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赤壁之战,到底对曹操阵营产生了多大打击?

赤壁之战,到底对曹操阵营产生了多大打击?

  周末看新闻发现,原来前几年以为已经退役了的外号“东方费迪南”的89坦歼还在服役。

  

image


  89坦歼一共也没造多少辆,前两年传出首批开始退役的消息堂主以为很快就能退光,目前看起来我军的节(抠)俭(门)本色还是舍不得把它们全淘汰掉。

  FBI WARNING:欢迎大家关注腾讯军事讲武堂微信公众号,更欢迎各位以留言的方式向我们提问题,只要是有关军事领域的,在我们《讲武堂》微信公众号的最下面留言栏中先输入 #踢馆# 标签,然后写下您的问题,通过后台筛选后(在不违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讲武堂就会解答您的疑惑,我们的口号是无所不知,欢迎踢馆!

  追求学♂问的分割线

  问:赤壁之战奠定了天下三分,那么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究竟输得有多惨,以至于终生不敢再南征?

  谁说的曹操不敢南征的……建安十八年、建安二十二年曹操两次亲自南下进攻濡须口,击败孙权军,只是水军无法渡江,所以只是扫荡了孙权在江北的基地。

  

image


  图:建安17年(212)十月,曹操亲率大军号称四十万,南征孙权。次年正月,曹军进至濡须口,攻破孙权江西营,获其都督公孙阳。孙权率军7万至濡须与曹操对峙。因春天雨季即将到来,曹军被迫撤退。

  

image


  图:要说惨,建安20年曹吴合肥之战,张辽800骑踏破孙权十万大军军营,坚守城池十余日迫使吴军退兵,张辽帅军突袭孙权中军,迫使孙权单人匹马跳过逍遥津断桥。这个结局,可比曹操在赤壁时狼狈太多了。

  在赤壁之后,曹操主要精力是用在重新完成北方统一上。在之前击败袁绍的战争中,还保留了很多地方势力,比如韩遂、马超他们这些关西诸将,实际上是割据了关中和凉州地区。还有汉中的张鲁也是一个独立势力,曹操是花了几年时间削平了西部地区,还跟刘备在汉中发生了持续的争夺,当然最后是以曹军退出汉中结束。

  

image


  图:211年3月,曹操派遣钟繇、夏侯渊率领军队出河东,试图经过凉州军阀的领地进攻汉中张鲁,以马超、韩遂为首的关西军阀都怀疑曹操要攻打吞并凉州,于是联合关中诸将10万人反曹。7月曹操亲自西征,与马超联军在潼关夹关对峙。至9月马超军大败,曹操追兵到安定后,因为河间有人反叛,于是撤军。次年马超再次围攻凉州治所冀城,至214年才写信向刘备求归附。

  建安14年兵败的时候,曹操已经55岁了,属于高龄人群,他也需要为子孙后代继承自己的权势做准备,所以更多的力量放在稳定北方局势上,这很正常,并不代表在赤壁输得多惨。

  

image


  图:不要看三国地图似乎吴国也很大,实际当时的人口稠密区大都在魏国境内,吴国也就是长江下游人口多一些。曹操只要稳定了北方,那蜀和吴就能按着随便打。历史上也是,哪怕经过魏晋交替,也仍然是北方一统天下。

  问:堂主,当年美国人对航母进行核试验,使得苏联得出了航母是无用的铁棺材的结论,而自己内部结论是航母在核战争条件下依然有不错的生存力,这是真的吗?抛开机动力和战场信息上的优势,舰船装甲既挡不住重磅炸弹,又挡不住反舰导弹,那么现代航母面对直接打击的生存力究竟如何?美国战后这么多代航母,除了作战系统的升级,战舰的船体生存力和损管能力方面又有哪些提升呢?

  苏联人觉得航母是棺材,不是因为核试验,而是因为自己觉得反舰导弹发展很厉害了,不需要飞机就能炸到军舰。

  

image


  图:比基尼环礁核试爆后的独立号航空母舰CVL-22。要说抗原子弹打击,什么武器、堡垒都不行,大家也没说不要军队了。

  美国人在核试验得到的结果其实不是直接跟航母相关的,而是认为大规模集结两栖舰队没什么可能性了,几十上百条船的两栖编队一颗原子弹下去就完蛋。

  

image


  图:弹道导弹核弹头水面爆炸对中型航母的破坏半径,指标准排水量3~5万吨的航母,破坏指航母失去战斗力,且自身无法修复,需退出战场。航母是最结实的船,他都扛不住时,其他船更不可能。

  

image


  图:大型登陆战需要大批船只在滩头附近集结,差不多3、4枚原子弹杀伤区内有20多万人,而且整个行动对时间要求很高、很容易被核打击打乱,是最好的目标。当年纳粹德国有一枚且能扔出去的话,诺曼底登陆也就失败了。

  失去两栖任务的话,那海军舰队还能干嘛?当时苏联人的海军基本等于没有,剩下的盟国也不值一提,那美国也就不需要养大海军,养很多航母了,所以50年朝鲜开打的时候,美国航母数量都已经比英国少了,实际上就是马放南山而已。

  要说挡不住炸弹,二战时期也一样挡不住,跟战后其实没啥区别。航母的战斗力也不是来自于能扛,而是在于高机动性提供航空兵。在大洋上面,只有航母的战斗机能驱逐敌方侦察机,这是其他武器都做不到的。

  

image


  图:福莱斯特级的装甲分布。一直到现在,超级航母还是唯一配备重装甲板的军舰,可见美国人觉得仍然有必要保留。虽然这挡不住船体被炸瘫痪,但是面对轻型反舰导弹时不容易沉啊。

  问:堂主,印度斯坦航空大名鼎鼎,击落战机无数。印度航空工业看起来烂成这样,但是印度的航天工业看起来还凑合啊,虽然技术不先进,但是好歹可以射卫星甚至反卫星了,也没经常性发射失败啊。照理说航天对可靠性要求更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呢?

  因为飞机是每年要飞几百个小时,这几百小时里面出一次问题就得挂,而火箭全寿命就个把小时,保障需要搞定的就是这个把小时时间而已。

  图:空军坠机一般用万时率衡量,也就是每飞行一万小时坠毁的飞机数量。假设一架飞机每年飞行200小时,那就是50架飞机一年能坠毁几架。美国空军1950年代初为3.6,60年代是0.4~0.6,70年代下降到0.28,80年代为0.179,90年代为0.111~0.165。

  图:有句话叫瓦罐不离井边破,将军难免阵上亡。原因无他,干的久而已。一架飞机一生中要飞行2000-6000小时,按照0.5%的万时率计算,就有5%-15%的可能会坠毁。印度空军一堆老旧的米格-21都还在飞,那自然容易摔。

  而且你不要低估印度的发射失败率,GSLV MKI火箭总共发射6次,成功两次,完全失败两次,部分失败两次,成功率只有33%,这叫做凑合么?GSLV MKII是发射7次,成功6次,完全失败1次,这对于商业火箭来说也属于不可接受的水平。

  图:印度GSLV-D1运载火箭长49米,重约401吨,由3级组成,首次成功发射是在2003年5月8日。一级使用2个固体火箭助推器,前2级使用偏二甲肼燃料,3级使用俄国提供的氢氧发动机。

  反卫星这种就是个展示而已,比起80年代星球大战时候搞的直接碰撞技术水平都低得多,19吨的导弹只能相当于中美几百公斤导弹的性能,离实用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尤其是现在的货架电子产品都比80年代的尖端产品强,这难度真的是不高了。

  图:2010年25日16时05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从安得拉邦的斯里赫里戈达发射场发射这颗卫星,GSLV-F06型运载火箭升空后不久突然爆炸。商业发射想赚钱,发射失败率最好降低到5%以下,也就是20次发射失败一次,不然保险费用太高。

  问:堂主,我们国家正在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何为军民融合,对我国发展有何好处,能不能举例说明一下?//堂主给说一下,中国目前大力推进的军民融合的意义何在?

  军民融合,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计算机。

  现在舰载的计算机,一般都是采用民用服务器、工作站,进行军用加固以后就可以用了。30多年前我国第一次搞舰载指挥系统,用的也是8086单板机,爱国者导弹的导引头用的是Z80处理器,现在也在很多计算器上用。

  图:军队用的训练设备,都要依托游戏产业进行开发,而且还被抱怨不如游戏好用。这不是堂主说的,是美军说的。

  80年代随着民用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像以前什么UYK-7/UYK-43之类的军用小型机中型机迅速的消失,因为这些计算机本身产销量太低,成本分摊太高,换代周期又长,一个机器造出来用二十年,在民用市场拿基本都属于电子垃圾了,所以在摩尔定律下性能远不如民用产品,败得一塌糊涂。

  图:军用加固计算机就是把民用电脑进行防尘、防碰撞、防进水、防电磁辐射加固,但底子还是民用电脑。而且哪怕硬件你单独订购,操作系统不用windows吗?国产这么多电子设备,有多少是拿着国外民品打标、仿制的,中电科心理难道没点数吗?

  还有车辆动力领域,现在欧美基本所有军用柴油机都有民用版本,而且主要科研、生产都是基于民用,军用版本只是一个专用亚型号而已,MTU的那些坦克柴油机基本都是发电和游艇之类在用,而装甲车发动机其实就是卡车发动机。

  军用市场本身是很小的,只有利用庞大的民用市场,才能有效降低成本,而且利用民用迭代周期短的优势,保持技术的先进性。

  


  图:美国通用航空发达,于是初教机培训在民间就做了,军队只搞中教机、高教机就可以。我国则不行,军队必须全部维持一整套,这是多大的成本?在比如枪械市场,国内做的那叫一个烂,美国随便从民用市场选一个就行了,能在民间卖得好,肯定是好枪。

  图:再比如说军队后勤,原本是甭管多偏僻的地方都得维持一套后勤体系,而且能力还很低下。国内快递公司双11可以3天发十几亿件货,速度、成本都比军队干同样的活强得多。尤其是海外部署时,没有军民融合,送双鞋都得自己派飞机或船跑一趟,有了之后用民船、货机捎带一个集装箱就行了,成本低几十倍、速度快几倍。

  问:从052到054再到055,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军舰不管多大吨位,都觉得甲板以上建筑普遍低矮,相对四面盾的安装位置高度也低一些。是雷达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在相对低的安装位置也能满足使用需要,还是纯粹因为舰艇重心原因不得已做出妥协?看美国及欧洲国家的军舰,要么上层建筑高大满足雷达安装位置,要么直接架高雷达不惜降低雷达性能减重。我们的舰艇虽然不知道雷达真实性能如何,可是相对低矮上层建筑确实也难为摄影师,想拍一张有气势的照片都难。

  高大么?实际上并没有多高大。

  美国人伯克的上层建筑也只有五层甲板高而已,跟我们的052D基本差不多。他之所以看起来高大,一是舰炮小,无论是127舰炮还是密集阵,都比130炮和730近防炮小,作为对比参照物就显得上层建筑高大了。第二是他采用的长首楼结构,整个前部船体都要高一层甲板,这样就显得更高大了。

  图:对照舰桥旁的一层高度,可以看出它就只有5层舰桥。

  图:损管训练中打水仗的提康德罗加和丹麦伊万·休特菲尔德级护卫舰,明显提康德罗加高得多,所以他的稳性出了名的差。

  052D的小,这是不可变的,要是整体上也搞得像伯克那么高大,那得翻船了……

  图:大家一起出镜的时候,远看起来线条差不多,052C的屁股更翘一些,这主要是卡-27的高度太大导致的;然后美国人的桅杆更高,这就像人个子不高用头发凑,看起来也大一些,毕竟二者差了近一半的排水量,052C加高桅杆就该不稳了。

  055采用了整体式上层建筑,这样又不显高了,不像伯克和金刚的上层建筑是突兀的高大,后面只有小号的烟囱做衬托。

  图:055的上层建筑和052D高度相同,都是4层甲板,确实比较矮。但是它的舰桥很长,所以构型的重心比052D高。

  图:055和DDG1000比确实很低矮,这一方面是DDG1000侧重近海作战,对适航性要求较低,再一个055等国产驱逐舰可能十分强调航海性能,尤其对稳性、横摇周期、航速要求高,所以宁可做矮一点。

  图:国产驱逐舰S波段相控阵雷达天线高度低,但是055的X波段雷达天线很高,052C/D的桅杆顶部有低空搜索雷达,拦截超低空目标时都可以弥补大型雷达盲区。伯克在此时也依靠桅杆上的SQS-9B,而不是SPY-1。欧洲人没有大型S波段雷达,弄个小雷达放顶上,导致远距离探测能力差,这是缺点不是优点。

  问:堂主老大,在下有一事不知。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的一个原因是以巴伐利亚为首的南德意志四邦站在普鲁士一边,这是法国始料未及的。这四个邦国的统治者不想保持自己的国家独立,以维护自身权势吗?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在当时来说,德意志统一已经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命题了,如果南德四邦倒向法国,那无非就是法国军队开进南德,跟南下的北德军队打。问题是这样哪怕打赢了有啥好处?

  图:神圣罗马帝国的全称“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名号的正确含义,是“体现”或者“残存”于德意志民族之内的神圣罗马帝国。因为逐渐丧失了意大利和勃艮第(法国东北部地区)的统治权之后,神圣罗马帝国退缩到只有德意志部分。在拿破仑的威压之下,1803年2月25日德意志帝国代表会议通过一个总决议,取消了112个帝国诸侯领土。1815年,德意志各邦组成德意志邦联,有约38个邦国、独立市、伯爵领等主权单位。

  图:南德四邦指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黑斯-达姆斯塔,他们处在法德边界地区,法国人要报复肯定先打他们。于是在普法战争后,这几个邦国加入了普鲁士王国为首的德意志第二帝国。

  在普鲁士主导的德意志帝国里面,各个邦好歹还都算是德意志自己人,享有独立君主的很多权利,自己的军队和政府也还保留着。而要是法国人打败了北德,那南德各邦等于成了法国对抗北德的前哨,很可能法国驻军、法国顾问什么的都来了,那就是殖民地待遇,还不如在德意志帝国里面做个国王算了。

  图: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立法权属帝国国会和联邦议会,帝国国会由普选产生,其预算权和立法权受联邦议会制约。联邦议会由各邦政府任命的58名代表组成,普鲁士在议会中占有决定性,可以否决帝国国会通过的议案。对于占60%国土的普鲁士来说,有这个权力不算过分,其他邦国还是有很大权力的。

  拿破仑的吃相,大家又不是不知道……当年才做了那么久的儿国王,现在换成拿三世,大家也还是有记忆力的。而且南德的产业跟法国是比较重叠的,反而跟寒冷的北德没啥竞争关系,那也是合作比对抗好了。

  图:南德四邦在拿破仑帝国时期曾经属于莱茵同盟,是法国的附庸,德意志各邦只有普鲁士和奥地利保持着独立。如果法国人那时聪明些,可能就没有后世的德国了。

  迷你踢馆

  问:堂主,看了留言我有一个想法。既然美国海军海外部署因为路上耗时过长,没机会训练。那么是不是可以学习预置船队的做法,船就一直留在日本,只轮换船员,这样省略大量的部署时间。反正日本造船业发达,日常维护完全不是问题,为什么美国人不这样干呢?

  你轮换船员,那轮换回去的干嘛?美军的问题是船不够用,回去没军舰给他们操的话,那不就变成休假了么?

  问:堂座,今天看了个文章,说潜艇遇到海水断崖基本上是九死一生,说这个海水断崖是下层水的密度比上层密度低。我就不明白了,下层水的压力更大那密度不应该是更大?

  这主要是含盐量的问题,不同含盐量水的密度就不同,从而出现海水断崖现象。

  图:如果海水跃层是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的状态,形成负密度梯度跃变层,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被称为海中断崖。海水密度主要与盐度、温度有关,正常来说海水越深密度越大,但海底火山、洋流等都可能导致异常。

  图:文章有夸大是常事,372艇遇上海底断崖本身不是什么特别危险的事情,关键是它上浮时还遇到了海水管道爆裂,导致丧失动力,无法依靠舵效实现爬升,二者叠加才是特别危险的事件。

  问:堂主,我记得前一段时间新闻里说我们研制出了超硬铝合金,填补了我们过去的空白。可我想问即使是超硬铝合金,那它不也有铝合金固有的缺点么,它真的可以代替合金钢或者复合材料用于各种重型武器的制造么?

  所谓超硬铝合金,就是现在飞机常用的结构用硬铝合金,以前我们的产品质量、成本、可用性都不如美国,现在是说拉近了差距。

  问:看了MG15翼刀那篇,踢第4次:襟翼、副翼、缝翼有啥区别,如何取舍?再不回答踢堂主屁股。

  副翼是操作舵面,用来控制飞机横滚的。而襟翼是可以改变机翼的的弯曲度,在低速变成相当于厚翼面,在高速变成相当于薄翼面。缝翼是一种附面层控制装置,利用缝隙来制造高速气流吹除附面层。

  图:这是伊尔-76的机翼,各种翼都凑齐了。

  图:这是同一个机翼的仰视图。

  问:请教堂主,我们歼-20刚面世的时候好像美帝的F-22刚停产不久,那时候他为什么不赶紧重新再重启生产线呢?是感觉22数量够足以应付,或者觉得歼-20的对他产生不了什么危险呢?

  重启那得花钱。而且美国人也有F-35可以用,基本上可以满足需求了,再重开生产线就会导致机队太复杂。

  当时是美国空军要求继续买F-22,国会坚决不同意,于是把空军参谋长给撤了,问题解决。

  问:堂主,问个小白问题,延坪岛炮击是个什么情况,暴露了棒子的什么问题啊?

  就是平时战备不到位呗。

  图:在拥有各种先进炮兵装备的情况下,反击火力打在离炮兵阵地几百米的地方,完全不构成有效杀伤。弹群落点集中度不高,有离群弹。炮击数量太少,以致有一定误差时就会无法有效覆盖炮兵连阵地。

  图:这是朝鲜人的打击效果,准确命中K-9车库。2010年11月23日14时34分,韩国在年度例行军事演习中向争议海域发射数十枚炮弹,朝鲜随即炮击延坪岛炮兵阵地,韩国还击80多炮。韩国人自己演习期间,可以说是非战争条件下的最好戒备状态了,就搞成这么个样子,哪里对得起K-9这一炮兵武器系统,二战炮兵打成这样还差不多。

  问:请问AL-41F-1发动机和“产品30”发动机是什么关系?谢谢!

  毛子的型号游戏玩了好几十年了…光是AL41这个番号,实际上就是三个以上完全不想关的发动机在不同时期使用。产品30到底是个啥玩意,其实毛子的八股文都驴头不对马嘴,天晓得啥样。

  问:堂主,看了防展中展示的红箭10穿甲厚度达到了1.6米,这么变态,那未来坦克装甲会不会直接放弃厚装,而注重机动性,反正厚装也无法防御反坦克导弹打击。

  这是破甲弹,不是穿甲弹,M1A2在20多年前就已经有1.4米的防破甲弹能力了,要加个爆反防这个1.6米更不算问题。而且这些破甲战斗部是可以被主动防御系统拦截的。

  


猜你喜欢两汉古诗词

龟虽寿

两汉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饮马长城窟行

两汉 曹操

四时隐南山,子欲适西戎。

冬十月

两汉 曹操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却东西门行

两汉 曹操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薤露

两汉 曹操

惟汉二十世,所任诚猴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猴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已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秋胡行 其二

两汉 曹操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经历昆仑山,到蓬莱,
飘飖八极,与神人俱。
思得神药,万岁为期。
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世言伯阳,殊不知老。
赤松王乔,亦云得道。
得之未闻,庶以寿考。
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
万国率土,莫非王臣。
仁义为名,礼乐为荣。
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大人先天,而天弗违。
不戚年往,忧世不治。
存亡有命,虑之为蚩。
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壮盛智惠,殊不再来。
爱时进趣,将以惠谁?
泛泛放逸,亦同何为?
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曹操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 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