  笑对逆境,永不言败。

  曹操,除了是一代奸雄,也是一代枭雄,他身上那种“面对逆境,永不言败”的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2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曹操仅带着数十骑狼狈逃跑。

  在败逃途中,曹操居然狂笑三次,笑刘备无能,居然不在此最佳地势设伏?

  身处绝境竟还能笑出声来,绝非常人所能为之。

  曹操也许只有一个意念: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我曹阿瞒人还在,回到青冀两州,再招兵买马,图谋发展,何愁不能东山再起?

  正因为有这个信念的支撑,所以他才会在败途中发出朗朗笑声。

  我并不是特意偏袒曹操,美化曹操。

  我只是认为《三国演义》把刘备写得过于仁义了,把曹操写得过于奸诈。

  其实生于乱世,谁又是绝对干干净净的呢?

  所谓的仁义,也有虚伪的一面;所谓的奸诈,也有真情的一面。

  汉末乱世,诸侯纷纷割据一方。

  无一人思民间之苦,无一人想兴复汉室。

  唯有曹操在乱世之中救百姓于水火,救汉献帝于危难。

  如果没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不知几人为王,几人称帝......


猜你喜欢两汉古诗词

薤露

两汉 曹操

惟汉二十世,所任诚猴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猴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已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董逃歌词

两汉 曹操

德行不亏缺,变故自难常。
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
郭景图命尽于园桑。

蒿里行

两汉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冬十月

两汉 曹操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薤露行

两汉 曹操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有南篇

两汉 曹操

南山有大石。

曹操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 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