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曹操的7位女儿,个个才貌双全,但为何都嫁给了同一人?

曹操的7位女儿,个个才貌双全,但为何都嫁给了同一人?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花费了很多笔墨描写了一代枭雄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的事情,甚至连曹家的许多旁系都写到了,但是却没有提及到曹操的女儿。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女子的地位十分卑微。即使她们有着显赫的身份,但是最终也会沦为政治阴谋的棋子,她们的命运由他人掌控。曹操也是一个贪图权力和美色的男人,他的一生中有七个女儿,但是他却也不大看重她们,尤其是在权力的面前,她们显得更是无足轻重。

  


  但是枭雄的孩子绝对不会是鼠辈,曹操的七个女儿可是才貌双全,倘若允许她们上战场也未必会输给男子,可是她们全部都被曹操嫁给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当时天下的君主汉献帝。虽说汉献帝因为董卓的缘故承袭了刘氏家族的江山,但是他也是一个很窝囊的人,所谓的君主只是一个名头,实际上所有的权力都先后被董卓和曹操夺取。

  


  董卓死后,这些权利又都被曹操收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真正做到了一家独大。为了更好的控制这位野心勃勃却又很是窝囊的皇帝,曹操先后将自己的七个女儿先后一个不留的嫁给了汉献帝,又残忍杀害了宫中的其他一些女子,曹操的此举也是为了堵住百官的辩驳和天下百姓的悠悠之口。女儿嫁给汉献帝后,曹操和汉献帝的身份关系就又多了一层,曹操可以明目张胆地一点一点将政权从汉献帝手中夺走,一点一点收服朝堂上地百位官员,汉献帝已经完全沦为摆设,曹操也变得越发的明目张胆。

  


  其实,这样的归处对乱世中的女子是很好的,因为动乱纷争可以轻而易举地夺取一个人地性命,生命在战场上一文不值,很多女子被无眼的刀枪杀死,很多女子又遭遇了惨无人道的折磨,又有很多女子被送来送去。虽然曹操的七个女儿未必爱汉献帝,但是她们可以过上很舒适的生活,曹操如果不倒,那么她们也可以平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曹操和他的女儿此举其实是互惠互利的,女儿们换取平安顺遂的生活,曹操换取控制汉献帝的方式和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利。


猜你喜欢两汉古诗词

苦寒行

两汉 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肠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肠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肠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肠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蒿里行

两汉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精列

两汉 曹操

厥初生,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
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
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
思想昆仑居。见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莱。
志意在蓬莱。周孔圣徂落,会稽以坟丘。
会稽以坟丘。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
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

饮马长城窟行

两汉 曹操

四时隐南山,子欲适西戎。

薤露

两汉 曹操

惟汉二十世,所任诚猴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猴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已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秋胡行

两汉 曹操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遥八极。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

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世言伯阳。殊不知老。赤松王乔。亦云得道。

得之未闻。庶以寿考。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

万国率土。莫非王臣。仁义为名。礼乐为荣。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大人先天。而天弗违。不戚年往。世忧不治。存亡有命。虑之为蚩。

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壮盛智惠。殊不再来。爱时进趣。将以惠谁。

泛泛放逸。亦同何为。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曹操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 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