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吕布临终前大喊六个字,可惜曹操没当回事,否则三国历史将不存在

吕布临终前大喊六个字,可惜曹操没当回事,否则三国历史将不存在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一听到这句歌词人们就会想到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而一谈起三国,人们势必会想到曹操、吕布、刘备、孙权等人。这吕布是三国第一猛将,汉末群雄之一。他的家乡在五原郡九原县,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那块地方。

  


  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吕布,骁勇善战,卓越出群,那么他究竟厉害到什么程度呢?相传张飞、关羽、刘备三人一起围攻他都没能战胜他,因此也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吕布也曾投在很多名人麾下,但在别人手下做事怎么可能有自己做这么舒服自由呢?所以后来吕布便占据徐州自成一方。

  


  可惜历史上厉害的人物大多骄傲自满、刚愎自用,吕布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后期因为这些缺点和一些其他因素遭到部下反叛,从而被曹操擒获,相传吕布临终前曾大喊六个字:“大耳儿最叵信者!”那么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其中的“大耳儿”其实是刘备的外号,意思就是大耳儿刘备最不值得信任。

  


  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惜那时的曹操根本没当回事,否则必将一统天下。而曹操对吕布的评价则是:“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非卿莫能究其情也。”不过现在还有一种说法是:

  


  “不管吕布说什么,刘备和曹操都懂,只是心照不宣而已。当时天下江山还属于刘氏,刘备是刘氏后裔,便称刘皇叔,曹操丞相,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想取而代之,刘备是为匡扶正室而想除之。刘、曹联手时,已注定吕布要死。曹操当然听懂了吕布的话,刘备也清楚曹操的想法,要不曹操就不会在路上截杀刘备,刘备也不会设计脱身。自然也不会有后来的长坂坡之战,也没有赵子龙救阿斗之事。”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猜你喜欢两汉古诗词

观沧海

两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澹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秋胡行 其二

两汉 曹操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经历昆仑山,到蓬莱,
飘飖八极,与神人俱。
思得神药,万岁为期。
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世言伯阳,殊不知老。
赤松王乔,亦云得道。
得之未闻,庶以寿考。
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
万国率土,莫非王臣。
仁义为名,礼乐为荣。
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大人先天,而天弗违。
不戚年往,忧世不治。
存亡有命,虑之为蚩。
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壮盛智惠,殊不再来。
爱时进趣,将以惠谁?
泛泛放逸,亦同何为?
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秋胡行

两汉 曹操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遥八极。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

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世言伯阳。殊不知老。赤松王乔。亦云得道。

得之未闻。庶以寿考。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

万国率土。莫非王臣。仁义为名。礼乐为荣。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大人先天。而天弗违。不戚年往。世忧不治。存亡有命。虑之为蚩。

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壮盛智惠。殊不再来。爱时进趣。将以惠谁。

泛泛放逸。亦同何为。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善哉行 其二

两汉 曹操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
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饮马长城窟行

两汉 曹操

四时隐南山,子欲适西戎。

塘上行

两汉 曹操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曹操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 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