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作为曹操官渡之战胜利的第一功臣,许攸为何被处斩,谁的错?

作为曹操官渡之战胜利的第一功臣,许攸为何被处斩,谁的错?

  官渡之战在中国历史中非常出名,曹操以少胜多战胜袁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官渡之战曹操之所以能够大获全胜,有一个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此人就是许攸。

  


  许攸,字子远,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他与曹操、袁绍都是少年好友,曾和曹操一并读书学习,这三人可以说是老朋友了。

  


  在官渡之战前夕,曹操的兵力远不如袁绍,当时的许攸还在袁绍的帐下,袁绍此人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许攸曾想袁绍进言:“曹操为了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已经是倾尽所有兵力,此时许都以无兵把守,正是攻占许都的大好时机,到时候便能迎天子以讨伐曹操,必能大胜曹操。”

  可袁绍丝毫没有听取许攸的好计谋,袁绍刚愎自用,非要先抓获曹操。面对大好的时机,许攸也无可奈何。

  


  就在此时,许攸在邺城的家人犯了法,被邺城的官兵抓了起来,许攸因此事叛离了袁绍,投奔曹操,曹操得知许攸投奔自己,大为高兴,出门相迎,当日就同许攸聊起战事,许攸心里早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最终曹操依靠许攸的计策打败了袁军,确定了自己中原霸主的地位。

  


  曹操攻占邺城,拿下冀州时,公开表扬许攸的功劳,许攸此人自持功高,屡次在公共场合强调曹操没有我是得不到冀州的,曹操碍于和许攸从小的情分,没有追究许攸的过失言行,但此时曹操的心里对许攸已生厌恶。

  许攸在一次出行时路过邺城的东门,他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对自己的随从说到:“这家子人没有我的话是进不来此门的”。许攸被功劳冲昏的头,完全忘记了曹操是自己的主公,曹操得知许攸说出这样大不敬之言,忍无可忍,立即令人将许攸捉拿并斩首示众。

  


  许攸虽是一个有才之人,但性格缺点太过于暴露,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正好验证了许攸悲惨的结局。


猜你喜欢两汉古诗词

观沧海

两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澹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饮马长城窟行

两汉 曹操

四时隐南山,子欲适西戎。

却东西门行

两汉 曹操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善哉行 其二

两汉 曹操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
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龟虽寿

两汉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苦寒行

两汉 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肠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肠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肠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肠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曹操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 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