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曹操用两件事说明:真正有本事的人,通常在这两方面,都很

曹操用两件事说明:真正有本事的人,通常在这两方面,都很

  所谓:人才难得!有本事的人,历来都是极少数,这就注定了有本事的人,通常都有怪脾气或怪习惯等,让人无所适从。这点无可厚非,因为即便如曹操,面对有本事的人,也经常遭人家打脸,或不得不放下身段,甚至还闹出糗事来。

  


  故而跟有本事的人打交道,历来让许多人头疼不已,因为不知那件事,甚至那句话就惹恼了人家。所以这就需要寻找一些规律性东西,看看有本事的人身上,都带有些什么共同特征。在笔者看来,有本事的人,在如下这两方面都很"独",例子依然是曹操的事情,下面咱一起来看看,分析分析……

  一、有本事的人,其人格(包括信仰,即精神世界)都很"独立"

  经典例子是曹操戏弄阮瑀这件事。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他的儿子叫: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后曾戏弄过司马昭,父子俩独立的人格是非常一致的。咱今儿重点谈阮瑀。从师门上来言,阮瑀是曹操的师弟,他的老师也是蔡邕。但可惜阮瑀却根本不认可自己的这位,已成大人物的师兄。面对曹操的多次征召,阮瑀置之不理,最后撒丫子逃到深山里。这下曹操急眼了,下令点把火,把阮瑀烧出来——其实,应是吓唬阮瑀而已,没有真正烧山,不然阮瑀必死。

  


  曹操的这种强悍态度,逼得阮瑀不得不出山,跟着师兄闯江湖。但出山后的阮瑀,依然是没事就向曹操递交辞呈。曹操又气又无奈,便使出了坏招,如命祢衡击鼓一样,也让精通音律的阮瑀,夹杂在自己的乐队里,在一次宴会上弹曲唱歌,戏弄于他。

  当年祢衡是裸衣击鼓,那么阮瑀呢?他在这次宴会上,正儿八经地抚琴高歌道:奕奕天门开,大魏应期运,青盖巡九州,在东西人怨。士为知己死,女为悦者玩。恩义苟敷畅,他人焉能乱。(《琴歌》)

  前四句是拍曹操的马屁,歌颂曹操的功绩。但后四句却画风突变,公开告诉曹操,士为知己者死的道理,表示我阮瑀还是老样子,不想跟着你闯江湖,曹操师兄,你这是何苦呢?

  曹操当然尴尬异常,只得称赞,然后升职阮瑀,当了军谋祭酒,让阮瑀跟那位骂过他的陈琳一起——不是都骂人骂得很嗨吗,以后就专门替我曹操啥骂人吧(写檄文)。对这个工作,阮瑀很满意!他之所以要离开曹操,就是不想掺和进曹操的那些权谋中,他讨厌,甚至是不耻这些。所以有本事的人,其人格都非常独立,容不得被扭曲,曹操最终也无奈认输。从此只交流文学事宜,两人的关系立刻和睦了。

  比如曹操征讨马超时,就让阮瑀写檄文,阮瑀骑在马上挥笔而就,曹操都看直了眼,提笔想改改,最终却放了笔,因为不能修改一个字。最后要啰嗦的是,通常这种人格(精神)独立,发生在才华横溢的文人(知识分子)身上比较多,这其实也就是"士可杀不可辱"。曹操面对师弟都不得不让步,彼此保留余地,就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二、有本事的人,都显得很"孤独",即:不合群,特立独行,乃至独断专行。

  经典例子是曹操重用三国毒士贾诩!两人最大的恩怨是,因贾诩的计谋,使得曹操遭到了宛城之败,长子曹昂和大将典韦都死在了这里,相当于都死在贾诩手中。所以在贾诩投降曹操后,几乎没有朋友!但这可不是因为贾诩"夹着尾巴做人",而是他一贯如此。当年,他在跟随李傕和郭汜时,贾诩就否定了众人要四散奔逃的想法,提出了攻击长安。结果一举拿下长安,控制住了汉献帝,开启了李傕、郭汜之乱。

  


  但贾诩却实在看不上李傕和郭汜,又帮助汉献帝,逃出李傕、郭汜之手,随后辗转投奔了张绣。从贾诩这种"动不动就反水"的习惯来看,就是因为遇到的人中,没一个能入他法眼的,因为他太优秀了,所以孤独异常,直到跟随了牛人曹操,这才安定下来。

  但贾诩却依然是除了"上班"外,回家后便闭门谢客,不加入任何圈子,也不跟任何人来往。但却是"言出必中"。曹操发动赤壁大战时,贾诩反对,但曹操却不管不顾,结果赤壁大败。后来,曹操为曹丕和曹植的世子之争头疼时,也问贾诩到底谁合适。

  贾诩用袁绍废长力幼的例子,使得曹操坚定推出了曹丕!所以贾诩的本事,不亚于曹操最喜欢的郭嘉,可无论曹操如何喜爱和倚重他。再看贾诩,依旧孤独异常。其实贾诩的这个例子,最牛逼的解释就是:猛兽从来独行。

  如曹操在贾诩归降时所言:你是在帮我啊,因为让我曹操的信誉,提升了一个档次。话里话外,即是对贾诩的赞美,更表明了,处于一种平等状态!所以,遇到如贾诩这类的"独行猛兽",显然比阮瑀更难对付,因为阮瑀属于纯文人,只要跟其精神上有共鸣,那就会高兴坏了他们。而贾诩却是"出自文人,却又超越文人"的所谓"谋士"。他不但拥有文人的精神独立,还外加了活动空间上的独立,不接受任何人干扰!

  


  这点上,许多名将,连曹操自己都是这样,不然就不会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等特权了,一旦真挤压其这种活动空间,那保证会不答应。因为他们看问题,从来都看得更深,更远,总是非常清醒。所以这种复合型的"独",往往都出自那些有大才的人身上。


猜你喜欢两汉古诗词

有南篇

两汉 曹操

南山有大石。

土不同

两汉 曹操

乡土不同,河朔隆冬。
流澌浮漂,舟船行难。
锥不入地,蘴藾深奥。
水竭不流,冰坚可蹈。
士隐者贫,勇侠轻非。
心常叹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董逃歌词

两汉 曹操

德行不亏缺,变故自难常。
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
郭景图命尽于园桑。

苦寒行

两汉 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肠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肠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肠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肠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精列

两汉 曹操

厥初生,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
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
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
思想昆仑居。见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莱。
志意在蓬莱。周孔圣徂落,会稽以坟丘。
会稽以坟丘。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
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

善哉行

两汉 曹操

痛哉世人,见欺神仙。

曹操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 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